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收視第一!站在年度電視劇高點的為啥是《人世間》?

01

文學藝術的傳統格局早已打破

蟬聯黃金時段電視劇收視第一名;CSM全國網平均收視率創CCTV-1近三年電視劇新高;愛奇藝站内熱度突破9000……種種迹象表明,作為2022年的開年大戲,由第十屆茅盾文學獎作品之一、作家梁曉聲的小說《人世間》改編的同名電視劇,無疑已經站在年度電視劇的高點。

收視第一!站在年度電視劇高點的為啥是《人世間》?

《人世間》以平民子弟周秉昆為主線,以幾十年來中國社會發展和時代進步為卷軸,揭示了不同的人群生活境遇的裂變——新中國第一代勞工、知青、恢複聯考後的第一批大學生、在“文革”中曾被“打倒”過又複出的黨的幹部……所有人的命運起伏的微光,彙聚成了一個國家時代中的洪流。

在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文藝評論家閻晶明看來,梁曉聲的小說被改編成電視劇的幾率很高。從20世紀八九十年代的《今夜有暴風雪》《年輪》,到幾年前的《知青》,再到今天的《人世間》,他的小說不但被影視制作人、創作者追蹤關注,而且總能引來觀衆熱議。

“他的作品在高度和深度上有一種恰如其分的分寸感,不瘟不火,不急不緩,清晰而不僵硬,生動而不空靈。時代印迹、社會演進、人物命運、人性思考,各種要素妥帖地粘合為一體。是以特别容易引起影視界的關注。”閻晶明說,這些要素與主流電視劇藝術要求相比對,即現實生活+社會變遷+時代潮流+個人命運+生活哲理+道德之善。

《人世間》的不少觀衆都是先被電視劇吸引,轉身去買書。對此,閻晶明的解讀是,文學為影視提供了優秀資源,影視也擦亮了文學品牌。

近些年來,許多優秀文學都有作品被改編成為影視劇的命運。例如,《平凡的世界》《白鹿原》《裝台》等。科幻文學和網絡文學的崛起,也為影視藝術提供優秀的資源,如《大江大河》《流浪地球》《琅琊榜》《甄嬛傳》《芈月傳》等。

“同時也要注意到,一部電視劇一旦獲得成功,劇本也可以改編成為小說。”閻晶明舉例說,比如2021年年初,由龍平平編劇的電視劇《覺醒年代》獲得巨大成功,成為現象級作品,到年底,由劇本改編的長篇曆史小說《覺醒年代》正式出版,從黨史專家到著名編劇到小說新秀,龍平的華麗轉身也頗有代表性。“這部小說同樣具有一讀之價值,文學界也應以廣闊的胸懷接納。”

他認為,在今天,科技與藝術、與傳播已經高度融合,文學藝術的傳統格局早已打破,純文學、嚴肅文學、主流文學,這些概念及其内涵如何了解、界定,都需要重新考量。

02

“寫人的命運的沉浮”

“時代的特征主要是由人的生存特征來展現的。倘要寫出時代的特征來演變,則必較多地來寫人的命運的沉浮。那麼,《人世間》不可能不是現實主義風格的。”回憶《人世間》的創作心路時,梁曉聲這樣說。

當他動筆寫作《人世間》時,對于多年來一直思考的問題——文學的意義,心中已經有了清晰的答案——既要寫“人在現實中是怎樣的”,也要寫“人在現實中應該是怎樣的”。

在這裡,現實主義不是一個與浪漫主義相對應的創作方法概念,而更是一種文學創作的精神追求。

梁曉聲對中國社會發展進行密切關注、深入思考并總能發出自己獨特聲音。“梁曉聲的小說裡有三樣東西——有曆史,是當代人曾經經曆、依然曆曆在目的當代史,是與今天的生活密切關聯的現實;有生活,這種生活是與大的時代潮流相裹挾,通過對生活的描摹而得以認知社會風尚的生活;有個人命運,而這種個人命運又是一時代人的寫照。”閻晶明評價道。

收視第一!站在年度電視劇高點的為啥是《人世間》?

《人世間》的粉絲們,在作者展現的人間情懷中,如同踏入時間的河流,溫習曆史、觀照當下、瞻望未來,這也重新整理了文學在新時代的存在感。

“文學作品在當下能夠出圈,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也說明文學無論在什麼時候都是有價值的。”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研究員劉甯告訴記者。

作為文學研究者,劉甯認為,文學和時代、與社會是密切相關的。文學生動地反映在社會生活中人們的體驗和情感。它的節拍是與時代同步的,而不是落後于時代的。文學用情感來打動人,在打動的基礎上做思想上的提升,對社會發揮積極作用。

“能經受住時間和曆史考驗的經典之作,作者都有對時代人生的深刻認識。這些精品對塑造中華民族的精神傳統,發揮了巨大作用。”劉甯說,“在今天的文學裡,儒家的‘兼濟’‘獨善’等觀念很突出,引導人們不僅要過好自己的日子,還要對社會貢獻責任。”

03

深刻反映我們這個時代的曆史巨變

2019年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在看望文化藝術界、社會科學界委員時指出:“希望大家承擔記錄新時代、書寫新時代、讴歌新時代的使命,勇于回答時代課題,從當代中國的偉大創造中發現創作的主題、捕捉創新的靈感,深刻反映我們這個時代的曆史巨變,描繪我們這個時代的精神圖譜,為時代畫像、為時代立傳、為時代明德。”

作為社會科學界政協委員,劉甯當時就在會議現場聆聽,這也激發起她對新時代文學功能的思考。“新時代需要高品質發展和創新,而人們在精神上豐富和充實起來的狀态有利于激發創新,是以當下對于人文價值包括文學,提供了一個很強的時代需求。”

“現在不像改革開放起步那些年,隻要經濟發展了,大家能吃飽,日子過好一點點就行對吧?”20世紀90年代,劉甯在北京大學中文系求學。她還記得,曾經有一段時間,整個社會對經濟發展的追求超越了一切,賺錢成為許多人最重要的追求,文學被遠遠抛在腦後,成為一門“博物館裡的學問”。

就在劉甯和同學們有些灰心的時候,在一次小範圍的會面中,唐詩專家林庚先生對文學特别是傳統文化的回歸,作了驚人的預判。他對學生們說,“随着我們經濟發展和社會繁榮,國家實力增強了以後,大家一定會越來越喜歡中國的文化,越來越熱愛中國的古典文學。我年紀大了,很可能看不到那一天了,但是我相信你們一定會看到這一天的!”

當時,在座的人對文學的未來并沒抱有堅定的信心,可謂半信半疑,林庚先生也已于2006年作古。但在今天,這句話已成為現實。

活着究竟是為了什麼?生存的意義是什麼?每個時代的人們,都不曾放棄這個深邃的思考。

當一個終于考上清華北大的學生,一個已經站在尖端科技創新巅峰的科學家,一直追求的目标實作後,接下來奮鬥的動力來自何方?在劉甯的觀察中,許多人轉而向文學經典尋找答案。如果隻是功利性地追求做名校名師,隻是想擁有一份人人羨慕的工作,這種動力不足以支撐人們前行。“到這一步,更需要發自内心地熱愛科學,熱愛學術,才能有一種自發的動力。我覺得文學在這個時候就能夠發揮特别大的作用,接受過人文學科訓練的人,思考問題會有綜合的視野。”她認為,隻有在精神層面擁有了一種幸福感,人的綜合性素質和發展協調了,才能真正推動從0到1的創造力被激發出來。”

記者:司晉麗

編輯:薛婧

稽核:周佳佳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