天天看點

8次登上春晚,戴志誠與妻子“扶牆而出”,郭德綱:說相聲的哪有好人

2004年的一天夜裡,戴志誠與侯耀文嬌妻袁茵“詠鵝”之後“扶牆而出”。戴志誠老婆楊蕾不敢相信:“他們差輩份,不可能。”

李金鬥卻說:“戴志誠出·軌了師嬸。”郭德綱:“說相聲的哪有好人!”

1987年,楊蕾和郭達合作的獨幕喜劇《産房門前》上了央視春晚。春晚之後,楊蕾一炮而紅,成為炙手可熱的獨幕喜劇演員。

1988年,楊蕾再次受邀參加央視春晚,在這裡她遇到了當時還名不見經傳的小相聲演員戴志誠,兩人年齡相仿,很快就熟絡起來。

一來二去,生出好感,但是戴志誠覺得自己配不上楊蕾,就遲遲沒有表白。春晚結束後,戴志誠怅然若失的送楊蕾去火車站時,卻情不自禁的拉起了楊蕾的手。

在此之後,兩人自然而然的走到了一起。楊蕾為了戴志誠放棄了西安的一切,來到北京與戴志誠過了7年的“北漂”生活。

1995年,楊蕾與戴志誠步入了婚姻的殿堂。婚後的戴志誠把楊蕾當成女兒一樣寵愛,而戴志誠的事業也逐漸高走,兩人非常幸福。

有一段時間,楊蕾胖到了160斤,可她絲毫不慌,她覺得無論自己什麼樣,戴志誠都會喜歡她,對她不離不棄。

沒想到,最終被狠狠“打臉”!

彼時,楊蕾與戴志誠住的新房挨着侯耀文,兩家是鄰居。那時候侯耀文與小20歲的袁茵也才剛剛結婚2年。

由于侯耀文長年在外奔波演出,就把袁茵交給了戴志誠與楊蕾兩口子照顧。因為按輩分侯耀文是戴志誠的師叔,在加上楊蕾與袁茵是閨蜜,是以侯耀文很放心。

然而一來二去,戴志誠與袁茵居然在扛大米和換燈泡之後生出别樣的情愫,還瞞着楊蕾與侯耀文玩起了“詠鵝”。

2004年,楊蕾第八次登上春晚舞台,和郭達、郭冬臨合作了《好人不打折》,演出大獲成功,楊蕾興奮的給戴志誠打電話報喜。

沒想到電話那頭,剛與袁茵“詠鵝”完的戴志誠卻冷冷的回答:“你是個好女人,我也不是什麼壞男人,可好女人和好男人在一起,未必就是好夫妻…”

回家之後,戴志誠直接遞給楊蕾一張離婚協定,随後奪門而出。

楊蕾一臉懵,不知道怎麼回事。她曾說:“我覺得全天下的女人,可能都會離婚,但就我不會。”

于是為了挽回戴志誠,楊蕾找到了兩人共同的好友李金鬥,希望他能從中說和,沒想到李金鬥在見到戴志誠以後直接對她說:

“好妹妹,沒希望了!我算是見着了什麼叫走火入魔,這個人的心走了,即便是差着輩分,也拉不回頭了。”

原來他知道了戴志誠與袁茵的苟且之事,告訴了楊蕾。楊蕾在受到丈夫和閨蜜的雙重背叛之後,備受打擊。

分居22天後,她同意與戴志誠離婚。隻不過令楊蕾沒有想到的是,把她當女兒一樣寵愛的戴志誠在離婚後心卻那麼狠心。

“領完離婚證那天,家裡的一切都被和橫掃一空,我回到家的時候,連個拖把都找不到。”

緊接着一個月後,戴志誠與袁茵就領了結婚證。楊蕾更加絕望,急火攻心的她一下子長了一臉的黑斑,如黑鍋底一般,就連醫生都無能為力。

不僅如此,楊蕾還整夜整夜的睡不着覺,吃了藥也不管用,短短一個月的時間就瘦了30多斤。那段時間,朋友們輪流守着她,怕她出現什麼意外。

後來好在楊蕾碰到一個老中醫治好了她的臉,老中醫對她說:“你應該慶幸,這毒素從皮膚裡發了出來,要不然你就沒命了!”

從那之後,楊蕾就想開了。“是啊,老天爺都留我一命,我為什麼要讓别人這樣傷害我自己呢?他不配!”

多年後,楊蕾回憶起這段婚姻,說:“其實之前我也發現過這個小苗頭,可畢竟差着輩分呢!怎麼想都覺得不可能。”

袁茵給侯耀文帶了“綠帽”離婚之後,侯耀文的心情也受到影響,郁郁寡歡,直到2007年,因突發心髒病去世。

郭德綱把師父的去世,發洩到戴志誠與袁茵身上,就寫了相聲段子《托妻獻子》,暗諷兩人的苟且之事,還說:“說相聲的哪有好人?”用自嘲的方式,指桑罵槐。

多年後,有一次在長春演出時,楊蕾與戴志誠不期而遇。戴志誠向楊蕾伸出手,楊蕾沒有說話,反而伸出手與他握了一下,轉身就走。

戴志誠愣了一下,尴尬不已。

後來,朋友問楊蕾:“你為什麼會跟他握手呢?”

楊蕾說:“他對我的傷害是沒有辦法彌補的,我不是那麼大度的人,但我得自己學會放下,對我來說,他就是一個路人。我不诋毀他,也絕對不會原諒!”

不得不說,楊蕾的格局真的大!

侯耀文去世後,有一部分資産分給了與前妻袁茵所生的女兒妞妞手裡,可由于妞妞太小,這筆錢還是落在了袁茵與戴志誠手裡。

2015年,戴志誠獲得了“全國中青年德藝雙馨文字工作者”的榮譽稱号,也不禁讓人覺得諷刺啊!

戴志誠與袁茵為了一己之私,傷害了楊蕾與侯耀文,如今一個去世,一個再也不敢相信婚姻,唯有他們倆人幸福恩愛,感情這種事真是說不清道不明啊!

但這樣的他們不免有些自私,你們覺得呢?

8次登上春晚,戴志誠與妻子“扶牆而出”,郭德綱:說相聲的哪有好人
8次登上春晚,戴志誠與妻子“扶牆而出”,郭德綱:說相聲的哪有好人
8次登上春晚,戴志誠與妻子“扶牆而出”,郭德綱:說相聲的哪有好人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