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發揮絲綢特色 講好絲路故事——中國絲綢博物館建館三十周年巡禮

2022年2月26日,中國絲綢博物館迎來三十周年華誕。建設中國絲綢博物館被列入國家“七五”旅遊建設規劃後,于1986年經國家有關部門準許立項。1987年12月28日,在風景秀麗的“絲綢之府”杭州的西子湖畔、玉皇山下,中國絲綢博物館破土動工。在全國文博界、絲綢界、港澳同胞及海外友人的鼎力相助下,1992年2月26日,中國絲綢博物館正式開館;2004年1月1日,在全國率先實行公衆免費開放;2016年,完成改擴建,在G20杭州峰會期間新館啟用,迎接來自世界的目光。

發揮絲綢特色 講好絲路故事——中國絲綢博物館建館三十周年巡禮

中國絲綢博物館正門

發揮絲綢特色 講好絲路故事——中國絲綢博物館建館三十周年巡禮

中國絲綢博物館十景之一——錦湖秀台

經過三十年的風雨兼程,中國絲綢博物館已經成為以中國絲綢為核心、兼顧古今中外的紡織文化遺産收藏、保護、研究、展示、傳承、創新的國家一級博物館。作為一家專題類博物館,如何發揮絲綢特色,講好絲路故事,彰顯博物館的力量,一直是中國絲綢博物館思考和實踐的方向。

1

打造精品展覽,提供優質公共文化服務産品

展覽是博物館最重要的産品。中國絲綢博物館不斷提升展覽品質,展現文化引領驅動、形神融合兼備的新氣象,在打造展覽精品力作上不斷取得新突破。

不斷完善的基本陳列。2016年,中國絲綢博物館經全面改擴建,在G20杭州峰會期間重新開放。至此,中國絲綢博物館基本陳列突破中國絲綢的局限,從絲綢到紡織和服裝,從中國到世界,從古代到當下,從物質到非物質。

絲路館以“錦程:中國絲綢與絲綢之路”為線索,講述中國絲綢走過的五千年光輝曆程及絲綢從東方傳播至西方的萬裡絲路;非遺館以“天蠶靈機:中國蠶桑絲織技藝”為對象,展示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作名錄》中的蠶桑習俗、織繡印染的方方面面;紡織品文物修複展示館首次将文物修複的過程與最新成果呈現給觀衆;中國時裝館的“更衣記:中國時裝藝術展(1920s—2010s)”,聚焦近百年服裝演變及當代中國最頂尖的時裝藝術;西方時裝館的“從田園到城市:四百年的西方時裝”,講述西方時裝的發展軌迹、時代特征、服飾風格以及時裝與藝術的關聯和影響;新猷資料館為公衆免費提供相關報刊書籍、音像資料等借閱服務;女紅傳習館開設各類課程,以滿足觀衆學習傳統紡織服飾文化和傳承女紅技藝的需求。“中國絲綢和絲綢之路——錦程更衣記”榮獲第十四屆(2016年度)全國博物館十大陳列展覽精品獎。

發揮絲綢特色 講好絲路故事——中國絲綢博物館建館三十周年巡禮

“錦程:中國絲綢與絲綢之路”展

發揮絲綢特色 講好絲路故事——中國絲綢博物館建館三十周年巡禮

“天蠶靈機:中國蠶桑絲織技藝非物質文化遺産”展

發揮絲綢特色 講好絲路故事——中國絲綢博物館建館三十周年巡禮

紡織品文物修複展示館

發揮絲綢特色 講好絲路故事——中國絲綢博物館建館三十周年巡禮

“從田園到城市:四百年的西方時裝”展

持續深耕的絲路主題。中國絲綢博物館多年來與世界各地的博物館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與海外知名博物館和國際機構合作,連續七年舉辦“絲綢之路”主題展覽。

2015年的“絲路之綢:起源、傳播與交流”,講述起源于中國的絲綢沿着絲綢之路向外傳播,并在東西方之間開展交流;2016年的“錦繡世界:國際絲綢藝術展”,在G20杭州峰會期間講述原創于中國的絲綢将世界裝扮成錦繡,展現絲綢對世界文明的貢獻;2017年的“古道新知:絲綢之路文化遺産保護科技展”,講述絲綢之路相關文化遺産保護的最新保護科技成果,展現中國文保的力量;2018年的“神機妙算:世界織機與織造藝術”,從紡織技術的角度來考量紡織品的全球化程序,展現文明互鑒;2019年的“絲路歲月:大時代下的小故事”,關注絲路時空背景下的人物,講述風雲變幻的絲路沿線社會、文化與生活;2020年的“衆望同歸——絲綢之路的前世今生”,全面梳理絲綢之路的學術史,講述絲綢之路如何從一家之言成為世界文化遺産,此展榮獲第十八屆(2020年度)全國博物館十大陳列展覽精品獎;2021年的“萬物生靈:絲綢之路上的動物和植物”,以絲路上的生物多樣性和交流為切入口,诠釋“絲路改變生活”這一主題;2022年,即将舉辦“青海長雲:6-8世紀絲綢之路上的吐谷渾”,重點展示青海道在絲路上溝通東西方的重要價值。

展覽脈絡和主線就是做強絲綢特色,拓寬絲路視野;創新展覽内容,展現學術高度;弘揚絲路精神,服務“一帶一路”建設。

發揮絲綢特色 講好絲路故事——中國絲綢博物館建館三十周年巡禮
發揮絲綢特色 講好絲路故事——中國絲綢博物館建館三十周年巡禮

配合外交的文化展示。中國絲綢博物館利用自身藏品優勢,讓精美的絲綢作為中國文化的傳播使者,全力支援海外中國文化中心開展活動,赴五大洲20多個國家舉辦絲綢文化展,推動“中華文化走出去”。

配合重大外交,舉辦展覽,包括G20杭州峰會接待、參與首屆絲綢之路(敦煌)國際文化博覽會、承辦第3屆中國-中東歐國家文化合作部長論壇部分項目等、承辦首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和中法進階别人文交流機制第四次會議中的展示。

2

以科技為引領,廣泛開展國内外合作

絲綢是一個跨越古今中外的題材,天然處于一個國際化語境之中。絲綢之路沿線出土的大量紡織品,是見證東西方文明互鑒的重要物證,對其進行保護研究一直是國際學術熱點。中國絲綢博物館一直緻力于在全球視野下開展系統性、原創性和前沿性研究,旨在通過多學科交叉手段深刻揭示絲綢之 路沿途出土紡織品的科學價值、曆史價值和藝術價值,闡述古代絲綢沿絲綢之路的雙向流通對中國和世界文明發展的作用和深遠意義。

以科研基地為平台。2010年,國家文物局準許依托中國絲綢博物館設立紡織品文物保護重點科研基地,聚焦紡織品文物開展科學認知關鍵技術、保護修複關鍵技術、傳統織造工藝複原等研究。為更好推動絲路沿線相關地區的紡織品文物保 護事業發展、加強科研成果轉化、發揮輻射效應,科研基地先後在新疆(2011年)、甘肅(2015年)、内蒙古(2017年)、俄羅斯北高加索(2018年)、河南鄭州(2019年)、陝西(2020年)設立工作站,在西藏(2014年)設立聯合工作站,以工作站為平台,加強與科研基地的協作,不斷為當地紡織品文物保護事業提供技術和人才保障。

中國絲綢博物館是國家文物局認定的全國首批可移動文物技術保護甲級設計資質、一級修複資質機關。長期以來,中國絲綢博物館為國内外多家機關提供紡織品文物鑒定與保護技術服務,先後與25個省、市和地區及俄羅斯等國的近90家文博機建構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共出具鑒定報告30份,文物保護修複方案70個,實施重大保護項目近60個。在進行合作的過程中,中國絲綢博物館充分發揮了自身的專業優勢,獲得了委托機關的一緻好評。

發揮絲綢特色 講好絲路故事——中國絲綢博物館建館三十周年巡禮

科研基地同位素實驗室

重大國際合作項目。通過開展項目合作等方式,為絲路沿途出土紡織品研究提供技術支撐,并以多語種形式出版研究成果,如将流散在英、法、俄等國的敦煌藏經洞絲綢進行全面整理,以多國語言出版《敦煌絲綢藝術全集》。

在國家文物局組織下,中國絲綢博物館承擔科技部重點研發項目《世界絲綢互動地圖關鍵技術研發與示範》,這是首個由文化遺産領域的中國學者發起、主導和多國共同實施的重大學術項目,得到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絲綢之路項目”的大力支援并簽署合作協定,同時吸引歐洲14家、亞洲12家、美洲2家、非洲2家共計30個機構的學者共同參與,立足全球視野,聚焦世界絲綢遺産,共同探尋世界絲綢起源、傳播與交流的時空規律,建成世界絲綢互動地圖的應用平台。

3

以“絲綢之路周”為載體,大力加強國際傳播

為進一步踐行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上提出的“以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鑒、互利共赢為核心的絲路精神”,由國家文物局、浙江省人民政府主辦,中共浙江省委宣傳部、浙江省文化和旅遊廳、浙江省文物局承辦,中國絲綢博物館、國際絲綢之路與跨文化交流中心執行承辦的“絲綢之路周”活動已經連續舉辦兩屆,2020年的主題為“絲綢之路:互學互鑒促進未來合作”,2021年的主題為“絲綢之路:多元共存和包容發展”。

國際組織高度認同。中國文化遺産界提出以“絲綢之路周”為主要抓手建構人類文化遺産命運共同體的理念,得到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産中心、國際古迹遺址理事會、國際文化财産保護與修複研究中心、國際博物館協會、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絲綢之路網絡平台等國際組織的肯定與支援,均為開幕式發來賀信賀詞,代表世界文化遺産界的頂級政府間合作組織為絲路周點贊。

國際文博機構踴躍參與。大英博物館、俄羅斯艾爾米塔什博物館、美國伯明翰藝術博物館、泰國詩麗吉王後紡織博物館、俄羅斯斯塔夫羅波爾考古所、南韓國立中央博物館、法國裡昂紡織博物館、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館等全球14個國家 200餘家文化機構參與首屆絲路周。

國際媒體廣泛關注。“絲綢之路周”話題在國際範圍也引起了廣泛的關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絲綢之路網絡平台,巴基斯坦、尼泊爾等各國媒體紛紛對“絲綢之路周”進行了報道。國際絲綢聯盟、印象浙江英文網和美國博物館景色(Museum Views)為“絲綢之路周”開設專題頁面,通過不同角度闡釋活動主題,大英博物館和大英圖書館等社交媒體官方賬号與“絲綢之路周”進行了互動。

4

壯大國際朋友圈,搭建合作交流平台

随着中國絲綢博物館國際合作空間的不斷延伸,國際合作平台機制建設顯得尤為重要。

中國蠶桑絲織技藝保護聯盟。絲綢是物質文化遺産和非物質文化遺産的完美結合。2009年,由中國絲綢博物館牽頭申報的“中國蠶桑絲織技藝”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作名錄》。2019年6月,在浙江省文化和旅遊廳的指導下,聯合成立中國蠶桑絲織技藝保護聯盟。中國絲綢博物館是該聯盟的主席機關和秘書處機關。

國際絲路之綢研究聯盟。2015年10月,中國絲綢博物館發起成立國際絲路之綢研究聯盟,至今已有17個國家30餘家機構參與,初步建構了一個以絲綢為核心的國際合作網絡。中國絲綢博物館是該聯盟的主席機關和秘書處機關。

發揮絲綢特色 講好絲路故事——中國絲綢博物館建館三十周年巡禮

國際絲路之綢研究聯盟成立

絲綢之路國際博物館聯盟。2017年5月,響應《文化部“一 帶一路”文化發展行動計劃(2016-2020年)》精神,共同倡議發起絲綢之路國際博物館聯盟,該聯盟重點在于絲路沿線近200家博物館的互動與交流。目前,中國絲綢博物館是該聯盟的副理事長機關。

國際絲綢之路與跨文化交流研究中心。2019年5月,中共浙江省委宣傳部批複,同意中國絲綢博物館設立“國際絲綢之路與跨文化交流研究中心”,該中心以絲綢文化遺産為核心開展研究、傳承、創新和推廣,為國内外同行提供交流合作的人文平台。

國際絲綢學院。為進一步提高絲綢文化的國際影響力,推進絲綢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在浙江省文化和旅遊廳、浙江省教育廳的具體指導下,中國絲綢博物館與浙江理工大學共建國際絲綢學院,于2019年6月21日挂牌。雙方将以絲綢為紐帶,着力将國際絲綢學院打造成為一個絲綢特色鮮明、學科專業一流、國際聲譽顯著的學術高地。

俱往矣,筚路藍縷,以啟山林。

30年來,藏品從無到有。到2021年底,中國絲綢博物館藏品總量69460件/套,已經初步建立起了古今中外的絲綢、紡 織、服飾主題的收藏體系。形成年代譜系完整、考古資訊明确、品種類别齊全的紡織品文物标本庫及資料庫。建構覆寫全球的中國絲綢文物設計素材庫,古為今用初見成效。

30年來,展覽越做越精。長期推出絲綢之路主題、傳統服飾主題、中國時尚和國際時尚主題的系列大展,每年平均推出各種展覽20餘個,并在敦煌研究院陳列中心設有長期的敦煌絲綢陳列。2006年、2017年、2021年三次榮獲全國博物館十大陳列展覽精品獎。

30年來,研究越來越深。已承擔國家重大專項2項,國家級課題8項,省部級課題近30項,其他類研究項目40餘項,連續榮獲“十一五”和“十二五”文物保護科學與技術創新獎。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簽署合作項目1項,主導或參與國際重大合作項目近10項。獲得國家出版基金5項,出版專著近50部,發表專業學術論文300餘篇,授權發明專利27項,起草行業标準5個。

30年來,社教越來越活。在國内率先實行免費開放和周末夜間開放,打造女紅傳習館、絲路之夜、國絲漢服節、蠶鄉月令、絲路之旅等社教品牌,開展經綸講堂和“國絲五個一” 等特色知識服務,開展絲路文化進校園等活動。

30年來,合作越來越廣。自2016年G20杭州峰會接待各國元首配偶以來,國際合作越來越多,國際平台越建越廣,特别是“絲綢之路周”作為國際合作的重大平台,已獲得國内和國際機構的大力支援。

30年來,傳播越來越遠。積極拓寬宣傳管道,促進二級傳播及多級傳播。搭建了國内和國際主流媒體和社交媒體相結 合的傳播矩陣,初步形成了以國絲為IP、絲路之綢、絲綢之路周、國絲漢服節、國絲時尚等重大話題,逐漸提升國内和國際的傳播力和影響力。

看今朝,開拓創新,任重道遠。

于是,中國絲綢博物館更要面向未來,規則未來。

圍繞一個宗旨:以中國絲綢為核心,衍生至紡織服飾文化遺産,從國際視野、國家站位和浙江擔當出發,推動絲綢曆史、科技保護、傳統工藝和當代時尚四大闆塊,服務文化、經濟和社會協調發展。

沿着二條主線:一條是從古到今,講好絲綢故事,做好絲綢紡織服飾文化的研究、保護、展示、傳承和創新。另一條是從中到外,弘揚絲路精神,在文化交流、文明互鑒中發揮博物館的重要作用。

聚焦三個目标:一是建設體系完整的專題博物館,使之成為保護傳承中華優秀傳統絲綢文化的殿堂;二是努力發揮絲綢的橋梁作用,使之成為服務文化、經濟和社會協調發展的動力;最後,絲綢是展現古今中外、文明互鑒的物質載體,關于絲綢的跨文化交流與合作具有廣泛的國際空間。

堅持四大特色:研究型,以科研為基礎,引領博物館全面工作;國際化,以絲綢為切入點,打造絲綢之路文化研究國際平台;全鍊條,以科技保護為龍頭,讓文物活下去、活起來,振興傳統工藝;時尚範,以時尚為平台,推動絲綢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賦能美好生活。

在人類的曆史長河中,三十年隻是一瞬間;在五千年的絲綢曆史中,三十年也隻是白駒過隙;在中國絲綢博物館的生命周期中,三十年隻是一個開始。三十而立。中國絲綢博物館将繼續秉承“寬厚專精”的一貫理念,乘時代之風,凝社會之智,聚全館之力,建成一個兼具中國特色和國際表達的文化高地!

原載于生肖文化聯盟公衆号

編輯|楊逸塵

本公号刊載的作品(含标題及編輯所加的版式設計、文字圖形等),未經中國文物報社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改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授權轉載的請注明來源及作者。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