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他是第二野戰軍的三号人物,一生謙虛低調,不許二野挂自己照片

導語:曾有過不少的革命将領為了我們如今的幸福生活,浴血奮戰。從抗日戰争再到解放戰争,在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大大小小的戰争無數。曾有多少的革命先烈英勇奮戰,他們勤懇一生,也謙虛低調了一生。今天我們就讓我們走近這樣的一位革命将領——張際春!

提起二野,我們更常稱呼它為劉鄧。就連毛主席在釋出軍政要文時,文中提起二野都是用劉鄧來代替的。二野其實就是劉鄧大軍的别稱,主要軍官就是劉伯承和鄧小平,不過由于這二人的軍中聲望過大,我們也習慣性地稱呼這支軍隊為劉鄧。

他是第二野戰軍的三号人物,一生謙虛低調,不許二野挂自己照片

不過二野軍中還有一位得力将領,那就是張際春。不過張際春并未在1955年接受授銜,這才顯得名氣沒那麼大。今天就讓我們走進這位革命将領張際春,去聽聽他的故事。

1900年,張際春出生于湖南。那時的張家并不是什麼富庶家庭,隻稱得上是一個書香之家。在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各種改革動亂的思想紛紛出世。小小年紀的張際春從小熱愛讀書,學習刻苦。在家中父母的教導下,小張際春逐漸明白局勢的動蕩,也明白了學習的重要性。在他6歲的時候,就已經進入了附近的私塾學習國文。

1920年,張際春憑借着優異的學習成績考入湖南省立師範學校。對家中人而言,這是個驚人的喜訊。不過在張際春看來并不是,他在讀書的時候就已經接受了新思想,成為了一名新青年。他的心中有着報國的夢想,如今的學業讓他覺得是一種負擔,再加上家中窮苦,張際春毅然決定辍學。

辍學後的張際春參加了不少群衆運動,思想也得到了擴充。不久後,張際春正式加入了中國共産黨,開始為黨的革命事業做出貢獻。那是1926年,一個思想活躍的年代。有着許多像張際春這樣的青年學生,為祖國的未來奔走相告。

他是第二野戰軍的三号人物,一生謙虛低調,不許二野挂自己照片

當時,組織将人員發展的重心放到思想進步的學生身上,成績原本就優異的張際春得到了組織的青睐,他被派往當地的師範學院,負責開展學生工作,發展及動員學生。這對張際春而言是一種莫大的欣慰,他不僅可以發揮自己的所長,還能圓了自己的大學夢。

在解放戰争時期,他擔任了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野戰軍副政治委員兼政治部主任,協助指揮部隊。有一次張際春去重慶市委辦事,結果哨兵是新來的并不認識他。可見,張際春在軍中并不樹立什麼威信,正如他所說,是個小小的通訊員。

張際春的确不喜歡别人拿自己的照片當展覽,這在二野後來組織的一次展覽中就能看出來。二野為了記錄幾位将領的主要功績,供世人瞻仰注目。便拿出了鄧小平、劉伯承等主要将領的照片擺出來,這其中當然也有張際春。不過張際春一看這次展覽,就立馬下令撤去自己的照片。張老生氣地說道

“一個廟裡能有幾座神可以擺出來呀,何況我也隻是一個小通訊員,萬不可将我的照片也擺出來了,快撤去吧!”

他是第二野戰軍的三号人物,一生謙虛低調,不許二野挂自己照片

在張際春的幾番堅持與下令後,負責這次展覽的工作員也不得不聽令,即刻撤去了張老的照片。

1968年,張際春因病去世。毫無疑問,張際春是偉大的革命先驅,是我黨我軍優秀的政工幹部。這位老首長一生低調,從不因為自己的私事随意麻煩别人,平易近人的老首長一生為百姓做了許多事,他的功勳是無法用簡單的語言描述清楚的。

他的工作開展得都非常好,後來中央還将他調往北京出任宣傳部長,給予了他充分的認可。張際春低調做人,内斂内省的高尚品質叫人贊歎。對于自己沒能評銜張際春呵呵一笑,肩上多幾顆星少幾顆星又該如何,照樣還能幹革命。

他是第二野戰軍的三号人物,一生謙虛低調,不許二野挂自己照片

常憶前輩苦,莫忘先人德。勤懇一生的張際春平淡地度過了晚年,關于他的功績、他的品德,無論哪一樣都值得現今的我們去思憶。其實人的一生很是短暫,能夠給後人留下精神财富才能夠獲得永生。我們從張際春的身上就看到這樣珍貴的東西,這才是偉大的精神财富,值得代代相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