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有科二的學員給史教練留言,本來平時練車效果不錯,為啥一到考場,會因為各種意外而挂科?有些學員因為不适應考場車離合的高低,導緻車速失控或熄火,一擡腳就折戟沉沙。

要想解決這個問題,隻能在平時練車的時候多下點功夫。對腳下的感覺度加強,才能在考場上盡快适應考場車。
平時在駕校練車時,無論是學員甚至一些教練,對含離合這一環節并不是很在意,教練教的時候一帶而過,并沒有強調控制車速有多麼重要。隻要能讓車走,能讓車停,少熄火兒就算過關。
但實際上這種水準遠遠不夠,含離合控制車速的最高境界,應該是即使手上打輪,車依舊走得非常平穩,車速要多慢有多慢,隻有在這種勻速而平穩的狀态下,才不會出現偏差。
但如果你仔細觀察場地學員練車,會發現隻要打方向,腳就會不自覺往上擡,車速快于手速,打輪時機就會錯位,是以壓線挂科也極為常見。
最慘的是那些适應不了離合腳高、腳低的學員,平時練得再好,架不住擡腳就熄火,從一開始心态就崩了,考試不挂科才怪。
史教練在輔導科二學員的時候,對含離合這一項非常重視,至少要花三個小時的時間,來訓練腳下控車能力。 先是糾正腳下含離合的姿勢,比如腳懸空,腳心含離合統統不過關。接下來前進、後退時,學會用前腳掌壓制離合,車速控制得緩慢而勻速。每當稍微快一點,就讓學員把速度立即壓下去。
腳下有了細微感覺,接下來在前進後退過程中,加上手打方向的動作。比如右立、左立、回正。要求打輪時,腳下速度不能有起伏。
手、腳學會配合了,再教學員調車,調車會了以後,教學員正、反角倒車入庫。
前期基礎打得好,倒車過程中,即使手上打滿輪,腳下也會異常平穩,車正回輪時,誤差極小。即使有小偏差,也會及時修正過來。這就保證了倒車入庫的連貫性和完整性。
考前為了進一步調高控車能力,我在駕校工作時,會讓學員換車練習,目的就是讓學員适應不同車輛,離合腳高、腳低如何快速掌控?我會叮囑學員,在考試時,第一次擡腳稍微慢一點兒,當車剛走起來。就要及時穩住。用不了十幾秒,學員對考試車的離合高低就有感覺了。
是以,隻要讓學員平時練車時,控制好腳下深淺,考前再提醒學員注意細節,即使考試車離合高低與平時練車有些許差别,對學員的影響也不大。
但如果學員沒有經過訓練,也沒有心理準備,把考試車當做平時常用的教練車,按慣性擡腳,離合腳低的車,可能一下子熄火了;離合器腳高的車,可能紋絲不動,學員是以慌亂,就會出現失誤。
要想順利通過科二考試,平時訓練不可忽略細微之處,你忽略一個細節,考試時就會無限放大,挂科就在所難免。
好,今天的話題就講到這裡,歡迎大家繼續關注史教練講開車,我會與您分享更多的駕駛經驗與汽車養護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