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說俄羅斯陷入泥潭,中國将腹背受敵,是低估了普京,錯估了中國

戰争進入到第五天,基輔攻堅戰遲遲沒有結束,目前戰争基本止于烏克蘭東部和中部,俄羅斯昨日松口稱願意與烏克蘭談判,同時美國和歐洲加大了對烏克蘭的軍事支援。這種情況下,國際和國内開始懷疑俄羅斯能否快速取得戰争勝利,是否會再次掉入了美國和北約挖的坑,陷入一場持久戰,甚至國内媒體将其比喻為前蘇聯在阿富汗的五年戰争,埋葬了蘇聯。

内似的言論,在國内媒體上開始傳播,感覺有點悲觀,但是筆者卻認為還早,也沒必要這麼悲觀,當年美國海灣戰争用的時間長得多,另外我們也要相信普京總統的能力與意志。

普京總統2000年剛接過來的俄羅斯是什麼樣?比現在慘多了,積貧積弱,民生凋敝,瀕臨分裂,那時候北約高進,轟炸同是斯拉夫人的南聯盟,羞辱俄羅斯,車臣搞獨立,頻繁制造恐怖襲擊,兩次車臣戰争讓俄羅斯損失慘重,寡頭吞并國有資産,控制國家政治。這樣的局面下,俄羅斯與普京總統毫無畏懼,大開大阖,勇于改革,不但挽救了俄羅斯,還讓俄羅斯走出了困境。目前的俄羅斯或許也還困難,但處境要比2000年好很多倍,至少國内比較穩定,普京牢牢控制着俄羅斯的政權,經濟和政治都得到了重塑,各項改革取得了積極的進步。

說俄羅斯陷入泥潭,中國将腹背受敵,是低估了普京,錯估了中國

一、搞清俄羅斯發動戰争的目的十分重要,否則會判斷錯誤

普京說過俄羅斯發動戰争不是為了占領烏克蘭,而是去軍事化,去納粹化,去西方代理人,要讓烏克蘭永久中立,這四點才是他真正的關切。

筆者相信普京的話,為什麼呢?

第一,如果要完全占領烏克蘭,俄羅斯不可能隻出動10萬人,烏克蘭國土面積達到60萬平方公裡,武裝部隊人數達到36萬人,民風彪悍,善于作戰,要完全占領這樣一個國家,10萬人是遠遠不夠的,因為你每占領一個地方都需要有人駐守。

說俄羅斯陷入泥潭,中國将腹背受敵,是低估了普京,錯估了中國

第二,在前五天的戰鬥中,俄羅斯的軍隊進攻還是保持了克制,沒有大規模出動重武器,例如大型火箭炮,重型轟炸機等,民用設施例如水電站,發電廠都沒炸,東部地區甚至還能使用網絡。這樣做一是為了争取民心,避免造成大規模平民傷亡,二是避免國際輿論的譴責。普京這樣做從軍事層面看,的确延緩了進攻的步驟,影響勝利的進度,但是從長遠來看,是值得的,是以這幾天推進速度較慢,與俄羅斯的戰鬥力沒有關系,與俄羅斯能否取得最終勝利也沒有關系。

第三,俄羅斯的目的是去除烏克蘭的軍事力量,是以目的不是占領,而是摧毀有效軍事目标。俄羅斯國防部28日釋出消息說,自行動開始以來,俄羅斯軍隊已經使1114個烏克蘭軍事基礎設施癱瘓,包括31個指揮所和通信中心;摧毀了314輛坦克和其他裝甲戰車,57門火箭炮。一天之内俄軍共擊毀8台山毛榉М-1防空飛彈,3座無線電台,4架停留在地面上的戰機,在空中擊落一架戰機。

說俄羅斯陷入泥潭,中國将腹背受敵,是低估了普京,錯估了中國

第四,在戰争籌備階段,俄羅斯一定做了各種可能性的預演,包括在烏進行持久戰。戰争首先是確定親俄的烏東地區解除武裝,實作獨立和自治。烏西靠歐洲部分反俄勢力強大,而且歐洲與北約通過烏西接壤的波蘭和波羅地海三國源源不斷提供軍事支援,實作勝利的難度要大的多,是以戰争目前主要集中在烏東以及中部基輔以及南部黑海港口等地,進攻烏西地區的報道極少,還有一個重要因素就是烏西地區是全球主要的小麥和大麥出口地,進攻烏西地區可能引發全球糧食慌,引發世界混亂。

二、即使烏克蘭戰争推進不如預期,俄羅斯也不會倒下。

俄羅斯為這一仗準備了多年,尤其是在俄羅斯吞并克裡米亞後,西方對俄羅斯進行了大規模制裁與孤立,從那以後,俄羅斯已經徹底醒悟了,無論俄羅斯怎麼樣順從和妥協,美國和西方都不會放過俄羅斯,西方是要肢解俄羅斯,讓俄羅斯永遠無法再次崛起。就像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說的那樣:“不管俄羅斯怎樣,美國和西方都會對俄羅斯進行制裁,隻因為俄羅斯是一個獨立的大國”。

說俄羅斯陷入泥潭,中國将腹背受敵,是低估了普京,錯估了中國

為此,俄羅斯進行了8年全方位的準備,在政治軍事經濟能源外貿等等領域進行了布局。目前俄羅斯的糧食與能源是自身強項,完全能夠自給,地大物博,物産豐富,短期戰争是拖不垮俄羅斯的。

當然戰争時間久了或許俄羅斯會比較被動,尤其在經濟和國際輿論方面,前線軍人的士氣也會受到一定影響。

但是無論如何,俄羅斯都不會垮,普京也不會垮,他有核武器,沒人敢與他直接作戰,俄羅斯本土不會受損,這就傷不了根本。即使經濟和軍事受損,但是能将北約排除在烏克蘭和俄羅斯邊境之外,這點損失是值得的。其實這一仗已不可避免,隻是早打晚打,大打小打的問題。

三、美國和北約的後續行動

無論俄羅斯的軍事行動進行到哪一步,北約和美國是不敢直接進入烏克蘭境内參戰的,這必将引發核戰争,俄羅斯的正常軍事力量和軍事力量完全不能與北約比的情況下,俄羅斯就隻能被迫進行核反擊。

當地時間星期日(2月27日),在北約組織發表針對俄羅斯的具有侵略性的聲明後,俄羅斯總統普京指令俄羅斯軍隊的戰略威懾力量轉入特殊戰備狀态。這就是一個重大的警告信号。

說俄羅斯陷入泥潭,中國将腹背受敵,是低估了普京,錯估了中國

是以美國和北約的下一步動作,仍是繼續加大制裁,尤其是破壞俄羅斯的金融和外彙市場,驅逐外交人員,互相關閉領空。繼續出錢出武器,讓俄羅斯與烏克蘭打,将烏克蘭打殘,将俄羅斯拖垮,兩敗俱傷,用烏克蘭拖垮俄羅斯,削弱俄羅斯,再用經濟制裁激發俄羅斯内部沖突,發動俄國内顔色革命,扶持親美反對黨,逼迫普京及其幕僚們下台,這樣的方式與這樣的結果最符合歐美的利益,也是歐美最願意看見的。

四、對中國的影響

很多人将這一仗與中國聯系起來,更有很多不懷好意的外媒将俄羅斯發動軍事行動與中國默許支援有關。這樣的說法既牽強又不符合事實。

的确,俄羅斯這仗關系重大,不但關系俄羅斯國運也關系普京及其幕僚們的命運,目前西方已經制裁普京本人及其團隊了。但要将這一仗說成關系中國全球大棋局,甚至說成會影響我們的統一大業,還是言過其實了。

很多人認為俄羅斯和普京這次如果輸了,我們将失去一個最大外援,失去一個抵禦美國霸權的最強盟友。對于這個觀點,筆者部分認同。對中國而言,退一萬步說,俄羅斯即便輸了,影響還是有限的。上世紀60年代,中國同時對抗美蘇兩大軍事集團,又經曆三年自然災害,與印度剛剛打完仗,這種情況下,我們仍能實作發展和獨立。

中國的強大與崛起主要依靠的是内部因素,中國的統一大業必須依靠自身實力與軍力,外部國家能給我們的是政治支援與輿論支援,實質性的幫助不會太多,就像對于目前的俄羅斯一樣,關系再好,我們也不可能派遣軍隊參戰,最多隻是道義和政治上的支援,我們和俄羅斯不是盟國。

說俄羅斯陷入泥潭,中國将腹背受敵,是低估了普京,錯估了中國

當然我們能夠策應和側面幫助,例如在釣魚島和東海方向監視日本和美國的動向,通過巡視釣魚島,牽制日本軍事沖動搶占俄羅斯的南千群島;或者舉行軍事演習,分散美國的軍事注意力;提高俄羅斯産品尤其是能源産品的采購量,加大進口商品的預付款支付,從經濟上支援俄羅斯;加大對俄羅斯因制裁急需的工業品出口;雙方貿易可以通過CIPS系統進行人民币支付或盧布結算,繞開美國控制的SWIFT系統,這都是一種強有力地支援。

是以短暫的進攻遲緩,既不需要過分擔心,也不需要失去信心,我們目前是要保持戰略定力和耐心,靜觀其變,利用好戰略機遇期,快速發展自己才是最重要的。

因為俄烏戰争,俄羅斯遭遇的一系列制裁倒是給我們中國提了一個很大的醒,這些措施可能會落在我們頭上,到時該如何應對,這還真是個大問題,要知道我們與世界和西方聯系比俄羅斯緊密的多也複雜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