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個秘密武器,是從小每天晚上要睡10個小時的覺。”谷愛淩接受采訪時曾這樣說。谷愛淩的媽媽也表示:“我對谷愛淩的教育就是,第一是睡覺。”不少網友感歎道:得,這下連睡覺都比不過人家。
事實上,不說向谷愛淩學習每天睡10小時,最基本的8小時睡眠對于很多當代人來說也是望塵莫及。丁香醫生資料研究院釋出的《2021 國民健康洞察報告》顯示,73% 的受訪者都有過睡眠方面的困擾。睡不着、睡不好、睡不穩等睡眠障礙正深深“困”擾着當代人。
聚焦這一睡眠現狀,始終關心人們健康生活的快手近日推出了由喜臨門冠名播出的全網首檔明星勸睡綜藝《11點睡吧》,喊出了“high什麼high,早點睡”的口号。2月26日上線的第二期節目中,黃子韬作為發起人,攜鄭恺、INTO1劉宇、INTO1林墨和徐藝洋四位挑戰者,以睡眠挑戰的方式探讨“熬夜的參差”,引發健康生活新熱潮。
黃子韬發起睡眠挑戰, 明星嘉賓成睡眠樣本
四位睡眠特點迥異的挑戰者齊聚一堂——“滬上秒睡王”鄭恺、“奶乖缺覺王”INTO1劉宇、“氛圍制造者”INTO1林墨與“時差迷糊少女”徐藝洋,參與黃子韬發起的11點早睡挑戰,并以自身為睡眠樣本,幫助觀衆探尋熬夜失眠的背後因素。

為完成挑戰目标,各式各樣的睡前準備在四位挑戰者的分直播間中上演:有人掏出了随身攜帶的蒸汽眼罩,有人睡前拉伸鍛煉身體,有人深夜織毛衣,還有人陷入“網抑雲emo”……
從睡眠品質隻有40分的“睡渣”到80分的“睡霸”,鄭恺作為“逆襲樣本”接連從行李箱中掏出蒸汽眼罩、眼部按摩儀、健康零食,并以自身為證向直播間觀衆們講述了自己的改善睡眠三部曲——戒“三高”宵夜、戒睡前玩手機和睡前聽白噪音。身為在任何交通工具上都能暢快酣睡、上秒清醒下秒入睡的睡眠能力者,節目中鄭恺在助眠老師的幫助下更是睡意昏沉,成為四位挑戰者裡最早入睡的榜樣。
相較于“一心撲在睡眠上”的鄭恺,其他挑戰者就顯得相對缺少對早睡的“信念感”。比如抓緊時間充實自己的INTO1劉宇,在九點到十點半期間接連開啟了運動拉伸、錄制快手短視訊、練字帖、看單闆滑雪教程等多項奮鬥準備,稱得上是“努力不睡樣本”——越努力,越睡不着。
00後代表INTO1林墨則作為“花式熬夜樣本”,在織毛衣、拼拼圖、拍照片等多番折騰下未能成功入睡,想要早睡堪比倒個時差。同樣需要“倒時差”的徐藝洋可謂 “emo且清醒樣本”,一到深夜易“emo”,“網抑雲”導緻常年晚睡的她,向大家證明了要早睡就必須遠離“毒雞湯”這一道理。
花式助眠開啟入睡新姿勢,線上演繹睡眠周期的多樣性
在挑戰者們“各顯身手”的同時,黃子韬作為發起人也為他們提前準備了多種助眠服務,既有聲音療愈、中醫推拿等實用方式,也有小朋友唱歌等趣味手段。而為了實時監測睡眠狀況,挑戰者們還需在準備入睡前佩戴睡眠監測裝置,展現真實的入睡過程。
據了解,人的睡眠周期可以分為四個階段,包括非快動眼睡眠的N1期、N2期、N3期以及快動眼睡眠期。其中N1期又稱淺睡期,時間比較短,一般持續1-7分鐘。N2期睡眠比N1期更深, N3期則屬于睡得非常深沉的階段。
在此次《11點睡吧》第二期節目中,鄭恺不僅成功睡着,還進入了N2期睡眠。睡眠醫學專家範芳芳博士科普道:“雖然N1和N2都是淺睡眠,但是在N2期的時候,他已經比較深度了,對外界的感應非常弱,需要喚醒強度比較高的狀态下才能叫醒他。”
盡管睡眠品質已經算不錯了,但鄭恺覺得環境和裝置還是限制了自己的“發揮”。他開玩笑道:“畢竟不是在自己家裡的環境,包括衣着服裝,包括臉上貼的東西,我感覺自己好像要被外星人吸走智慧了。”
除了環境的布置很重要,鄭恺認為,所處環境的聲音也很重要。“平時在飛機上、車上能睡好,反而在家正兒八經地睡不好,說明跟聲音有關。”
不過在淺睡眠的情況下,鄭恺表示甚至聽到了自己的呼噜聲,再加上黃子韬在隔壁“吵鬧”,“一下就從N2到N1了”。
INTO1林墨則是在睡眠引導老師的幫助下打開了邊幻想邊入睡的新姿勢。“你知道睡着的時候,我做的最近一個夢是什麼嗎?那個老師說,你幻想一下你的那棵樹種了兩個碧根果,我就在想着樹下有一隻貓,你知道那隻貓有多神奇嗎?它在腳下彈球,然後就斷片了,然後我就睡着了。”
而開場時說自己絕對睡不着的徐藝洋,在推拿老師以及黃子韬講故事的幫助下,也成功入眠,黃子韬現場活學活用專家知識,稱其進入的是N1狀态。
可見,很多當代人的睡不着其實是心理因素在作祟,以為自己飽受失眠之苦,但實際隻是心理上有失眠感而已。在《11點睡吧》節目中,通過各種各樣的助眠手段成功解決了挑戰者們的“假性失眠”問題,或許也能讓螢幕前的觀衆找到自身對應問題的解決方式。
改變睡眠習慣放松早睡,元氣滿滿迎接新的一天
在外界給予刺激的同時,好的睡眠品質更離不開自身入睡習慣的養成。在挑戰前給自己的睡眠品質打100分的INTO1劉宇,結果成了唯一的挑戰失敗者。
沒能睡着的原因在于,他在本該休閑放松的睡前做了一系列學習、鍛煉和工作。“我之前還挺有自信的,給自己睡前安排了一堆事情,覺得最後半個小時足夠用來挑戰睡覺了,結果比想象中的難。”INTO1劉宇解釋道。
鄭恺則強調:“錄這個節目絕對不要動腦子,千萬不要,一有一些亂七八糟的事情可能就會影響睡眠效果,是以為了保證效果我一句話都沒有說。”
黃子韬也認為,自己沒什麼入睡妙招,如果有就是“我睡覺的時候從來不去多想沒有用的東西”。
其實,不僅在《11點睡吧》挑戰早睡失敗,INTO1劉宇承認,自己平時會立早睡flag,但隻實作過一次。“我睡眠一直都不太夠,一般可能是在飛機上、車上睡覺。我一直是那種等到特别困才能睡着的人,如果我今天不是很困的話,我可能會一直工作,就是别人讓我去休息,我也休息不了,就一直想找點事做。”
但他也坦言“熬夜會後悔”,并勸誡觀衆:“可千萬别學我這樣,熬夜真的會導緻你的精神狀态等各個方面都會下降,心情到了第二天也會不好。如果你睡了一個飽飽的覺,第二天絕對精神抖擻,工作都有勁兒了。”
鄭恺對此也深有體會:“我以前是一個‘熬夜狗’,拖延症拖到自己實在不行了才會上床休息。最近因為拍戲,生活變得規律了,每天都是十一二點睡,然後七點自然醒。我突然發現整個人的狀态,包括五髒六腑都變得輕盈輕松。”
談及至此,他分享了自己入睡的方法——控制自己的身體,讓它慢慢進入到想要睡覺的狀态中去。“要建立早睡的信念感,堅信自己可以早睡,雖然睡眠慣性沒有那麼容易改變,但是也絕不比想象中難。”
以挑戰形式宣傳睡眠健康知識,明星線上勸睡呼籲好好生活
“其實大家都知道正常睡眠時間到底是幾點到幾點,是以這個節目并不是傳遞必須要在11點睡覺,而是讓你知道11點之後睡的危害是什麼,11點之前睡的好處又有哪些。”對于《11點睡吧》,發起人黃子韬給出了這樣的解讀。
挑戰成功的嘉賓們也感觸頗深。鄭恺直言:“平時大家工作拍戲也都挺累的,要是有睡眠不好的朋友,歡迎來這個節目,我覺得可以治療你的睡眠問題。”他還調侃道:“我想問一下這個節目還缺人嗎?要是缺人的話,我可以每期都來。”
INTO1林墨則是抱着嘗試的心态前來:“接到這個睡眠挑戰我的第一反應就是,怎麼會有專門科普睡眠的一個節目,我覺得還蠻奇特的。”挑戰結束以後,他也表示不舍離開。“今天的經曆本身就像是一場夢一樣,突然有點舍不得我的挑戰房間了。”
不僅參與挑戰的嘉賓收獲頗豐,觀衆也可以通過競猜節目走向、有幾率瓜分獎勵等趣味互動深度參與節目,同時學到不少睡眠知識,與嘉賓類型相似的入睡障礙者們更能通過觀看節目找到對應自身問題的解決方法。
正如黃子韬所言,“我希望這個節目給更多人帶來更好的身體,讓更多人早睡,十分之一的人能夠做到,我覺得這就是進步”。
鄭恺對觀衆們給予了鼓勵:“老鐵們,希望你們都會有信心吧。之前睡眠差的,或者年輕人愛熬夜都沒關系,因為這些我都經曆過。希望你們都可以慢慢地調回正常作息,早睡早起。然後你會失去一部分晚睡的朋友,但是沒關系,你會獲得更多早起的朋友。”
作為對“全民主動健康118早睡行動”的積極響應,《11點睡吧》聚焦國人睡眠健康,搜羅真實有效的睡眠方法,以明星為樣本呼籲大衆關注深度睡眠,帶動更多人每周早睡一天,對自己更好一點,進而讓健康生活在全社會形成潮流,喚醒人們好好生活的意識。
(實習編輯:張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