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烏魯木齊劃歸蘭州,撤昆明保成都:背後原因都是優化戰略縱深

作者:兵說

作者:相忘于江湖

近期,俄羅斯和烏克蘭的軍事沖突引發全世界的關注。

俄羅斯閃擊烏克蘭,與1991年2月美軍閃擊伊拉克的“沙漠風暴”有所相似。烏克蘭雖然有60萬平方千米國土(是伊拉克1.76倍),大于法國和西班牙,但防禦縱深似乎很不夠。

蘇聯解體以後,俄羅斯曾經4次申請加入北約,其中葉利欽1次、普京3次,但無一例外遭到北約拒絕。反觀北約東擴的步伐,卻一步也沒停止,2020年3月馬其頓加入,北約成員國增加到30個。

俄烏沖突也引出一個話題:如果俄羅斯加入北約,我們的防禦縱深在哪裡?

烏魯木齊劃歸蘭州,撤昆明保成都:背後原因都是優化戰略縱深

一、五大野戰軍和六大軍區

事實上,新中國從成立那一天起,就不斷根據戰略需要,調整防禦重心。

而戰略防禦最直覺的展現,就是大軍區的設定。新中國的大軍區,經曆了建國初期6大軍區時期、兩岸關系最緊張的13大軍區時期、11大軍區時期、7大軍區時期,以及現在的5大戰區時期。

解放戰争時期,五大野戰軍(指包括華北軍區部隊的表述方式)各自承擔着一定區域的作戰任務,比如四野離開東北,南下解放中南,一野擔負解放大西北重任,二野承擔解放大西南任務,三野負責解放華東區,而留守的華北軍區部隊,擔負解放華北任務。這就自然地形成了六大行政區域。

烏魯木齊劃歸蘭州,撤昆明保成都:背後原因都是優化戰略縱深

而六大行政區的一把手,分别是:東北高,華北董(必武),西北彭,西南劉,中南林,華東饒。其中,高、彭、林同時兼任第一書記、軍區司令員,華北軍區是聶榮臻,西南軍區是賀龍,而華東軍區是陳毅。

六大軍區持續了5年,其間軍政委員會主席和軍區司令員也有任職的變動。

如西北軍區的彭德懷任志願軍司令員、防長,西南的劉伯承籌建南京軍事學院,華東的陳毅任外長,聶榮臻代總長,而中南區的林也先後在京、蘇和毛家灣等地養病。

烏魯木齊劃歸蘭州,撤昆明保成都:背後原因都是優化戰略縱深

二、十三大軍區的形成

六大行政區和六大軍區時期,在建國初的過渡期起到了很大作用。

但是随着經濟建設的深入,這一“封疆大吏”式的管理模式,已經不适應新的形勢,1954年六大行政區撤銷。1952年2月,六大軍區擴編為12大軍區,華北軍區改為北京、内蒙古軍區,華東軍區改為濟南、南京軍區,中南軍區分為武漢、廣州、昆明軍區

西北軍區分為蘭州、新疆軍區,西南軍區分為成都、西藏軍區。唯一沒有發生較大變化的,隻有沈陽軍區。1956年4月,為了加強沿海的防禦,又将南京軍區分出福建、江西,組成了福州軍區。

在七大軍區之前,無論是十二大軍區、十三大軍區還是十一大軍區,我軍都是以陸軍為絕對主力的“騾馬化”時代,陸海空各軍種的優化配置,以及特種部隊和電子資訊戰的發展都較落後。

烏魯木齊劃歸蘭州,撤昆明保成都:背後原因都是優化戰略縱深

三、相對穩定的十一大軍區

進入上個世紀六十年代,為了優化防禦縱深大軍區做了兩處微調。

内蒙古軍區、西藏軍區先後降格為省級軍區,分别劃歸北京軍區、成都軍區。這就形成了十一大軍區格局,分别是沈陽、北京、蘭州、成都、濟南、南京、武漢、廣州、昆明、福州和新疆軍區。

1973年12月,鑒于一些軍區司令員任期長達十年甚至更長,主席對八大軍區司令員做了對調,其中沈陽陳錫聯與北京李德生對調,濟南楊得志與武漢曾思玉對調,南京許世友與廣州丁盛對調,福州韓先楚與蘭州皮定均對調。還有三個大軍區沒有變動。

這三個大軍區司令員是新疆的楊勇、成都的秦基偉、昆明的王必成,因為任期都不超過3年,是以沒有調動。1979年2月的對越自衛還擊和十年輪戰的前半段,各大軍區都有部隊參加輪戰(有的軍區隻是組建偵察部隊參戰)。

1979年,新疆軍區改為烏魯木齊軍區,依然是十一大軍區之一。

烏魯木齊劃歸蘭州,撤昆明保成都:背後原因都是優化戰略縱深

四、馬島之戰,催生百萬大裁軍

從新中國成立之初,我軍就在不斷裁員。盡管國内還有百萬殘匪潛伏各地,東南沿海還沒有最後統一,但是主席還是從經濟建設全局和長遠着眼,1950年複員29.3萬人,占全軍的17.1%。

随着抗美援朝戰争爆發,解放軍擴編至611萬人達到曆史最高。

1952年,三八線戰事基本穩定,主席準許2年減員123萬人,特别兵種增加23萬人,總部、機關減員84萬人,95萬地方部隊改編為公安軍,這是建國以後第一次“百萬大裁軍”。

1957年和1958年,我陸、海、空三軍再次減員100餘萬人,壓縮到300萬以内。

但是,随後十幾年由于種種原因再次擴編,1980年又到了400多萬人。這就引發一系列問題:每年軍費65億美元(191億人民币),遠低于蘇軍1866億美元、美軍2527億美元。官兵比1:2.45,一個幹部不到3個兵,遠低于蘇、美、德、法等軍隊。

1982年馬島之戰,更讓鄧公痛下決心,隻有大裁軍才能打赢現代戰争。

馬島之戰,讓我軍對未來戰争有了新的認知,那就是“兵貴精而不在多”。同樣的道理,要打赢未來的局部戰争,不僅要有強大的陸、海、空部隊,還要有一流特種部隊和電資訊子戰技術。

1985年6月,鄧公做出一個震動世界的決策:百萬裁軍。

五、七大軍區的誕生

1985年6月開始的大裁軍,重點是總部和十一大軍區。

總設計師是鄧公,操刀手是副總長何正文,而無論是三總部還是十一大軍區,重點是複員60萬幹部和40萬士兵。經過兩年大刀闊斧,共裁撤11個軍、31個軍級機關、超4000個師團級機關。

烏魯木齊劃歸蘭州,撤昆明保成都:背後原因都是優化戰略縱深

何正文到部隊調研

當時,中越邊境的戰事仍在進行中,和蘇聯關系也很緊張,如何裁撤大軍區,合理優化防禦縱深,是當時比較棘手的一大難題。而且,十一個大軍區都曾經占據重要地位,裁撤哪一個也不容易。

最終,何正文幾易其稿,鄧公多次過問,才确定保留七大軍區的方案。

保留下來的北京軍區有38軍等6個集團軍,沈陽軍區有16軍等5個集團軍,戰略預備隊濟南也有54軍等4個集團軍。相比之下,南京有1、12、31集團軍,廣州有41、42集團軍,成都有13、14集團軍,蘭州有21、47集團軍。這也說明,當時的主要威脅還是北方。

被裁撤的四大軍區各有原因:福州(福建、江西)重回南京軍區,是因為兩岸關系緩和;武漢(河南、湖北)裁撤,是因為戰略預備地位被濟南軍區(河南、山東)代替;烏魯木齊重回蘭州軍區、撤銷昆明保留成都軍區,都是因為後者的戰略縱深更有利。

當然,百萬大裁軍不僅是優化戰略縱深,還在于戰略轉型和兵種的更新換代。

随後發生的海灣戰争、科索沃戰争,證明1985年“百萬大裁軍”是多麼英明。

烏魯木齊劃歸蘭州,撤昆明保成都:背後原因都是優化戰略縱深

2016年,持續近30年的七大軍區,改為新的五大戰區。

五大戰區相比七大軍區,最大的變化就是山東和内蒙古并入了北部戰區,成為拱衛首都的“一體兩翼”;而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和山西組建為新的中部戰區,使得首都的防禦縱深更加優化。

【深耕戰争史,弘揚正能量,歡迎投稿,私信必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