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感謝金愛民館長贈書《蘭陵漢畫像石》和《蘭陵文物》

作者:竹蕉茶墨之恣園

感謝金愛民館長贈書《蘭陵漢畫像石》和《蘭陵文物》

文|子孟

年前去趙鳳硯老師的工作室,見到一本《蘭陵漢畫像石》。趙老師說,此書不錯,尤其是其中的幾幅碑拓。

翻看了下,其中有《元嘉元年帖》,我眼前一亮,頓時發生了濃厚的興趣。

了解情況得知,碑石現藏省博物館,很可惜,蘭陵的出土文物不能存在蘭陵,而且現在想去拓片都不容易。

感謝金愛民館長贈書《蘭陵漢畫像石》和《蘭陵文物》

網搜此書,買不到,幾經打聽,得知蘭陵縣博物館館長金愛民有此書,他就是本書的編者。于是和金館長聯系,他十分熱情,慷慨允諾贈書,包括剛出版的《蘭陵文物》。

年後終于有了機會見面,拿到了金館長的贈書,萬分欣喜,萬分感謝。

愛不釋手,拍圖欣賞,拒不外借!

感謝金愛民館長贈書《蘭陵漢畫像石》和《蘭陵文物》
感謝金愛民館長贈書《蘭陵漢畫像石》和《蘭陵文物》
感謝金愛民館長贈書《蘭陵漢畫像石》和《蘭陵文物》
感謝金愛民館長贈書《蘭陵漢畫像石》和《蘭陵文物》
感謝金愛民館長贈書《蘭陵漢畫像石》和《蘭陵文物》
感謝金愛民館長贈書《蘭陵漢畫像石》和《蘭陵文物》
感謝金愛民館長贈書《蘭陵漢畫像石》和《蘭陵文物》
感謝金愛民館長贈書《蘭陵漢畫像石》和《蘭陵文物》
感謝金愛民館長贈書《蘭陵漢畫像石》和《蘭陵文物》
感謝金愛民館長贈書《蘭陵漢畫像石》和《蘭陵文物》
感謝金愛民館長贈書《蘭陵漢畫像石》和《蘭陵文物》
感謝金愛民館長贈書《蘭陵漢畫像石》和《蘭陵文物》
感謝金愛民館長贈書《蘭陵漢畫像石》和《蘭陵文物》

留言

轉發

掃碼關注

沂州風物

講述沂蒙故事

研究沂蒙文化

展現沂蒙風采

不求高深,但求有趣

不求廣博,但求獨特

另外,沂南也出過一本畫像圖冊:

山東是儲存和出土漢畫像石最多的地區之一,其中沂南北寨漢墓畫像石以建築宏偉、雕刻精美、内容豐富享譽國内外。

沂南北寨畫像石墓,位于山東省沂南縣署界湖鎮北寨村,一九四七年因群衆取土發現,一九五四年三月發掘,随即原地封存,一九九四年重新發掘并對外開放。該墓墓室結構複雜、嚴謹,由前、中、後三個主室和四個側室及一個束後側室組成,占地面積八十八點二平方米,共享石材二百八十塊,其中畫像石四十二塊。畫像主要内容有:漢胡交戰圖、上計圖、大雠圖、出行圖、糧倉庖廚圖、樂舞百戲圖、異獸圖、曆史故事等。畫像雕刻細膩,技法多樣,氣魄雄渾,線條流暢,是漢畫像石藝術發展到興盛時期具有代表性的佳作,是集建築、繪畫、雕刻于一體的傑出作品。

沂南北寨漢墓畫像石内容豐富,題材廣泛,從各個不同的角度反映了漢代的社會生活、風土人情、典章制度、宗教信仰等,不僅是精美的古代石刻藝術品,也是研究漢代政治、經濟、文化的重要實物資料。

為滿足廣大專業工作者和愛好者研究、欣賞沂南北寨漢墓畫像石的需要,我們特編此書。所收錄畫像是從該墓出土的七十三幅畫像中精選出來的,畫像原大,宣紙影印,相信會給大家提供有益的幫助。

山東沂南北寨漢墓自出土以來就引起了國内外學者的關注,畫像石題材是作者在認識社會生活和進行創作的過程中,按照一定的創作目的對素材進行選擇、提煉、加工和改造,在作品中具有描繪并展現一定主題思想的生活現象。”沂南北寨漢墓所表現的題材豐富,大緻可分三類:現實生活、曆史傳說故事以及神仙祥瑞主題。“事死如生”是漢代厚葬禮俗的主要思想,是以漢墓畫像石大都描繪死者生前的生活景象。沂南漢墓墓室中的現實生活場景,一方面表現墓主人對人世的留戀,另一方面也有對墓主人生前功業的頌揚。沂南漢墓畫像石中表現墓主人現實生活的有戰争、樂舞百戲、迎賓、吊唁、收租、庖廚等。其中,描繪戰争場面的胡漢戰争圖就被雕刻在墓室門楣這個顯要位置上。門榍空間狹長,工匠們巧妙地把紛繁的戰争場面安排在了一列長橋上,雄壯威武的漢軍與暴烈不馴的匈奴兵形成了鮮明對比。

墓主人的莊園生活也被描繪得豐富多彩。其中以沂南漢墓畫像石中“樂舞百戲圖”最為精彩。《鹽鐵論·散不足篇》載:“今富者鐘鼓王樂,歌兒數曹,中者鳴竽調琴,鄭舞趙讴。”又《漢書·張禹傳》載:“優人管弦,铿锵極樂,昏夜乃罷。”沂南漢墓畫像石就在有限的篇幅中描繪了熱鬧非凡的百戲圖卷:七盤舞中舞者身姿矯健,動作優美;頂竿戲中身體健碩的頂竿人與小巧的伎人;“魚龍曼衍之戲”等諸般雜技。

在漢代畫像石中,已有不少刻繪孝子的畫面,有的具體人物和故事内容仍為今天的人們所熟悉。

感謝金愛民館長贈書《蘭陵漢畫像石》和《蘭陵文物》

圖一 山東嘉祥武梁祠前石室邢渠哺父圖畫像石

圖1為山東嘉祥武梁祠前石室畫像邢渠哺父圖。邢渠哺父故事,見于蕭廣濟《孝子傳》:“邢渠失母,與父仲居。性至孝,貧無子。傭(做工)以給(供養)父。父老齒落,不能食,渠常自哺之,專專然代其喘息;仲遂康休,齒落更生,百餘歲乃卒也。”《太平禦覽》卷四一一曾記載:邢渠失母,與仲父居,性至孝,貧無子,傭以給父。父老齒落不能食,渠常自噴之,專專然,仲遂康體,齒落更生,百餘歲乃卒。

此圖并不複雜,主要是畫邢渠跪着為父親喂食,後面的婦女可能是邢渠的妻子。三人的動作與互動關系,安排得緊湊而自然,表現出一種親情的溫暖。

感謝金愛民館長贈書《蘭陵漢畫像石》和《蘭陵文物》

圖二 武梁祠中的邢渠哺父圖

圖2也是武梁祠中的邢渠哺父圖,畫面内容較為豐富,邢渠跪在父親的左邊,父親坐在榻上,邢渠一手拿着筷子,一手扶着父親,似乎正要給父親飯吃。

從這幅圖我們可以看到邢渠對其父的孝心和無微不至的照顧。邢渠是漢代孝子畫像中出現次數最多的孝子,畫像内容主要表現哺父這一情節。

感謝金愛民館長贈書《蘭陵漢畫像石》和《蘭陵文物》

圖三 武氏祠左右石室的邢渠孝行圖

武氏祠左右石室也有邢渠孝行圖(圖3),與武梁祠不同的是,邢渠的頭和嘴偏向父親,似乎要喂飯給父親,父親由于牙齒掉落,不能吃飯,邢渠就嚼了之後給父親吃,就更加展現邢渠的孝心了。

由于故事細節流傳的不同和畫工在畫的時候的自由發揮,各個邢渠哺父的畫像存在差别,但“孝”的中心思想是鮮明突出的。

感謝金愛民館長贈書《蘭陵漢畫像石》和《蘭陵文物》

圖四 牛郎挑着兒女追趕織女的情景

圖5為四川渠縣蒲家灣董永孝親圖。董永孝親的故事,是現代人都熟悉的。但其主要情節,即現代流傳的“賣身葬父”,與“織女婚配”,在漢代劉向的《孝子傳》和晉代幹寶的《搜神記》中已見雛形,有所描述,可是在漢化像石中表現較少,如圖4表現的即是牛郎挑着兒女追趕織女的情景,而漢畫像石所刻的多是董永侍奉父親的情節,如圖5。

四川渠縣石阙畫像中的董永,正在田間勞作,間歇時回頭來照顧父親。其父在樹下,坐在一架簡單的獨輪車上,似乎由董永幫助做什什麼事,書上挂着水壺和吃的食物,俨然是衣服農村生活的小景。

感謝金愛民館長贈書《蘭陵漢畫像石》和《蘭陵文物》

圖五 四川渠縣蒲家灣董永孝親圖

武梁祠中董永故事的畫像最為典型。如圖6畫的右邊有一棵小樹,樹下一部獨輪車,車上有個水罐,應該是董永為父親盛水用的,一個老人坐在獨輪車前,左手握着手杖,右手向前伸,似乎在與董永交談。

老人的右上方是榜題“董父”兩個字。畫面的右邊是董永,董永手握着農具,回頭看父親,似乎在問父親是否饑渴,左上方刻“董永千乘人也”。這樣一幅簡單的畫面,把董永“肆力田畝,鹿車載自随”這種對父親的關心與孝敬生動地表現了出來,并通過董永回頭與父親交談這一細節刻畫,更加深刻地刻畫了董永對父親的關心。

圖7為四川成都曾家包東漢墓出土的天府殷實圖,主要表現家居和農業生産。首先進入眼簾的是畫面的上方,在半圓形外廓之内,畫了兩隻羊和一株禾苗。它所表現的主要不是一般的養殖和種植,而是以羊代替“祥”,隐喻雙吉祥之意,包括禾苗象征嘉禾,是當時的谶緯符瑞之一。在漢代人的觀念中,這是一種吉祥的瑞應,并非日常套話。

上右角是一座庑殿式雙層樓房,上有回廊,樓上有兩人在交談,其中倚欄側坐者可能就是這座莊園的主人。樓下的門半開着,女侍露出半身向外觀望。左側是上有通氣的倉房,一人從中走出來,端着一個器物,可能是盛的糧食。他的對面,在挺直的棕榈樹下坐着一位手持鸠杖的老人。這是把贍養老人放在首位。在兩座建築之前,除了一座吊腳樓之外,便是廣闊的田地和池塘。一塊一塊的旱田和水田種着莊稼。有人在踩碓舂米,有人在鋤地。水塘中荷花盛開,一條小船空空地漂在水上,隻有船槳無目的地擺動,驚動了水中的魚兒。

感謝金愛民館長贈書《蘭陵漢畫像石》和《蘭陵文物》

圖六 武梁祠中董永故事的畫像

大陸古代有尊敬老人的傳統,并形成國家的制度,至漢代又有授玉杖(鸠杖)的禮儀。《後漢書·禮儀志中》:“仲秋之月,縣道皆案戶此民。年始七十者,授之玉杖,哺之糜粥,八十、九十,禮有加賜。玉杖,長九尺,端以鸠鳥為飾。鸠者不噎之鳥也,欲老人不噎。”

漢代的鸠杖之制還有一個故事,是與漢高祖有關的。把手杖的頭做成斑鸠鳥的形狀,漢代學者應劭在《風俗通義》中提供了一種解釋:傳說劉邦和項羽打仗,劉邦被打敗了,項羽緊追不舍,在萬分緊急的情況下,劉邦躲藏在灌木叢中。當時正好有一隻斑鸠鳥落在樹上,而且不斷地鳴叫。項羽的追兵趕到,理所當然地認為樹下無人,否則斑鸠鳥不會自由自在地鳴叫。由于有了斑鸠的掩護,劉邦終于脫了險。等到劉邦當了皇帝,為了紀念這隻不同尋常的鳥,是以做了鸠杖用來幫助行走不便的老人。不過這種說法并不可信,因為根據出土的文物,早在漢代以前就有鸠杖了。

感謝金愛民館長贈書《蘭陵漢畫像石》和《蘭陵文物》

圖七 四川成都曾家包東漢墓出土的天府殷實圖

從漢畫像石的這幾幅畫面,就真實地反映了漢代孝道的面貌。在曆史的長河中,孝之是以成為中國文化的核心, 就在于孝是中國文化精神(民族精神)——人文主義的思想淵源,孝道具有人民性與封建性、精華與糟粕、曆史性和繼承性的兩重性,其曆史作用也表現出積極與消極的兩面性,據此我們對孝文化必須采取一種批判繼承的正确态度。這也是我們研究漢代孝文化的初心。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