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如果我們能夠證明外星人的存在,那該怎麼辦?答案你或許不會想到

20世紀,對地外生命的搜尋正式開始。随着科學家們能觀測更遠的宇宙,第一批人類進入太空,似乎最終我們不可避免會發現外星生命。到目前為止,這些希望因缺乏證據而受挫,但這并不意味着沒有地外生命可被發現。如果我們真的實作了這一曆史性的一刻,它将如何呈現呢?

如果我們能夠證明外星人的存在,那該怎麼辦?答案你或許不會想到

1961年,天文學家弗蘭克·德雷克(Frank Drake)提出了德雷克方程(Drake Equation),試圖估算銀河系中能夠與我們交流的外星文明的數量。它包括恒星和行星的數量,以及智能生命發展的可能性等因素。德雷克方程的原始解是10。還有一些更樂觀的解決方案,估計有幾百個,甚至幾千個。德雷克的方程式成為各種外星智慧生物(SETI)搜尋的基礎。

如果我們能夠證明外星人的存在,那該怎麼辦?答案你或許不會想到

它還與費米悖論密切相關,費米悖論以實體學家恩裡科·費米命名,于1975年正式确立。費米悖論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如果估算值如此之高,那麼所有的外星人都在哪裡?可能的解釋包括:估算是錯誤的; 智慧生命往往會自我毀滅; 他們離得太遠了。

如果我們能夠證明外星人的存在,那該怎麼辦?答案你或許不會想到

話又說回來,也許先進的文明世界對與我們接觸不感興趣,在尋找外星智慧生命的過程中,它們也可能面臨着與我們相同的障礙。星際間通訊的緩慢速度,以及星際間旅行的障礙,可能是無法克服的,至少對所有實際應用來說是如此。無線電波以光速傳播,但考慮到無線電波所涉及的極端距離,它可能需要幾十年、幾百年甚至更長的時間才能真正接收到一條資訊。到那時,它就不再精确了。

如果我們能夠證明外星人的存在,那該怎麼辦?答案你或許不會想到

請注意,這并沒有阻止我們去嘗試,至少,人類已經向其他星球發送了關于我們人類的資訊,包括1974年廣播的阿雷西博資訊。另一種途徑是用望遠鏡在系外行星上尋找外星人的迹象。目前,我們的望遠鏡還不夠先進,無法看到遙遠星球上的大量細節。

如果我們能夠證明外星人的存在,那該怎麼辦?答案你或許不會想到

2018年,哥倫比亞大學的研究者們在一項研究中估計:天文學家們很快就可以通過經緯儀測量的方式探測到系外行星上的山脈。然而,如果想通過這種方式找到遙遠的文明,這些行星上的結構必須十分龐大,摩天大樓也遠遠不及。即便如此,要從普通的地形中辨識出這些巨型結構也絕非易事。如果尋找的是一顆液态行星,那就更别想了。如果我們偶然遇到了戴森球——一種假想中的包裹恒星以汲取能量的巨型結構,那可真是一件幸事。

如果我們能夠證明外星人的存在,那該怎麼辦?答案你或許不會想到

當然,有關系外行星的研究是一個相對較新的領域。直到1992年人類才初次确認觀測到系外行星。隻有技術取得進步,我們才能研究太陽系外行星的更多細節。然而,最大的困難是,當我們與外星生命相遇時,我們可能無法辨認出它們。可能它們十分奇異,生命形式與我們在地球上看到的相去甚遠,以至于一開始我們根本不會意識到它們是什麼。但願我們最終會認識到自己的錯誤,開辟新的科學大道,增加我們對宇宙的認識。

如果我們能夠證明外星人的存在,那該怎麼辦?答案你或許不會想到

這些新的生命形式距離我們越近越好。在遙遠的系外行星上發現生命或許激動人心,然而實際研究它們卻是不可能的。但是如果在火星上發現了生命,我們就能直接考察這些火星鄰居。我們可以把它們帶回地球,或者在紅色星球上建造實驗室和研究基地。假如我們真的發現了智慧生命,無論是通過已知的SETI項目或者什麼新的突破性技術,交流可能都是首要舉措。即便是在大部分關于外星人入侵的諷刺小說裡,也總會有進行交流的嘗試。

如果我們能夠證明外星人的存在,那該怎麼辦?答案你或許不會想到

接下來發生的,可能會決定我們在這個略顯擁擠的星系中的未來,盡管它看上去并非如此。最好的情況是,交流能夠使我們在有關自身和對宇宙的了解上進行和平的資訊交換。交換資訊或許要花費數代人的時間,但是長此以往,我們就能夠向技術更為發達的的新筆友學習。但是也有可能,我們的友好态度會遭到懷疑,如果這些星際鄰居對我們的習俗和曆史了如指掌的話就更有可能了。

如果我們能夠證明外星人的存在,那該怎麼辦?答案你或許不會想到

無論如何,我們大概很想去順着或逆着軌迹參觀一下。一旦如此,就可能直接發生沖突。外星文明也可能有跟我們有完全不同思維模式和價值觀,容易造成沖突和對抗。此後我們會有自己去引發攻擊性的傾向。我們有點可能打算去殖民他們的星球,或者可能如果他們來到我們的星球我們會有點驚慌,無論他們有何意圖。不管怎麼樣,很難想象戰争沒法進行商議。

如果我們能夠證明外星人的存在,那該怎麼辦?答案你或許不會想到

美國已經為保護美國群眾利益對一支空間力量進行了制裁,協定禁止空間軍事化,如果有一個新的太空種族就會改變這一點。不過即便那時我們在太空擁有武器,還是可能沒什麼幫助。不久的将來如果有一個種族可以穿越很多光年的空間來這裡向我們發動戰争,我們将很快被消滅。我們最強大的是核武器,而很難想象能掌握曲速行駛的外星人沒有核武器。但如果塵埃落定怎麼樣?或者如果我們可以避免一切有任何變動?可能我們更應該聽取樂觀主義者的,外星人真地會和平地來到地球。

如果我們能夠證明外星人的存在,那該怎麼辦?答案你或許不會想到

調用太空軍隊非常昂貴,而我們可以先禮後兵,這樣我們可以與我們遇到的外星文明結盟。正确建立這種關系還會有令人意想不到的收獲,他們可以教我們星際旅行和科學,我們甚至有可能去作為客人去遊覽他們的星球。存在更多外星智慧文明的可能性是有的,可能會有整個星系建立的探索和了解宇宙的組織。地球可以加入一個大型的智慧外星文明,在星際旅行,到不同的星球進行合作而不對抗。

當然,即使我們可以變得足夠先進能夠加入他們,我們仍可能需要自己突破一定的壁壘以被他們接受,而且不依賴其他文明的幹預。等待我們發現的外星文明也是一個刺激把更多的财力和資源投入到科學發展以及和平建設中的動力。這些可能性依賴于我們所發現的外星文明的智慧。如果我們發現了外星文明但被證明并非智慧,那完全就是不同的情況了。地球上的有870萬物種,隻有人類有足夠的智慧去建造巨大而複雜的結構去太空冒險。

如果我們能夠證明外星人的存在,那該怎麼辦?答案你或許不會想到

我們能夠發現在很多行星上存在着很多野生動物,但是他們在智力方面卻完全不具有可比性,盡管如此,這個發現不會降低天體生物學的刺激性,研究其他行星的陌生物種将會是一種榮耀。類似這種發現就好比19世紀第一次在地球上發現化石,在此之前,我們不知道地球上曾經生活着大型爬行動物,為了研究他們是什麼樣子以及在他們身上發生了什麼,進而誕生了一個全新的研究領域。

如果我們能夠證明外星人的存在,那該怎麼辦?答案你或許不會想到

一個陌生的行星可能存在着他們自己的恐龍物種,我們應該直接去研究他們而不是去研究化石,這樣會以一種令人激動的方式轉變我們對生物學混亂的了解,可能有一天我們回望過去會覺得,不知道在我們星球之外存在外星人是多麼奇怪的一件事,就像現在似乎奇怪于曾經有一段時間我們不知道恐龍是什麼。如果這些外星人是聰慧的,我們将不得不徹底改變思維模式,最大程度不去滅亡或者被滅亡,但是這可能是一段友好情誼的開端,也可能是如果我們證明外星人存在可能會發生的事情。

如果我們能夠證明外星人的存在,那該怎麼辦?答案你或許不會想到

相關知識

1)行星既不是一顆恒星也不是一種恒星遺迹,而是一個大的天體.現在有一些是關于一顆行星的科學定義,國際天文聯合會采納了對行星的動力學定義,既行星是可以依靠自身足夠大的重力去繞一個恒星運轉,并且可以清除自身運作空間内的其他競争性物體的非恒星體;

2)國際天文聯合會也說明了太陽系中八大行星的完全獨立正式的定義;大多數行星學家使用行星的地質學定義,既行星很可能是一個被亞恒星繞轉的衛星;另外,國際天文聯合會所認可的太陽系八大行星包括了矮行星,如厄裡斯星、冥王星和大體量衛星,天體在地質學定義中有時被稱為大規模星際物體或簡稱為平面星體。

如果我們能夠證明外星人的存在,那該怎麼辦?答案你或許不會想到

行星這個詞是古老的,他跟曆史、占星術、神話和宗教有着緊密聯系。除了月球,五大行星在夜晚是可以肉眼看到的。在早期文化中,行星是被看作神明的使者或者用作自身占蔔,随着科學的進步,人類對行星的認識發生了改變,望遠鏡的發明讓各種大小、形狀和運轉軌道不同的其他星體被發現。2006年,國家天文聯合會采納了限定了太陽系中的行星數量的決議,盡管這個決議不是被所有天文學家尤其是行星學家認可;之是以有所争議,是因為新的決議中包含了很多存在或者運轉的地質活躍的大量星際物體。

by:sunny,熵芯人,Ernest Physik (Ian),&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