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56年前,她因為無法遭受打擊選擇自殺,成為鐘南山一生難忘的悲痛

作者:曆史留下的軌迹

十幾年前的“非典”讓中國人熟知了一個名字——鐘南山,到了2020年,國家再一次受到疫情困擾時,仍舊是鐘南山站了出來。

就像網友說的那樣,看到鐘爺爺在,我們就有了底氣,鐘爺爺說會戰勝新冠,我們就一定會勝利!能得到全國人民的認可,這是鐘院士靠着自己的努力和專業知識做出來的。

01

鐘爺爺是廈門人,他出生在一個醫院世家,父母都是醫學翹楚。父親鐘世藩是兒科專家,母親廖月琴是護理行業的開拓者以及營養學專家。

與出身貧寒的丈夫不同,廖月琴是廈門著名的大家閨秀,她的曾祖父廖宗文當年來到廈門後創立了自己的事業,他有4個兒子,廖月琴的父親廖超熙是三公子廖天賜之子,廖天賜受父親影響也頗有經商頭腦,在鼓浪嶼開了一家藥房。

56年前,她因為無法遭受打擊選擇自殺,成為鐘南山一生難忘的悲痛

廖月琴是父親的二女兒,出生在這樣的家庭,從小她接受的都是最好的教育,但也許是受家裡開辦藥房的影響,讓廖月琴對醫學很感興趣,她在念完中學後,報考了協和醫學院的護理專業。

相信現在還有很多人對于護理專業有着偏見,覺得護理就是伺候病人的。廖月琴這樣一位大家小姐,怎麼能做伺候人的工作呢?

不過就算家人反對,也無法改變她的想法。護理專業不僅是她的興趣所在,還帶給她相伴一生的摯愛。

56年前,她因為無法遭受打擊選擇自殺,成為鐘南山一生難忘的悲痛

在念書期間,廖月琴認識了一個名叫鐘世藩的小夥子。雖然對方足足大了自己10歲,還一貧如洗,不過廖月琴卻被他的才華和人品所傾倒,下定決心非他不嫁。

02

廖月琴的父母快要被這個倔強的女兒氣死了,從小培養她花了多少的心血,可偏偏生了這麼一副倔脾氣,先是不管不顧地要去學護理伺候人,現在又要嫁給一個窮小子。

廖月琴離父母給她規劃的道路越走越遠,但一直接受新式教育的她則認為,婚姻就是兩個人的事,她很反感所謂的門當戶對,向父母表明了自己的想法。

56年前,她因為無法遭受打擊選擇自殺,成為鐘南山一生難忘的悲痛

父母覺得女兒之是以這麼想,就是因為從小生活得太好,沒有吃過苦,是以就斷掉了對她所有的經濟支援。他們沒想到的是,廖月琴後面不管日子過得有多苦,都不打算向家裡低頭。

1936年,廖月琴生下了她和丈夫的第一個孩子,為了紀念孩子是在南京出生的,她給兒子取名為鐘南山,取鐘山(紫金山)之南的寓意。

56年前,她因為無法遭受打擊選擇自殺,成為鐘南山一生難忘的悲痛

抗戰爆發後,一家人避難到了貴州。到了貴陽之後,丈夫在中央醫院擔任院長兼兒科主任,工作非常忙碌,幾乎連回家的時間都沒有,是以家裡的大事小情包括孩子的教育問題都落到了廖月琴的肩上。

03

從小就受到良好教育的她,非常清楚教育的重要性,是以在孩子們的教育方面,她管得很嚴,而她對醫學的熱愛以及對工作的負責,都在潛移默化中影響着孩子們。

鐘南山小時候成績不好,總逃學,甚至還留過兩次級,但在母親的鼓勵下,他終于建立起信心,并由此一步步地走上了學霸的道路。鐘南山曾經感歎說沒有母親,就沒有今天的自己。

56年前,她因為無法遭受打擊選擇自殺,成為鐘南山一生難忘的悲痛

新中國成立後,廖月琴被任命為中山大學惡性良性腫瘤醫院的副院長,當時對于惡性良性腫瘤她可以說是一無所知,她覺得自己要做副院長沒有專業知識怎麼行,于是年過半百的廖月琴開始上夜校進修,這些鐘南山都看在眼裡記在心上。

但讓他最難過的是,一生要強的母親最終因為受不了沖擊,在1966年,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56年前,她因為無法遭受打擊選擇自殺,成為鐘南山一生難忘的悲痛

每每回憶母親,鐘南山都覺得很心痛,母親去世得太早,還有很多心願沒有完成,而她的人格魅力也讓鐘南山決心以母親為榜樣,用善良真誠的心去對待每一位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