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芯”傷未愈,汽車行業又添新痛!

從2020年初開始,汽車行業好像都沒有消停過。

先是新冠疫情來了一次暴擊,直到現在沒有完全控制住,再是晶片短缺讓很多車企不得不減産,而且一直延續到了現在。

“芯”傷未愈,汽車行業又添新痛!

按照央視财經的最新報道,晶片價格還在延續飛漲的走勢,以前市場價大約20塊錢的晶片,現在的價格漲到了3000元,漲幅達到了150倍!而且現在晶片根本沒有現貨,晶片廠商的排産已經到了2023年!

正是出于這些原因,今年年初以來新能源汽車出現了一波非常罕見的漲價——其中小鵬汽車的上漲幅度超過了4000元,一汽-大衆旗下兩款新能源車也漲了超過5000元,這對仍然處于推廣期的新能源汽車來說并不友好,因為對于消費者來說,漲價的不僅僅是汽車本身,還有汽車保險。同時,這也表明車企已經無法獨立承擔增加的成本,并不得不轉嫁給消費者。

另外,從目前情況看,原以為今年下半年就能緩和的晶片供應短缺局面,将會再次貫穿2022一整年。到目前為止,豐田、福特都已經釋出了相應的車型減産計劃。有理由相信,這些車企的停産隻是一個開始,随着車企的訂單排産逐漸進入緊缺區間,不排除會有更多車企加入減産行列。

根據第三方機構統計,整個2021年全球汽車行業因為晶片而減産超過了1000萬輛汽車,2022年可能會有所好轉,但減産趨勢已經不可避免。

但這也許還不是最為重要的,烏克蘭戰争爆發了!

這場戰争雖然距離中國的直線距離就超過5000公裡,但是在全球化背景下,任何一個供應鍊環節出現問題,都将影響全球趨勢——這就叫牽一發而動全身。不幸的是,烏克蘭就是全球半導體産業鍊上的關鍵一環。換句話說,晶片危機又增加了新的不确定因素。

“芯”傷未愈,汽車行業又添新痛!

氖氣,烏克蘭的看家資源

在烏克蘭爆發戰争之前,很多人的印象中,烏克蘭隻是一個農業大國,境内有大量的黑土資源,每年出口糧食數量居于世界前列。

但實際上,烏克蘭也是一個對于全球半導體至關重要的原料出口大國,并供應了全世界70%的氖氣、40%的氪氣,以及30%的氙氣。看上去,這些都是平時不常見到的一些工業氣體,但這些氣體被認為是電子工業的血液。如果沒有這些稀有氣體,那麼所有的晶片生産都無從談起。

現在戰争已經爆發了。在戰争這種極端環境下,一切都得暫停,為打仗服務。是以不難想象的是,來自烏克蘭的氖氣、氪氣等稀有工業氣體,在供應上将會變得緊張,同時價格也會上漲——這又将引發新的成本上漲。而且這是有先例可循的,此前在克裡米亞危機期間,氖氣的上漲幅度就達到了600%。

從2月22日烏克蘭爆發戰事以來,這種稀有氣體的價格已經漲了接近三成。如果這場危機不能盡快結束,那麼價格還會繼續上漲。

同時,連ASML(阿斯麥爾)這樣全球首屈一指的光刻機巨頭,也對烏克蘭戰事可能引發的氖氣供應問題坐不住了。因為類似于DUV深紫外光刻機的核心零部件之一的“光源”環節,需要大量用到這種惰性氣體。值得一提的是,ASML的光刻機是制造所有半導體晶片的“工業母機”,會對整個供應鍊産生巨大而深遠的影響,是以ASML現在忙着到處找氖氣供應商的“備胎”。

可以想象的是,晶片短缺問題已經不僅僅是生産終端的難題了,而是出現了氖氣這樣的原材料層面的深刻危機,這也預示着2022年的全球晶片行業,還将繼續面臨緊缺局面。但這還不是全部,不僅僅烏克蘭的稀有惰性氣體受到影響,俄羅斯同樣掌握着與新能源汽車發展密切相關的戰略資源。

“芯”傷未愈,汽車行業又添新痛!

鎳和钯,俄羅斯的資源王牌

所有人都知道擁有全球第一大領土的俄羅斯是一個資源大國,煤炭、石油、天然氣等重要資源儲量位居世界前列,但實際上,俄羅斯也是制造汽車所必需的幾種主要金屬的重要供應國之一,其中最為重要的就是鎳和钯。

從全球供應鍊的角度看,現在新能源汽車核心零部件之一的動力電池中,俄羅斯提供了全球第三大的鎳。傳統汽車工業同樣離不開俄羅斯的钯金——這種金屬主要用于催化轉化器,俄羅斯在全球提供了這種金屬的四成。或者可以這麼說,如果俄羅斯打算對全球汽車制造商斷供钯,那麼這些車企将不得不尋找替代供應商。

“芯”傷未愈,汽車行業又添新痛!

可怕的一點在于,看上去市場已經提前洞悉了烏克蘭危機帶來的成本上漲趨勢——钯金的價格已經從去年底的每盎司1600美元,漲到了最近的2400美元,而且還沒有停下來的迹象。這将導緻汽車成本出現上漲,消費者不得不支付更多的錢,才能買到汽車。

當然還有鎳金屬——如果俄羅斯宣布不再向全球市場提供鎳,那麼目前全球的車載動力電池生産可能将會受到影響。值得一提的是,中國自己也是一個貧鎳國,儲量一共隻有大約280萬噸,在全球的占比隻有大概3%,這意味着實作供應方面的自給相對困難。

而且最近幾年以來,全球的鎳礦供應都在不同程度收緊,這導緻中國的鎳原礦進口也可能受到一定程度上的影響。2016年以來,鎳儲量靠前的菲律賓,不斷關停鎳礦,導緻鎳礦價格一直處于上漲态勢。如果俄羅斯的鎳礦也在這場沖突中無法向全球供應,那麼新一輪價格上漲,将是大機率事件。這同樣會引發新能源汽車的成本和價格上漲。

百姓評車

對于中國的汽車行業來說,自從2018年首次銷量同比下降并進入調整區間以來,市場一直期待能夠重回升勢——2021年這一願望終于實作了,根據中汽協的資料,2021年乘用車銷量2148.2萬輛,同比增長6.5%,結束了自2018年以來連續三年下降的局面。新能源汽車更是實作了大爆發——銷量達到了352.1萬輛,同比大漲157.5%。需要指出的是,這還是在新冠疫情、晶片短缺的情況下取得的業績。但是随着這些不利因素的進一步發酵,以及烏克蘭戰争帶來的氖氣對于半導體上遊的光刻機的影響,2022年可能依然是動蕩的一年。但無論如何,我們期待中國汽車能夠沖破不利因素,再創新高。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