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貴州出台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20條

近日,省教育廳印發《關于做好2022屆全省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全面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穩就業”“保就業”重大決策部署,確定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大局穩定。《通知》有哪些具體内容?跟小編一起看↓↓↓
貴州出台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20條

《通知》指出——

●引導畢業生到我省新型工業化、新型城鎮化、農業現代化、旅遊産業化等重點領域就業創業,為我省高品質發展提供人才支撐和智力支援。

●各地各高校要配合支援貴陽貴安深入開展2021-2022年“築人才·強省會”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行動,加強供需對接,深挖崗位資源,圍繞産業鍊構築人才鍊。

●每年3-6月和9-12月為全省高校校園招聘服務季,期間各高校每周至少舉辦1場中小型專場招聘會,每月至少舉辦1場大型綜合招聘會。

●2022年全省“特崗計劃”拟招聘6000人,“三支一扶”拟招聘800人,“西部計劃”拟招聘5500人。

●鼓勵企業增加和儲備用工計劃,開發更多實習實踐崗位,推動更多畢業生通過實習實踐實作就業。

......

貴州出台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20條

随小編一起來看

《通知》全文

↓↓↓

省教育廳關于做好2022屆全省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的通知

各市(州)教育局,各普通高等學校:

2022屆全省高校畢業生27.3萬人,畢業生規模和增量均創曆史新高,就業形勢嚴峻,就業任務艱巨。為全面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穩就業”“保就業”重大決策部署,確定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大局穩定,現就有關工作通知如下。

一、聚焦市場管道促就業

1.圍繞省内重大産業引導就業。各地各高校要圍繞“四新”主攻“四化”,搶抓國發〔2022〕2号檔案重大機遇,深刻領會我省“四區一高地”戰略定位,主動融入貴州鄉村振興、大資料、大生态三大戰略行動,聚焦省内十大工業産業、十二個農業特色優勢産業和服務業創新發展十大工程等重大項目,加強與有關工業園區、行業企業對接,大力開辟就業市場,千方百計拓展崗位資訊來源,引導畢業生到我省新型工業化、新型城鎮化、農業現代化、旅遊産業化等重點領域就業創業,為我省高品質發展提供人才支撐和智力支援。

2.助力“築人才·強省會”行動。各地各高校要配合支援貴陽貴安深入開展2021-2022年“築人才·強省會”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行動,加強供需對接,深挖崗位資源,圍繞産業鍊構築人才鍊,重點以在築央企制造業、電子資訊制造、先進裝備制造、新能源汽車、磷化工、鋁及鋁加工、健康醫藥、生态特色食品、軟體和資訊技術服務業培育發展需要為導向,為畢業生和用人機關搭建供求資訊對接平台,以企業為主體開拓畢業生就業崗位,強化工作舉措,用好用活政策,吸引更多省内高校畢業生到貴陽貴安就業創業,推動人才“強省會”。

3.強化校園招聘市場建設。各高校要進一步發揮校園招聘主管道作用,切實加強校園招聘市場建設,完善就業資源開發機制,充分發揮專職就業工作隊伍和黨政幹部、專業教師、校友等各方面積極性,深度挖掘就業資源,廣泛舉辦重點行業、中小企業供需對接會,分層次、分類别、分行業舉辦各類校園招聘活動,每年3-6月和9-12月為全省高校校園招聘服務季,期間各高校每周至少舉辦1場中小型專場招聘會,每月至少舉辦1場大型綜合招聘會。健全高校上司聯系走訪用人機關制度,主要上司要帶頭開展走訪,切實推介更多高校畢業生實作就業。

貴州出台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20條

4.推進網絡招聘市場建設。各高校要深入推進網際網路+就業服務,充分利用部、省、校三級就業網絡體系,積極組織就業從業人員和求職畢業生注冊使用教育部“24365智慧就業平台”,引導畢業生積極參加各類網絡招聘活動,促進線上線下相結合,提高招聘成功率。建設維護好本校用人機關需求庫、畢業生求職意願庫等,加大專業對口優質崗位資訊征集力度,向社會公布院校專業學科設定、畢業生規模結構等資訊,提高畢業生供求資訊比對度。深入挖掘平台經濟、數字經濟、共享經濟中的就業機會,引導畢業生到新興産業、先進制造業、現代服務業等領域就業創業,鼓勵中小企業更多吸納高校畢業生。

5.促進創新創業帶動就業。各地各高校要加大創新創業政策落實力度,加強創新創業服務平台建設,大學科技園、創業園、創客空間等要向高校畢業生提供場地優惠和專業孵化服務,指導創業團隊争取各類創業優惠政策,促進創新創業項目落地發展。持續辦好我省“網際網路+”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切實發揮大學生創新創業帶動就業作用。建立完善大學生創新創業資訊服務平台,提供創新創業相關政策釋出、解讀、項目對接等服務,組織雙創導師深入校園進行政策解讀、經驗分享和實踐指導,支援大學生返鄉創業、到城鄉基層創業就業。

二、聚焦政策項目促就業

6.鼓勵支援基層就業創業。主動加強與相關部門聯系對接,圍繞鄉村振興戰略,積極擴大基層就業項目,協調公務員招錄和事業機關招聘安排,辦好2022年國有企業“國聘行動”,為畢業生基層就業創業創造條件。2022年全省“特崗計劃”拟招聘6000人,“三支一扶”拟招聘800人,“西部計劃”拟招聘5500人。各地各高校要強化宣傳,會同有關部門做好基層項目招錄工作,落實畢業生到基層就業學費補償、國家助學貸款代償、考研加分等優惠政策,積極引導畢業生到我省基層和鄉村振興一線就業創業。

7.認真做好大學生征兵工作。各地各高校要落實“兩征兩退”改革要求,配合兵役機關制定本地本校征兵工作方案,做好大學生特别是畢業生參軍入伍工作。按照有關政策規定,落實退役普通高職(專科)士兵免試參加普通專升本招生、退役大學生士兵專項碩士研究所學生招生計劃等優惠政策,研究制定細化方案和實施辦法。密切軍地協同,加強征兵工作站建設,辦好征兵宣傳教育進校園等活動,暢通入伍綠色通道,進一步推進以畢業生為重點的精準征集,2022年征集4800名畢業生應征入伍。

貴州出台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20條

8.推動升學與就業有序銜接。2022年全省碩士研究所學生拟招錄12000人,普通專升本拟招錄13000人,第二學士學位拟招錄800人。統籌安排好各類升學考試招生工作時間,碩士研究所學生招錄工作5月底前完成,普通專升本和第二學士學位招錄工作6月底前完成。各高校要堅持複合型人才培養定位,加強第二學士學位招生工作,教務、招生等部門要加強工作協同,紮實開展招生宣傳、考試錄取等工作,并納入學校整體工作進行統籌部署。

9.擴大科研助理和訂單班招聘。各大學高校要更大力度開發科研助理崗位,對院(系)及科研團隊招聘科研助理要給予經費及政策等支援,確定2022年全省大學高校科研助理招聘不低于2000人。各高職院校要加強校企深度融合,主動與具備條件的企業在人才培養、就業創業等方面開展合作,挖掘更多就業機會,確定2022年全省高職院校完成15000人訂單班就業目标。

三、聚焦職業指導促就業

10.建立健全就業育人體系。各地各高校要把就業教育、就業引導全面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體系,展現“三全育人”實效。圍繞調整就業預期、科學規劃成長等内容廣泛開展就業育人主題教育系列活動,引導畢業生樹立正确的職業觀、就業觀和擇業觀。積極組織畢業生參加教育部“網際網路+就業指導”公益直播課等活動,發揮教育系統育人關聯作用,聚焦典型宣傳,通過榜樣示範引領等形式,引導畢業生把個人理想融入貴州高品質發展建設新征程,主動投身國家和省内重大工程、重大項目、重要領域就業創業。

11.全面加強職業指導教育。各地各高校要加強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體系建設,建構“必修+選修”的就業指導課程,對低年級學生着力進行職業生涯啟蒙,對高年級學生着力提升職業素質和求職技能,把職業生涯發展教育與就業指導貫穿人才培養全過程。以提升大學生職業發展能力為導向,以職業生涯規劃大賽和教師教學技能競賽為載體,聘請企業家、專家學者擔任就業創業導師,打造一批就業指導“名師金課”,提供職業發展咨詢和就業心理咨詢服務,加強就業權益保護,引導學生樹立健康、積極、理性的就業心态。

12.打造就業實習實踐平台。各地各高校要将實習實踐作為促進就業的重要舉措,納入人才培養方案,鼓勵各高校和用人機關根據地方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需要,在訂單式人才培養、就業實習實踐平台建設、人力資源提升等方面深化産教融合及校企合作,以實施就業育人項目為抓手,提升就業能力為導向,培養更多實用型、複合型和緊缺型人才。鼓勵企業增加和儲備用工計劃,開發更多實習實踐崗位,推動更多畢業生通過實習實踐實作就業。配合落實好職業技能提升行動專項資金補貼性教育訓練對象擴大至普通大學高校、中高職院校的政策,積極組織畢業年度畢業生參加職業技能教育訓練。

13.持續做好重點群體幫扶。各地各高校要對低收入家庭、少數民族、殘疾等重點群體畢業生,按照“一人一檔”“一人一策”要求,建立工作台賬,通過開展個性化輔導、組織專場招聘、優先推薦崗位、發放求職補貼等方式開展精準幫扶,幫助有就業意願的困難畢業生盡早實作就業。我省10所全國高校畢業生就業能力教育訓練基地要精心組織“宏志助航計劃”教育訓練項目,確定圓滿完成2022年教育部下達的9000人教育訓練任務。各高校要積極配合實施“宏志助航計劃”教育訓練,有針對性的組織畢業生參加線上線下就業能力教育訓練,提升畢業生就業能力和競争力。

貴州出台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20條

四、聚焦改革評價促就業

14.深化就業與招生培養關聯改革。各高校要優化學科專業設定,重點布局社會需求強、就業前景廣、人才缺口大的學科專業,對就業率過低、不适應市場需求的學科專業要及時調整,不斷提高人才培養和社會需求契合度。就業品質年報要準确客觀反映本校畢業生就業狀況、就業與招生和人才培養的回報關聯情況,相關名額内容要與全國高校畢業生就業管理系統中的資料保持一緻,經學校校長辦公會或黨委會審議通過後,按資訊公開有關要求每年12月31日前向社會釋出。

15.完善就業統計監管機制。各高校要嚴格落實《教育部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做好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統計與核查工作的通知》(教學廳函〔2021〕19号)要求,明确分類界定标準和稽核依據,每年11月至次年3月實行月報制度,3-8月實行周報制度,建立就業從業人員采集資訊、院系稽核、校級複核的管理機制,對畢業生就業統計作假者實行“一票否決”。省教育廳将組織就業資料專項核查,對發現問題的高校,啟動問責程式,追究相關責任,并在全省通報。

16.推進就業工作綜合評價。深入落實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貴州省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重點任務責任清單》《貴州省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負面清單》檔案精神,持續将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納入高校促進高品質發展績效考核範疇,改革就業評價機制,建立分層分類就業評價名額體系,将畢業生到基層、鄉村振興一線和重大産業等領域就業情況作為高校就業工作評價考核的重要内容,促進我省高校畢業生更加充分更高品質就業創業。

五、聚焦組織上司促就業

17.提高政治站位。就業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根基工程。各地各高校要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提高政治站位,把促進畢業生充分就業高品質就業作為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重要内容,作為衡量高校辦學品質和水準的重要名額,超前研判,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資源,切實抓緊抓實抓好。

18.壓實工作責任。各高校黨委書記、校長要親自抓就業,建立黨委負總責,各職能部門和二級院系分工負責、輔導員和專業教師人人有責的全員就業工作機制。建立就業考核機制,層層建立責任制度,明确任務分工,做到任務到上司、到部門、到院系、到專業,責任到個人,建構畢業生就業工作共同體,努力提高畢業生就業品質和滿意度。

貴州出台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20條

19.抓好隊伍建設。各高校要認真落實高校就業機構、人員、場地、經費“四到位”要求,明确相關标準和名額,按照1:500比例配齊配強校級專職就業從業人員,鼓勵在院系專門設立就業輔導員。加強就業工作隊伍職業化、專業化建設,定期開展業務教育訓練交流,符合條件的就業指導人員要優先參加相關職稱評審,暢通就業指導人員職業發展管道。

20.加強督查檢查。省教育廳将建立督查、通報、約談、問責機制,把畢業生就業納入重大教育決策、學科專業評估、高校上司班子及學校高品質發展績效考核等重要内容。各高校要同步加強對二級院系的督查檢查力度,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就業工作,有效防範各項風險,確定就業安全。要認真制定年度工作計劃、精心組織活動,深入開展典型宣傳,做好工作總結,有關進展情況及時報省教育廳。

省教育廳

2022年2月24日

來源:貴州教育釋出

往期精選

重磅!2022年中央一号檔案釋出

大陸啟動序貫加強免疫接種!哪些人可接種?

貴州将全面排查食用農産品違法添加金銀箔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