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三胎政策落地 嬰童消費加速下沉低線城市

作者:中國經營報

本報記者 黨鵬 成都報道

“終于送孩子上幼稚園了。”在開學之際,家住成都城南的張先生告訴《中國經營報》記者,此前孩子一直由她媽媽帶着上早教班,每年2萬元左右的開支。即使現在上幼稚園了,孩子媽媽仍忙着咨詢3~6歲的其他早教班,倆人意見不一緻。

這也給了早教類企業新的機會。記者注意到,從春節放假前1月28日最後一個交易日開始,包括美吉姆、孩子王、愛嬰室、高樂股份、威創股份等多個涉及嬰童概念的股票就開始活躍,個别股票在春節後的交易日裡出現多個漲停闆。2月24日,受大盤走勢影響,雖然嬰童概念股呈現下挫态勢,但對于線下嬰童消費的更新和市場擴容,行業人士告訴記者仍表示樂觀。

“主要還是受三胎政策落地的影響,尤其是一些地方政府和企業紛紛釋出各種鼓勵生育的政策,是以資本市場呈現出活躍的态勢。”長期關注嬰童消費市場的多鲸資本創始合夥人葛文偉告訴記者,因為受政策影響,K12發展受限,0~6歲的嬰幼一體化正帶來新的場景、新的動能,在全面更新的同時也加速向三四線為主的低線城市下沉,并成為統一的大市場。

洗牌之後的新機會

“我們門店現在登記的嬰童大概有500多人,這和其他門店相比人數算少的了。”一家早教連鎖品牌的門店負責人催促記者,近來咨詢的家長非常多,希望盡快報名。

據介紹,該早教中心的主要對象是0~3歲兒童,開設的有歡動課、音樂課、藝術課等,一般都是購卡儲值,在此刷卡消費,單個課程每次費用大概在200元左右。

但上述張先生的夫妻希望給自己3歲女兒選擇新的早教課程,主要集中在英語和一些如實體小實驗這一類的益智課程,是以最近仍在家附近的各大商業綜合體咨詢。

對于做商場招商工作的房地産咨詢顧問公司負責人馬林來說,早教中心現在正是商場招商的重點項目,因為其線下體驗的獨特性,可以為商場帶來人流,帶來消費,而且連鎖品牌使用的商鋪面積大。“主要是在這兩年,早教中心已經洗牌了,現在生存下來的企業才有機會。”

記者注意到,近兩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各地多有早教中心關閉的消息傳出。但是随着此輪洗牌的結束,尤其是K12教育受限,已經為早教行業帶來了新的機會。

“雖然現在社會上生三胎的意願尚未明顯展現出來,但是政策具有先導性。”葛文偉表示,由此産生了兩個動力:一方面雖然目前鼓勵生育的政策是散狀的,但會很快帶動各地政府和企業等出台一系列體系化的鼓勵政策;另一方面雖然新生兒相對較少,但從本質上卻推動兒童服裝、服飾、玩具、早教、兒童娛樂中心等實作全面的更新,而且受到家長的重視,客單價會持續走高。

就此,在廣州做親子裝品牌的莊先生表示,雖然目前二三胎的出生率并不高,但由此帶來的機會還是很多,尤其是服裝行業近兩年也在經曆洗牌。“不像運動服裝賽道由幾個巨頭占據市場大份額的情景,嬰童賽道還有各種機會,尤其親子裝前景看好。”莊先生表示,目前他正在籌劃親子生活館的品牌VI設計,主要集中親子裝、嬰童玩具等,更強調線下的體驗和互動,不久後會在一些城市試點落地。

結構調整與行業更新

實際上,在嬰童概念股中,多家企業在近日的業績預告中,明确2021年出現不同程度的虧損。

“我認為嬰童概念股的虧損,除了受到疫情影響之外,主要因素并不是經營性虧損,而是政策性虧損。”葛文偉表示,嬰童消費賽道的基本面仍是樂觀的,同時也推動一些企業根據國家政策和市場變化進行業務闆塊的調整與更新。

其中,美吉姆的财報顯示,目前公司主營業務分為早期素質教育、青少年留學語言教育訓練兩大領域。在2021年上半年,美吉姆營收1.75億元,其中早教服務營業收入1.65億元,同比增長189%,占營業收入比重由上年同期45%提升至94%。其他收入僅有0.1億元。

“三胎政策可使大陸2022年新出生人口增加100多萬,以後年度有望平均每年帶動新生人口增量80萬,對早教領域的消費需求有拉動作用。”美吉姆在2021年半年報中表示。顯然,這種轉型已經讓美吉姆嘗到了紅利。

此外,威創股份也提出,随着優化生育政策的出台,全民關注政策落實及配套支援,公司也在探索新的業務方向,如托育/早教機構、社群、家庭等有助于兒童成長相關的營運、服務、人才培養等業務,現已進行了多元度嘗試并形成了一定的規模。

有多個玩具IP的高樂股份也充分認識到在玩具行業更新的迫切性。“歐洲、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玩具行業發展成熟,其玩具企業依靠‘品牌+管道’的成熟商業模式占領玩具産業鍊的高附加值環節,行業集中度高,規模大。國際玩具巨頭憑借其長期發展所形成的龐大規模、知名品牌、強大的研發能力、新穎的創意、全球滲透的推廣手段和穩定的銷售管道,位于全球玩具市場前沿。”高樂股份在财報中強調,國内企業則處于為發達經濟體貼牌、代工和以中低檔玩具産品為主的尴尬局面,自主創新能力和品牌意識相對不足,利潤空間小。

葛文偉認為,與日本嬰童消費市場相比,國内嬰童消費市場還有很大差距,同時行業的更新正帶來新的機會。為此,葛文偉的公司已經在去年引入了一家日本的早教企業,目前正在長三角進行孵化和推廣,并期望在未來3年内推廣到成都、西安這些内地新一線城市。

“我們未來主要發力四個方向,包括教育、出版、兒童劇和兒童IP,尤其是IP的授權覆寫到奶粉、飲水、輔食、玩具、教具等。”葛文偉表示,在大型商業綜合體裡,兒童遊樂中心、體驗中心都是更新的展現,随着政策助推、産業更新,新場景、新品類的出現,0~6歲嬰幼一體化的發展就是市場深度洗牌的過程。

推動消費市場下沉

“以電動牙刷為例,以前可能隻有高線城市的父母才給孩子買,而現在不管是三四線城市還是更低線的小鎮,父母都可能給孩子購買電動牙刷。”葛文偉強調,在嬰童消費市場,沒有傳統意義上一環到五環的差别概念,因為擷取資訊的管道是一緻的,消費觀念是一緻的,是以是無差别的消費,甚至越是低線城市越是向往與高線城市消費的持平。

這樣的向往,已經被嬰童消費領域的企業敏銳捕捉到。據2020年《中國早教藍皮書》,一線城市中6歲以下兒童的早教參培率達到69.76%,而二線及其他低線城市參培率不足30%,新一輪行業洗牌已開始,未來三四線城市将成為行業的主戰場和增長點。

“尤其是三四線城市的場地租金、人員工資相對于一二線城市,仍具有很大的成本優勢。”一位早教行業人士告訴記者。此外,從早教單課的價格來說,雖然達不到三五百元的價位,但是也在百元以上,具有較高的毛利率。

其中,美吉姆已經開始進行布局。2019年美吉姆特地推出了副品牌“小吉姆”,旨在滲透三四線城市的早教市場,提出“差別定位、錯位發展”。至于目前小吉姆的發展情況,未能從其财報中顯現出來,其官網顯示目前在陝西眉縣等縣級城市有7家中心。

此外,孩子王在2021年提出規劃,拟投入募集資金15億元用于全管道零售終端建設,2億元用于全管道數字化平台建設,2.1億元用于全管道物流中心建設。待上述項目建設完畢,孩子王的線下門店将下沉至多個二三線城市,規模效應逐漸顯現。

按照孩子王的規劃,公司計劃未來3年在江蘇、安徽、四川、廣東、重慶等22個省市建設300家數字化門店,預計2023年底公司門店數量達734家。這意味着,未來幾年,孩子王線下門店數量将大大增加,其覆寫區域也将持續下沉。

葛文偉強調說,“随着相關生育鼓勵政策的落地,向三四線為主的低線城市下沉肯定會提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