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東京奧運會男子4×100米決賽中,由唐興強、謝振業、蘇鹽田、吳志強組成的接力男子組跑出了37秒79,追平了全國紀錄,獲得第四名。
此外,日本隊在這場接力賽中失去了接力棒,結果顯示未完成的比賽(DNF)。
在女子4×100米接力決賽中,中國選手梁曉靜、熱爾曼·切斯、黃羅斯芬、魏永麗合力跑出42秒71,獲得第六名!這是奧運會上的最好成績(之前是第八名)。
個人實力不是頂級的,
聚在一起起飛,
告訴你為什麼中國接力隊進入決賽

在風吹天的世界田徑頂級男子直道賽場上,過去總很難找到中國運動員的身影,争奪獎牌的競争是一個夜晚。
即使是第一位亞洲短跑運動員,如蘇玉田,在東京奧運會男子100米半決賽中跑出了驚人的9秒83,這使得他自己很難站在奧運領獎台上。
個人做不到的,為什麼不用團隊的力量去做呢?
在男子4×100米接力預賽中,由蘇鹽田、謝振業、吳志強、唐星強組成的中國接力隊跑出37秒92秒,在小組中排名第二,順利晉級決賽。在晉級決賽的八支球隊中,僅次于強大的牙買加接力隊。
在東京奧運會上,中國男子接力隊的最終目标是登上領獎台,為中國田徑做出新的突破。
事實上,縱觀幾位中國運動員在100米道上的個人成績,隻有蘇鹽田的競争力足以穩定跑到不到10秒;謝振業雖然跑9秒97,但本賽季的個人最好成績隻有10秒15;
秘密到底在哪裡?
"我們的個人實力可能不如牙買加或加拿大那麼強大,但接力賽是一個團隊項目,我們的默契彌補了不足。正如解振業曾在接受采訪時所說,硬實力,中國的接力隊與牙買加、加拿大、美國等頂級球隊相比,但接力棒技術的迅速提升和默契彌補了實力上的差距。
"過去,我們的運動員在接力棒的交接上總是有點停滞不前,隻有通過訓練,我們才能加強和鞏固。從2014年底開始,隻要中國短跑隊員一起訓練,中國接力隊原教練袁國強每天都會安排接力練習,"即使每周有2到3次接力專項訓練,也要為我們培養默契。"
正是這個最重要的細節幫助中國接力隊在世界舞台上找到了一席之地。在2015年北京田徑世錦賽上,由莫有雪、謝振業、蘇鹽田、張培萌組成的中國接力隊在決賽中跑出了38秒01,獲得銀牌。這也是中國接力隊在世界大賽上獲得的第一枚獎牌。
"我們不僅獲得了銀牌,而且還實作了所有前輩的夢想。從今天開始,中國短跑将給世界帶來更多奇迹。"當時,蘇鹽田賽後興奮的宣言,正在一步步成為現實。
一年後的裡約奧運會上,中國接力隊曆史上首次進入決賽,以37秒90的成績獲得第五名,但在美國隊的犯規被取消後,中國隊升至第四名。值得一提的是,在那場比賽中,日本接力隊最終獲得了一枚銀牌,這也增加了中國接力隊站在奧運領獎台上的信心。
然而,随着張培萌的退役,中國接力隊也陷入了短暫的混亂期。最大的困惑是"2缺少2"。
除了蘇鹽田和謝振業這兩個絕對的主力,另外兩個候選人都無法修複,徐周正、莫有雪、其他、徐海、燕海海、唐星強......幾次嘗試,中國接力隊都未能将"最強四組"聚集在一起。
在等待新援崛起的同時,中國接力隊也在嘗試新的陣容和棍棒。在2019年多哈世錦賽上,中國接力隊在預賽中以37秒79的成績打破了全國紀錄,雖然決賽隻有第六名,但結果背後還是有希望的。因為這是中國接力隊近年來第一次嘗試嶄新的棍子,是以這幾年一直在第二或第三杠的謝振業和蘇鹽田,但一個頂在第一棍,一個鎮守最後一個棍子。
這樣的嘗試,似乎中國接力隊的被動選擇,但在這個過程中反複試驗,也讓隊員的默契和個人能力不斷提高。"就像日本接力隊一樣,每個成員都有能力從第一根棍子到第四根棍子拿着不同的棍子。這真的值得學習,因為很多比賽都很危險或受傷,如果每個人都能跑出不同的時間,這是一支非常強大的球隊。"
為了适應新的接力棒,接力隊四人組花了很多時間互相咨詢和學習。"我是最近兩個月才開始練習如何從棍子開始的,而且開始切也是一個很大的考驗,彎後如何加速度,我也問了吳志強很多。蘇承認,他花了很多精力掌握了第一根手法,還教了吳志強第三根技巧。
掌握不同杆的技能,讓中國接力隊的交接杆技術變得更加流暢,也在一定程度上縮短了硬實力的差距。在東京奧運會上,中國接力隊選擇跟随裡約奧運會的陣容,前三名是唐興強、謝振業和蘇鹽田,最後一名是吳志強,他們在多哈創造了全國紀錄。
"衆所周知,國内選拔賽是6月,球隊條件是奧運前六名,然後現在在場上的四個是裡面的前六名。蘇說,這個陣容形成中最重要的考慮因素是在短時間内形成足夠的默契。"因為沒有太多時間練習,這個陣容是最穩定的。
"接力賽的目标沒有改變,我希望能夠站在領獎台上,目标是打破全國紀錄。蘇先生正在加速實作他所宣稱的目标,他對中國接力賽的未來同樣充滿信心。"中國接力隊已經找到了未來的繼任者。現在年輕球員一直在努力,我們的接力賽也會有更高層次的成就。"
小時報記者易志剛
跑男采訪手寫
将"解振業"字樣輸入《錢江晚報》資訊檢索庫,共11頁,稿件208份,标志着我們多年來一直關注中國最強的跑步者之一。第一稿是在2010年10月,題目是"全省運動會挖出了一批'神童',包括剛剛在2010年新加坡青年奧運會上奪得200米冠軍的解振業,當時他還不到17歲。
那是記者第一次采訪謝振業,他不是完全開放的農村青年,來自紹興湖桐,瘦黑,也不想多說。但他随後憑借在賽道上的驚人表現吸引了業界的目光,以20秒92的成績完成比賽,不僅打破了浙江省200米紀錄,還将其送入了北京奧運會,進入了第二輪。
全省運動會用完的奧運成績,讓人不禁大放異彩。即使他不說話,你也不能看不起他。
兩年後,當這位小時記者前往倫敦報道2012年奧運會時,解振業首次參加奧運會,當時他19歲,但已經是第一個在中國跑200米的人。結果很安靜,200米第四小組賽以20秒69秒的成績獲得第七名,但未能進入下一輪。
那天另一個不被注意的原因是,男子200米團體排在110米跨欄的後面,正好趕上劉翔摔倒并告别奧運熱點。幾乎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劉翔身上,也許隻有我碰巧看到謝振業在運動員隧道裡退出。令人驚訝的是,他俯身在混合區的欄杆上,吐了近五分鐘。然後他拿了一瓶志願者遞過來的水,蹲在地闆上和我說話,據說是因為第一次比賽期間腹部痙攣。
謝振業首次參加奧運會,賽後嘔吐不止一次
比賽當天淩晨,不眠不休的謝振業在推特上寫道:"明天的比賽,尋求各種安慰。"他的緊張是看得出來的。
我問他:"你認為現在這個成就有什麼安慰嗎?"他紅着臉回答說:"這不是一個好成績,但我對自己的表現很滿意。"
奧運賽場上的第一步,隻有20秒就結束了。但解振業對奧運會的印象,不隻是聽這個鏡頭。
"我昨天在訓練中遇到了博爾特,"他談到這位長期的明星。
生活是快的,這些年謝振業一直在加速,2017年全運會成為100米和200米雙人飛人,世錦賽成為第一個踏上200米決賽軌道的中國選手,也作為接力隊員赢得了世錦賽100米接力銀牌。提到中國選手,謝振業和蘇鹽田是一對不折不扣的寶石明星。
裡約奧運會後,浙江體育職業技術學院田徑部曾到漳州參加一次公益活動,謝振業帶領老師兄妹來到一群中學生班。我又做了一次采訪。他一開口,就感受到了這些年來所經曆的變化。謝振業已經習慣了說話,但聲音不大、清晰,多次接受央視著名田徑記者,沒有繞着光環,網友吹噓他跑男的語言邏輯是最強、最一般的風格之一。
我記得提到日本接力隊在裡約熱内盧引進了歸化運動員來填補短闆,并在裡約熱内盧赢得了奧運會接力銀牌,并問他如何看待中國隊的陣容缺乏平衡。他用緩慢悠揚的語氣說了一句哲學的話:"因為我們永遠無法控制對手的發揮,是以隻有讓自己更強大,你看到美國和牙買加關心對手了嗎?""
我問他在國外比賽時,特别是當我遇到他的偶像博爾特時,他是否會主動與對手交談。這是為了回應他在當年倫敦奧運會上提到的願望。
但這次他毫不挑剔地回答,仿佛外事發言人:"我們确實在國外比賽中相遇,雖然他是我的偶像,但我的尊重僅限于他創造的偉大成就,他是一代傳奇,但我不會去追星。"
謝振業不着急說話,參加世界大賽很少打得亂七八糟,這與他的天性冷靜有關。
當時他是浙江大學的研究所學生,學術方向是運動心理學,應該用來學習。謝振業與記者交流,整個過程一直面帶微笑,但問題的答案很慢,每一個問題都經過仔細考慮,逐字逐句地非常嚴格。前幾天,我看到浙江大學的學生為他加油,隻知道小謝現在是2020級體育訓練專業博士生。
從微信朋友圈和震動聲音來看,謝振業也喜歡玩遊戲,愛自拍,懂時尚,嘗試格雷奶奶酷炫的發型,也經常和粉絲一起賣。
如果您想了解更多關于解振業的資訊,可以繼續關注我們的報道。記錄一個運動員的成長,也記錄中國體育的發展變化。
來源:錢江晚報小時記者楊志剛 楊毅 部分圖檔來自浙江日報記者王建龍/來自東京,Observer.com
專欄編輯:顧萬權 文字編輯:宋輝 标題:新華社 照片編輯:曹麗源
來源:作者:錢江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