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榆城研學記:孩子在做事中學習

榆城研學記:孩子在做事中學習

2022年2月19日,我終于來到了向往已久的榆城,開始了計劃中的研學生活,希望可以将自己7年學習心理學的經驗運用于實踐中,在這個教育工作者的理想之城中擁有自己的思考。

我很幸運,趕上了榆城下雪的時間。飄飄灑灑的雪花終于将之前積攢的寒冷宣洩而下,榆城變成了人間仙境一般的地方。

榆城研學記:孩子在做事中學習
榆城研學記:孩子在做事中學習
榆城研學記:孩子在做事中學習

下雪的榆城

2月21日,榆城開學了,孩子的一日生活伴随着親手做早餐拉開帷幕。清晨,孩子們制作了自己的早餐——蔬菜蛋餅。這裡的孩子是自由不受限制的,他們把生活作為課程,在這樣的課程中吸收靈氣、慢慢成長。

我有時在思考:孩子們這樣做生活中的事情,真的可以成長得很快嗎?所幸的是,時間告訴了我答案,孩子們不僅會成長得更快,而且會成長得很好。榆城的孩子勇敢而熱情,他們不會因為一點困難而退縮,他們專注做事,遇到困難就一直探索,直至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這不就是教育工作者和家長們希望的理想教育中應有的狀态嗎?

榆城研學記:孩子在做事中學習
榆城研學記:孩子在做事中學習

專注做事的孩子們

榆城研學記:孩子在做事中學習

我們也會擔心,在這樣環境中成長的孩子上國小之後文化課會不會被落下?皮亞傑早就給出了答案,他用一系列實驗證明:孩子在0-3歲最重要的就是感、知覺的發展,他們通過感覺運動的手段來認識世界。這個時期的孩子隻有動作的智慧,要讓他打開眼、耳、鼻、舌、身,真正去探索這個世界,打開自己的心靈。

在0-6歲的年齡階段中,孩子們的求知欲是無窮的,他們有好多好多關于這個世界的問題需要我們去引導探索發現。在這個過程中,他們看到了草,才會了解草的真正含義,慢慢就會書寫草。在這樣的學習氛圍中,孩子們的文化才是真正的了解和内化,他們可以将表象與文字緊密地聯系在一起,沒有割裂開來,這樣的方式才是真正地學習知識、認識世界。

事實證明,在0-6歲階段中,孩子們擁有非常豐富的表象學習,積累豐富體驗的知識,會為抽象邏輯思維的發展提供更加堅實的基礎。通過調查,從榆城走出去的孩子在生活中有更多的自主性,也會在學習和生活中找到自己的興趣,他們一直保持着無畏的精神與對生活的熱愛。

制作名字牌

榆城研學記:孩子在做事中學習
榆城研學記:孩子在做事中學習

這周孩子們的圍圈活動是制作并介紹名字牌。在開學第一天的時候,孩子們在開學典禮上拿到了老師們制作的名字牌,但是在孩子們制作的時候并不局限于此,老師們也沒有做出更多的要求,沒有限制孩子們的發揮,當孩子拿到紙的時候就開始自由創作了。

第一天的時候,他們有很多都在畫自己想畫的事物,一些小朋友創作了好幾幅,還有的小朋友做了立體的。在這次活動結束後,老師們會想是不是材料不夠豐富。

第二天的時候,老師們準備了大小不一的紙和顔色更加豐富的畫筆(水彩筆、蠟筆……),孩子們就更加不受限制,思維非常活躍。

榆城研學記:孩子在做事中學習

孩子們參與這樣的活動,從中獲得的知識技能都不可能用标準的學業成績測試來評定,這樣的活動納入課程中能更加激發孩子的思維,使他們有選擇地觀察研究自己的經曆和環境,即觀察研究那些值得他們關注和花精力的環節,進而促進他們的智力發展。

孩子的學習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就制作名字牌而言,他們可能要持續半個月,甚至一個月才能制作出來真正正式的名字牌。但是這有什麼關系,在不斷探索的過程,孩子體會到了不一樣的美好,會獲得差別于模式教學的體驗,真正掌握了名字牌如何制作,這是經過思考的,而這樣的過程為增強重要的智力意向提供了環境,也讓孩子和老師們在學校中體驗到了實際的生活,有時需要做正常性的工作,有時需要做挑戰性的工作,這也會增強孩子内部的自我調節機制,也讓老師們體驗到職業幸福感和成就感。

在榆城,我感受到了開啟孩子們心靈世界的鑰匙,願這樣的機構可以在中國遍地開花,讓孩子們都可以從容自信地成長!

END

作者:一傑孟曉清

編輯:一傑沈思敏

稽核:一傑李俊傑

一傑早期教育

一傑家庭教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