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且行且珍惜——珍惜和利用好北京冬奧會的大好開局(下)

作者:邱招義
且行且珍惜——珍惜和利用好北京冬奧會的大好開局(下)
且行且珍惜——珍惜和利用好北京冬奧會的大好開局(下)

邱招義:3、“冰強雪壯”依然還在奮發的路上

大家好,我是北京體育大學博士生導師、教授 邱招義

冬奧會曆來都是“雪重冰輕”、“得雪上、得天下”的格局,中國喜迎“冰強雪壯”開門紅,本屆冬奧會雖然改變了中國“冰強雪弱”的局面,但是作為“後發國家”中國雪上項目我們依然還在探索、奮發的路上。

一、高山滑雪

簡單盤點大陸高山滑雪隊在北京冬奧會成績:男、女超級大回轉,男、女滑降,男、女回轉,男、女大回轉,男、女全能,混合團體共11個單項。中國隊獲得2男2女共4個參賽名額,創造了中國隊高山滑雪項目冬奧會參賽曆史上獲名額數量最多的紀錄。男子全能、男子滑降、男子超級大回轉、女子全能、女子滑降、混合團體等多個項目首次參賽(男子全能張洋銘、徐銘甫順利完賽,最終排名第16位和第17位;男子滑降徐銘甫排名第36位,實作中國選手首次在冬奧會男子滑降比賽中完賽;男子超級大回轉張洋銘第33位順利完賽;女子全能孔凡影位列第15名;女子滑降孔凡影排名第31位;混合團體由張洋銘、徐銘甫、孔凡影、倪悅名組成的中國隊第15名,止步1/8決賽),除此以外,大陸運動員重新整理中國隊多個項目的參賽紀錄(男子大回轉徐銘甫和張洋銘分列第33、36名,2006都靈李光旭第40名;女子超級大回轉倪悅名和孔凡影分列第40位、第41位,1992阿爾貝維爾劉亞麗第45名;女子回轉中國選手孔凡影位列第15名,1980普萊西德湖王桂珍第18名;女子大回轉中國選手孔凡影、倪悅名分列第40和44名,1992阿爾貝維爾李雪芹第35名;男子回轉張洋銘和徐銘甫未能完賽,1984薩拉熱窩吳德強第29名)。

中國高山滑雪隊冬奧會成績情況
小項 北京冬奧會 曆史最好成績 成績變化
男子滑降 第36名 2022首秀
男子超級大回轉 第33名
男子大回轉 2006都靈第40名 +
男子回轉 未能完賽 1984薩拉熱窩第29名 -
男子全能 第16名
女子滑降 第31名
女子超級大回轉 第40名 1992阿爾貝維爾第45名
女子大回轉 1992阿爾貝維爾第35名
女子回轉 第15名 1980普萊西德湖第18名
女子全能
混合團體

雖然實作參賽、完賽曆史性突破,但中國高山滑雪選手後面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因為他們和國外頂尖選手之間還存在巨大差距。

二、越野滑雪

簡單盤點我越野滑雪隊在北京冬奧會成績:所有男、女個人共8個單項,除了男子15km、男子雙追逐、男子個人短距離成績,(男子15km本屆最好名次是老隊員尚金财的第41名,2006都靈第49名;男子雙追逐劉榮勝第38位,2006都靈第50名;男子個人短距離挺進1/4決賽,2010溫哥華第21名)略好于往屆外,其餘5個單項都遜色于該項目冬奧史上最佳戰績;在男、女4人接力及2人團體短距離共4個小項名次略好于冬奧曆史最佳名次(本屆成績:女子4x 5km接力第10名,1984冬奧會第12名;男子4x10km接力第13名,2006都靈第15名;在男、女團體短距離項目,女子是由老隊員李鑫\池春雪組合獲第11名,2006都靈第13名,男子是由老隊員王強\尚金财組合獲第13名,2006都靈第19名),

中國越野滑雪隊冬奧會成績情況
男子雙追逐 第38名 2006都靈第50名
男子個人短距離 止步1/4決賽 2010溫哥華第21名
男子15公裡 第41名 2006都靈第49名
男子4×10公裡接力 第13名 2006都靈第15名
男子團體短距離 2006都靈第19名
男子50公裡集體出發
女子雙追逐
女子個人短距離
女子10公裡
女子4×5公裡接力 第10名 1984薩拉熱窩第12名
女子團體短距離 第11名 2006都靈第13名
女子30公裡集體出發 2014索契第22名

可見本屆冬奧會中國越野滑雪距離實作“登上領獎台”目标還很遙遠,也沒有實作闖入前八名的曆史性突破,依然靠着平均年齡近30歲的四名老隊員苦苦支撐着本屆冬奧會越野滑雪項目的門面。

三、北歐兩項

簡單盤點大陸北歐兩項隊在北京冬奧會成績:男子個人标準台+10公裡越野滑雪,男子個人大跳台+10公裡越野滑雪,男子團體大跳台+4×5公裡接力共3個單項。男子個人标準台+10公裡越野滑雪比賽,趙嘉文最終排名第43名,這是中國選手首次登上冬奧會北歐兩項比賽的舞台。男子個人大跳台+10公裡越野滑雪比賽趙嘉文排名第47位。

中國北歐兩項隊冬奧會成績情況
男子個人标準台+10公裡越野滑雪 第43名
男子個人大跳台+10公裡越野滑雪 第47名
男子團體大跳台+4*5公裡越野滑雪 未獲參賽資格 從未參賽

中國隊未獲得男子團體大跳台+4×5公裡接力參賽資格。雖然趙嘉文的成績依然處在靠後的位置,但北歐兩項是中國發展起步較晚的項目,趙嘉文更是首個站在這個項目奧運舞台上的中國選手,出賽就是成功。

四、跳台滑雪

簡單盤點大陸跳台滑雪隊在北京冬奧會成績:男、女個人标準台,男子個人大跳台,男子團體大跳台,混合團體共5個單項,可以說北京冬奧會跳台滑雪比賽對中國隊是一場“迎新會”。中國隊均獲得參賽資格(女子個人标準台彭清玥和董冰分列第38位和第31位無緣決賽,2018平昌常馨月第20名;男子個人标準台宋祺武第53名,2006都靈李洋第44名;男子個人大跳台宋祺武第55名,2006都靈田占東第53名;男子團體大跳台周潇洋/甄炜傑/呂依新/宋祺武排名第11位未進入決賽,2006都靈李洋/田占東/楊光/王建勳第16名;混合團體首次參賽,董冰/宋祺武/彭清玥/趙嘉文位列第10名)。

中國跳台滑雪隊冬奧會成績情況
男子個人标準台 第53名 2006都靈第44名
男子個人大跳台 第55名 2006都靈第53名
男子團體 2006都靈第16名
女子個人标準台 2018平昌第20名

本屆冬奧會跳台滑雪比賽,大陸運動健兒雖然未能收獲好的名次,但能夠參加這個“勇敢者的遊戲”,本身就是一種成長和進步。

五、冬季兩項

簡單盤點大陸冬季兩項隊在北京冬奧會成績:中國隊參與了11個小項中10個小項的比賽,實作突破(男子10公裡短距離程方明第32名,2006都靈張成烨第17名;男子20公裡個人賽程方明獲得第69名,2010溫哥華張成烨第19名;男子12.5公裡追逐賽程方明第22名,2006都靈張成烨第34名;男子15公裡集體出發首次參賽,程方明位列第30名;男子接力程方明/闫星元/朱朕宇/張春雨第16名,1992阿爾貝維爾唐國梁/宋文斌/譚洪斌/王偉義第14名;女子7.5公裡短距離唐佳琳第35名,1998長野于淑梅第5名;女子15公裡個人賽褚源蒙第35名,1998長野于淑梅第9名;女子10公裡追逐賽唐佳琳獲第53名,2006都靈劉顯英第9名;女子12.5公裡集體出發未獲參賽資格,2006都靈劉顯英第7名;女子接力唐佳琳/褚源蒙/丁雨歡/孟繁棋獲第12名,1998于淑梅/孫日波/劉金鳳/劉顯英第7名;混合接力首次參賽,孟繁棋/褚源蒙/闫星元/程方明獲得第15名)。

中國冬季兩項隊冬奧會成績情況
男子10公裡短距離 第32名 2006都靈第17名
男子20公裡個人 第69名
男子12.5公裡追逐 第22名 2006都靈第34名
男子15公裡集體出發 第30名
男子4×7.5公裡接力 1992阿爾貝維爾第14名
女子7.5公裡短距離 第35名 1998長野第5名
女子15公裡個人 1998長野第9名
女子10公裡追逐 2006都靈第9名
女子12.5公裡集體出發 2006都靈第7名
女子4×6公裡接力 第12名 1998長野第7名
4×6公裡混合接力(男子+女子)

相比平昌冬奧會隻有兩名女隊員參賽,中國冬季兩項運動進步明顯。這次冬奧會中國隊獲得了4男4女的參賽資格,這是時隔30年後,中國隊在該項目上再次獲得8個席位。

六、雪車

簡單盤點大陸雪車隊在北京冬奧會成績:該項目所有男、女共4個單項,中國隊雪車各項目成績均取得新突破(男子雙人雪車孫楷智/吳青澤第14名,2018平昌李純鍵/王思棟第26名;男子四人雪車孫楷智/吳青澤/吳志濤/甄恒第16名,2018平昌邵奕俊/王思棟/李純鍵/史昊第26名;女子單人雪車、女子雙人雪車均為2022首秀,女子單人雪車懷明明獲得第6名,應清排名第9名,女子雙人雪車懷明明/王璇,應清/杜佳妮分列第11名和第14名)。女子項目的首次亮相讓人看到我們抓住該項目為“突破口”,帶動雪車項目整體水準提升的新希望。

中國雪車隊冬奧會成績情況
男子雙人 第14名 2018平昌第26名
女子雙人
女子單人 第6名
四人雪車

七、鋼架雪車

簡單盤點大陸鋼架雪車隊在北京冬奧會成績:男子鋼架雪車闫文港實作曆史突破取得第3名,獲得中國冬奧會曆史上首枚雪車雪橇項目獎牌,另一中國選手殷正獲得第5名(2018平昌耿文強第13名)。女子鋼架雪車首次參賽,趙丹排名第9位,黎禹汐排名第14位。闫文港這塊寶貴的銅牌,是突破,是提升,更是無限的發展前景。

中國鋼架雪車隊冬奧會成績情況
男子鋼架雪車 銅牌 2018平昌第13名
女子鋼架雪車 第9名

八、雪橇

簡單盤點大陸雪橇隊在北京冬奧會成績:中國雪橇隊首次參加冬奧會就獲得全項目參賽資格,并在全部4個小項上完賽,獲得了有效成績(男子單人雪橇範铎耀第24名,女子單人雪橇王沛宣第29名,雙人雪橇黃葉波/彭俊越第17名,雪橇團體接力範铎耀、王沛宣、黃葉波、彭俊越第12名)。這支2015年才成立的年輕隊伍,通過本屆大賽的錘煉收獲了比賽經驗。他們将以北京冬奧會為起點,向德國等雪橇強國取經,将目标瞄準2026米蘭冬奧會。

中國雪橇隊冬奧會成績情況
男子單人 第24名
第29名
團體接力
雙人雪橇 第17名

盤點以北歐挪威為首的冰雪強國,統治的是“穿林海過雪原”這樣磨煉意志的越野滑雪為主的傳統滑雪運動項目。以歐洲阿爾卑斯區域:德國、瑞士、奧地利等國家為主,統治的是“立陡懸崖”、“速度與激情”式的雪車、雪橇、高山滑雪為主的現代滑雪運動項目。評價本屆冬奧會這些雪上項目,我們用得最多的詞不是“參賽資格”、“參賽”、“出賽”、“完賽”,就是“突破”、“創造曆史”。但對于幾代冰雪人和國人的心願來講,應為中華民族偉大複興中的祖國吹響新時代最嘹亮的号角。

向常年戰鬥在冰雪一線的同仁們緻敬!

“冰強雪壯”依然還在奮發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