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深圳人,太不容易了

作者:中國豫商網

香港,已成為大灣區這波疫情當中的風暴眼。

剛剛,衛生署衛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首席醫生歐家榮表示,香港單日新增34,466宗确診個案,其中4例為境外輸入,其餘均為本地案例。

以萬計的新增病例,讓很多網友目瞪口呆。

這個資料已經創下疫情以來新高。

深圳人,太不容易了

如果你有個廣東的朋友,請多打電話關心下他。

這幾天,深圳人、東莞人、珠海人……都很不容易。

1

這幾天,香港疫情的單日新增确診一直都在創造新的紀錄——

25日1萬例,26日1.7萬例,27日2.6萬例,直到今日的3.4萬例......不難發現,香港的新冠疫情傳播局勢,已經朝着一個不容樂觀的方向狂奔而去。

第五波疫情爆發至今,已經有超16萬人确診新冠病毒,這一數字,已經是疫情爆發兩年多以來總數的12倍。

這還隻是上報了的資料。港大感染及傳染病中心總監何栢良推算,第五波疫情或已有20萬宗确診。

現在的香港疫情,太難了。

就算奧密克戎的緻死率不高,但也扛不住染病基數大——

有媒體報導,過去一周,香港染疫死亡人數已經增加至246人。

相關的報道讓人看了,隻覺悲涼。

公立醫院太平間不足以停放遺體,有醫院的急症室甚至變成了“臨時停屍間”。

在疫情爆發的情況下,受傷的永遠是努力生活的普通人。

由于香港住房問題突出,很多居民住在劏房,這幾乎是一枚不定時炸彈——由于房屋狹窄,這些人隻能跟鄰居廚廁共用。

一位住荃灣劏房的單親媽媽已經臨近崩潰。

她住在一劏五(即一間房分成五套)的房子裡,共有将近20人居住。而月中她被确診新冠陽性,盡管幾乎24小時戴着口罩,卻還是把病毒傳染給了年幼的兒子。

這不是個例。一人中招,傳染11人的事例也屢見不鮮。

深圳人,太不容易了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副主任馮子健在接受采訪時坦言,目前香港第五波疫情正處在快速擴散和加速上升期。

未來,還會有多少人被卷入疫情的漩渦中?

2

大灣區其他地方也有疫情。

深圳,是全國出了名的“搞錢”城市,在疫情下更彰顯“搞錢”本色。

上周五(2月25日),曾經是中國加班最晚的地方——深圳科興科學園,終于提早下班了。

伴随着福田區要加強管控的傳聞,科興科學園數萬人員提前下班,“大撤離”的過程中,出現了“最深圳”的一面——扛着桌上型電腦跑路。

深圳人,太不容易了

(圖來自微網誌)

别的城市跑毒帶吃的喝的,深圳人卻是帶着電腦。

深圳人,太不容易了

“上班帶行李,下班帶電腦”,是當代深圳打勞工的基本覺悟。

深圳人,太不容易了

生活不易,深圳的外賣小哥,把被子綁在了送餐機車上,走到哪帶到哪。

因為擔心随時會封村,至少還能有床薄被裹身。

深圳人,太不容易了

還有苦逼的深圳大四學生,白天實習,下班去測核酸,晚上回家趕論文……唯有希望病毒早日退散。

深圳人,太不容易了

眼下,東莞、中山也神經緊繃。

今天(28日)上午,中山市坦洲鎮,發現了一例陽性,緊急“封鎮”了。

所有出入坦洲鎮的道路,實施全面臨時管控,隻進不出;全鎮的中國小、幼稚園暫時全部停課……

同樣的一幕,三天前(2月25日)東莞已經上演過了。與深圳相鄰的大朗鎮,因為發現多例陽性全域進行交通管制。

深圳人,太不容易了

雖然這兩個城市的疫情,尚未有流調結果指向香港,但在海上築起一道疫情内輸防線,可以說是勢在必行。

兩周前,粵港澳大灣區多個城市,争相釋出“懸賞令”打擊偷渡,舉報偷渡最高獎勵10萬元。

深圳人,太不容易了

甚至,深圳部分沿海地帶,拉起了鐵絲網,圍欄上寫着“反走私反偷渡,嚴防疫情輸入”。

深圳人,太不容易了

為了防止有人夜間偷渡,有公園還安排上了探照燈:

深圳人,太不容易了

着急的普通香港人,則希望北上“避疫”。

深圳人,太不容易了

難怪有人調侃,現在不是看香港血厚不厚,而是看廣東血厚不厚了。

2月27日0-24時,廣東全省新增的境外輸入确診病例53例。其中,深圳報告31例,珠海報告6例,惠州報告2例,汕尾報告1例,東莞報告7例,中山報告1例,江門報告1例,均來自香港。

深圳是一邊内防反彈,一邊外防輸入。

八點健聞報道,多位病毒學專家表示,深圳疫情防控的重點是外防輸入。截至2022年2月26日24:00,深圳境外輸入确診病例共397例,其中香港180例。

雖然深圳疫情源頭還不明确,但專家常榮山用“透水了”來形容:“可能是香港滲透過來的,深圳年輕人多,更容易出現無頭疫情,查幾代還查不到源頭。”

目前,深圳中風險區已涉及羅湖區、南山區、龍崗區等區。

深圳人,太不容易了

從事深港跨境運輸行業的群體,是感染的重災區。

自2月4日以來,截至2月25日,深圳口岸共檢出190名跨境司機陽性。涉及深圳灣口岸、文錦渡口岸、沙頭角口岸、皇崗口岸和蓮塘口岸等。

畢竟,深圳是内地供港物資“生命線”上的重要關口。香港市民每天吃的新鮮蔬菜九成來自内地,冰鮮家禽、肉類也極大依賴内地。

深圳口岸曾在2020年公布資料稱,約有11000多名深港跨境貨車司機實施備案名單管理,由深港雙方共同管理。

原則上,跨境司機是閉環管理,“三點一線”的。

但并不是所有人都在乖乖配合。

2月24日晚深圳的一場新聞釋出會上就透露,深圳目前已嚴懲882名違反“三點一線”管理規定的跨境司機。

有人違規,就意味潛在的風險。

在深圳,“自由行動”的通行證,已經不是綠碼了,而是24小時核酸陰性證明。

想在福田區紅樹林生态公園散步遛狗?想進深圳南頭家樂福超市采購?粵港跨境貨車司機想入境?

不好意思,以上通通必須要有24小時核酸陰性證明。

此刻,無論是深圳人,還是東莞、中山人,願望都十分簡單:睜眼是平安夜,還能繼續打工。

3

在并不遙遠的對岸,還有許多香港人徹夜未眠。

這波來勢洶洶,席卷全港的疫情,究竟将何時結束?

港大内科學系臨床教授孔繁毅在26日表示,第五波疫情或在3月初或月中達到頂峰,屆時每天或有兩三萬人确診,3月份死亡人數可達到千人。

這是什麼概念?

要知道,全香港的總人口也才750萬。

港大醫學院的預測則更為悲觀。在2月21日更新的本港新型冠狀病毒病第五波疫情發展的仿真模型中,他們預測了第五波疫情的發展模式:

深圳人,太不容易了

2月28日,實際每日新增感染人數為14.7萬,累計感染者110.6萬

3月7日,每日新增感染18.1萬人,累計233.5萬人

4月8日,每日新增感染回落至7322人,累計453.1萬人

5月15日,每日新增443人,累計458.2萬人

時間來到28日,我們會發現,盡管感染人數遠沒有模型預測的誇張,但死亡人數偏多。

在悲觀預測中,今天的死亡人數日均會新增14人,累計死亡73人。

現實中,截至今天淩晨有87名确診者死亡,其中79人為65歲以上老人。

深圳人,太不容易了

(圖源:FT中文網)

奧密克戎緻重症或死亡的機率雖然比德爾塔弱很多,但是對于身體抵抗力較弱又未接種疫苗的老年人來說,這依舊相當不樂觀。

目前,香港防疫的最大困難在于,70歲或以上長者接種率不滿50%,有超過50萬長者沒有打疫苗。

這也是香港防疫中最難的一環。

資料顯示,香港的老齡人口數量龐大,65歲及以上的人口在去年已經占整體人口的18%。

深圳人,太不容易了

老人一旦感染奧密克戎,可能會有重症風險,并且會給香港公營醫院帶來難以負荷的壓力。

不過,盡管壓力巨大,鐘南山依舊再三強調,“我們不會容忍自然感染導緻大量的長者死亡,是以我們的政策仍然是争取動态清零。”

特區政府也在着力控制疫情。他們宣布,3月将推行全民強制檢測,全港約750萬名市民要接受檢測3次,以找出傳播鍊。

食物及衛生局局長陳肇始表示,目前并無完全排除在全民強制檢測期間實施“禁足令”。

4

香港撐住!

内地支援力量正源源不斷跨境輸入。

今天(2月28日)下午,最進階别的“中央援港防控專家組”集結完畢,正從深圳灣口岸出發赴港協助香港特區政府抗疫。

深圳人,太不容易了

援建香港方艙醫院和隔離設施的工程,争分奪秒地推進中。

其中,青衣方艙醫院今日(28日)完工,預計可提供3900張床位。

其他的方艙醫院全部投用後,預計将為香港提供超過17000個隔離機關。

采樣和檢測力量不足?别怕!

國家衛健委醫政醫管局副局長李大川表示,内地已經準備了大約九千人的采樣支援隊伍,随時根據香港特區政府的需要,派到香港幫助工作。

如果香港政府要求,可将樣本送到廣東省檢驗,每日檢測量達到120至150萬次,遠高于香港每日最多30萬次。

醫療物資和生活物資,也安排上了,走“綠色通道”!

“香港需要的物資,我們都有幾十倍的儲備……”内地支援香港抗疫專班24小時運作,讓香港所需的醫療物資第一時間運抵。

深圳人,太不容易了
深圳人,太不容易了

深圳成立了跨境運輸疫情防控工作專班,首批500名應急接駁司機随時待命,全力保障供港物資運輸。

就像香港的的士阿叔說的:不怕不怕!有祖國!

深圳人,太不容易了

烏雲遮不住太陽升起,疫情擋不住春天來臨!

香港必須盡快打赢這場不能輸的戰争,香港加油!

祖國永遠是最堅強的後盾。

◎作者 | 後海表妹團

文章來源:公衆号“後海二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