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廉價電動車利潤低,那車企是圖什麼?

衆所周知,自特斯拉國産化之後,其Model 3車型的銷量可謂十分強勢,迅速登頂新能源汽車月銷量排行榜第一名。然而,去年才上市的一款車型也以強勢的銷量成績,硬生生将特斯拉Model 3從月銷量第一名給擠了下去,這款車型就是宏光MINIEV。并且根據乘聯會釋出的資料,2021年1-8月,宏光MINIEV累計銷量221492輛,在累計銷量排行榜中排名第一。

廉價電動車利潤低,那車企是圖什麼?

宏光MINIEV的銷量為什麼能如此強勢?首先有新能源汽車上牌優勢的加持,其次這款純電動小車的售價的确是非常便宜,僅為2.88萬元起步。汽車作為大宗消費品,給人的印象就是不太便宜,如今卻不到5萬元就可以買一輛汽車,并且除了北京外,無論是一線還是幾線城市都能輕松上牌,這吸引力着實不小。

廉價電動車利潤低,那車企是圖什麼?

随着宏光MINIEV的火爆,市面上這種微型純電動汽車的數量也在增加,例如準備上市的奇瑞QQ冰淇淋,還有今年上市的雷丁芒果、朋克多多等也是不到3萬元的起售價。不過話說回來,企業都是需要賺錢的,那麼車賣得如此便宜,還有多少利潤可言?

廉價電動車利潤低,那車企是圖什麼?

衆所周知,純電動汽車的電池成本是相當高的。仍以宏光MINIEV為例,根據此前财通證券曾發表過的一份調研報告顯示,從市場零部件供應商公開的成本來預估,宏光MINIEV的磷酸鐵锂版和三元锂電的電池包(電池能量為9.2-9.3kWh)成本分别約為18390元和19770元。而宏光MINIEV使用9.2-9.3kWh電池的車型,售價區間為2.88-3.76萬元,是以一個電池的成本,占比就超過了50%以上。

廉價電動車利潤低,那車企是圖什麼?

相比正向研發而來的宏光MINIEV,“油改電”而來的長安奔奔E-Star在研發成本上相對要省錢。不過長安奔奔E-Star在電池成本上卻比宏光MINIEV要高,以其售價為2.98萬元的車型為例,這款車型采用的電池包電池能量為23.38kWh。是以,長安奔奔E-Star相比宏光MINIEV在電池方面多出的成本費用,可以說是抵消了前者在研發方面的既有優勢。

廉價電動車利潤低,那車企是圖什麼?

另外,再考慮到一款純電動車還有電機、電控、車架等其他零部件,以及管理、人工、銷售等,那麼這些售價如此便宜的微型純電動汽車,似乎利潤空間已經被壓榨到了極限,甚至可能是“賠本賺個吆喝”。

廉價電動車利潤低,那車企是圖什麼?

一個車企既然會推出售價如此便宜的微型純電動車,必然賦予了其一種使命。按照一般的思維來說,做生意肯定是要賺錢的,賣掉商品是要賺利潤的。不過做生意并不是都馬上可以賺錢,像這類微型純電動車,可能賣車所賺取的利潤沒多少,但在新能源積分方面卻又是另一番景象。

廉價電動車利潤低,那車企是圖什麼?

衆所周知,國内汽車市場從2018年便開始實行雙積分政策,要求車企的正積分需達标。而達标的方式,一是自給自足,二是從其他企業那裡獲得積分,用來抵償自己的積分虧空。而積分交易,價格在3000-6000元/分。根據工信部的公示,2019年年底核算中,上汽通用五菱的平均燃料消耗量負積分達到了-184861分。是以按6000元/分的價格來購買積分,去抵消自己的負積分的話,上汽通用五菱将要付出不少錢。

廉價電動車利潤低,那車企是圖什麼?

但用自己的新能源積分去抵消負積分,不僅可以省錢,還可以賺錢。随着宏光MINIEV銷量的火爆,根據工信部發表的《2020年度中國乘用車企平均燃油消耗量與新能源汽車積分核算情況表》顯示,上汽通用五菱的平均燃料消耗量積分為494334分,新能源汽車積分為443141。那麼這些積分不僅可以用來給上汽通用五菱自己生産的燃油車“抵債”之外,同時多出來的積分還可以去交易,賺取利潤。是以宏光MINIEV在積分上所創造出來的價值,還是很可觀的。

廉價電動車利潤低,那車企是圖什麼?

再來看長安汽車,根據《2020年度中國乘用車企平均燃油消耗量與新能源汽車積分核算情況表》顯示,長安汽車平均燃料消耗量積分為-618177,新能源積分為30250,那麼這新能源積分也能幫長安汽車省下不少購買正積分的費用。

廉價電動車利潤低,那車企是圖什麼?

綜上所述不難發現,如今車企推出這類售價如此便宜的微型純電動汽車的目的。是以,賣車方面到底是賺還是虧,其實意義不大。因為這類車型存在的意義,對于車企而言就是用來給自己的燃油車去“抵債”,或者是通過積分來賺取更大的利潤。并且,如此便宜的車型,其實也給車企起到了引流的作用,畢竟把人給吸引過來後,也可能會看上自己旗下更貴的車型。

(圖檔來源網絡,侵删)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