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改革再深化 開放再擴大

作者:山西新聞網
改革再深化 開放再擴大

中鼎物流園内,中歐班列正在裝運貨物。

改革再深化 開放再擴大

山西電力市場化改革領跑全國。

改革再深化 開放再擴大

“做好經濟工作,必須用好改革開放關鍵一招,以全新視野謀劃事關山西長遠發展的重大問題,做到整體推進、重點突破。”省第十二次黨代會提出,優化布局、提升能級,以改革開放助力經濟高品質發展。

改革創新增動力,開放合作添活力。過去的一年,全面深化改革開放如春風化雨般改變惠及着三晉大地的每個角落,“改革”與“開放”已成為貫穿山西經濟高品質發展的兩條主線。

改革

“承諾制+标準地+全代辦”改革成效明顯

全方位推動高品質發展,項目是第一支撐,開發區是第一陣地,營商環境則是第一保障。優化營商環境,隻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為加快項目落地,我省在全省開發區将企業投資項目承諾制改革、項目供地标準化改革、投資項目建設領辦代辦改革內建為“承諾制+标準地+全代辦”改革,加快推動大項目、好項目紮根山西開花結果。

“承諾制”改革跑出“山西速度”。2017年,我省在全國率先開展企業投資項目承諾制改革。對企業投資項目,變先批後建為先建後驗、變事前審批為事中事後服務監管、變部門審批把關為企業信用限制、變企業跑腿為資訊跑路。承諾制幫助企業輕裝前行,實作項目建設“加速跑”。晉中市提出了打造“承諾晉中”品牌。通過先行先試,“承諾制”改革從企業投資項目領域拓展到了固定資産投資項目技術評審領域。陽泉推出項目履約踐諾“紅黑榜”,對履約情況和成長性較好的企業,優先傾斜資源要素。

“标準地”改革打造“山西樣闆”。2020年1月,我省實施“标準地”改革。“标準地”保證了企業拿地時的平整度及水、電、氣、暖、路、網等要素,既為企業節省了時間又節省了費用,企業拿地即可開工。“标準地”改革紮實穩步推進,各市成效顯著。2021年上半年大同市新榮經濟技術開發區完成14宗“标準地”出讓工作,走在全省前列;運城市明确要求,省級開發區和工業項目聚集區内,從2021年起所有新增工業項目用地都要以“标準地”方式供應。2021年8月,《山西省推進“标準地”改革工作方案》印發。方案要求,要進一步深化拓展“标準地”改革,加大“标準地”出讓力度,探索改革試點向生産性服務業領域擴圍。

“全代辦”改革提供山西經驗。2021年6月,山西省實施投資項目建設“全代辦”改革。全省開發區管委會為開發區内所有招商引資項目、區内企業符合國家産業政策及開發區産業發展規劃的各類項目無償提供從立項到施工許可證發放的所有行政審批事項等内容的領辦代辦服務。晉城開發區制定出台了《項目經理終身陪跑服務制》,對招商項目實行挂牌摘牌,一個項目一個經理組,以“一圖一表一本賬”為抓手,努力打造最懂創業者心思的“親商家園”。山西轉型綜合改革示範區晉中開發區提出了“全時段、全過程、全标準、全好評、全事項、全線上”的“六全代辦”服務模式。

在貫通上下功夫,在內建上出實招。全省各市不斷深化拓展“承諾制+标準地+全代辦”改革,把承諾理念融入到“标準地”和“全代辦”改革中,把标準意識展現到“承諾制”和“全代辦”工作中,把代辦服務展現到“承諾制”和“标準地”流程中,改革內建效應不斷顯現。“承諾制+标準地+全代辦”改革堅持以服務項目和企業為主線,部門間密切配合、各盡其職,極大縮短了項目落地時間,變企業跑腿為政府跑腿,為企業提供了“保姆式”的服務,把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更好結合起來,服務項目水準顯著提升。

晉中市紮實推進市場主體倍增計劃

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推進市場主體發展的重大決策部署,晉中市以創優營商環境為“主抓手”,以市場主體登記注冊便利化為“突破口”,制定出台《晉中市全面提升準入服務便利度促進市場主體發展的若幹措施》,着力激活市場活力,力推市場主體到“十四五”末達到60萬戶以上,實作倍增。

堅持發展導向,着力推動市場主體量質齊升。為抓住市場活躍點和發展源,晉中市聚焦“一谷兩區”重點區域,把山西“智創谷”、示範區晉中開發區和晉中國家農高區作為高品質市場主體發展的主陣地,探索“飛地”企業無障礙注冊登記,促進“一谷兩區”市場主體發展超過3萬戶;聚焦民營企業重點力量,放寬民營經濟準入限制、經營期限限制,堅決做到“法無禁止皆可為”“法無禁止皆可入”,使民營企業成為市場主體高品質發展的主力軍;聚焦科教人才重點人群,支援科技人員和大學生創新創業,以山西“智創谷”為重點,輻射全市所有高等院校,實施“政校合作”,使18所高校、23萬師生成為晉中市場主體高品質發展的生力軍,目前,已與8所院校簽訂協定,發展市場主體近200家。

堅持需求導向,着力激發市場主體發展活力。為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晉中市不斷加大政府職能轉變。一是減審批,降低準入門檻。在省政府規定的22個實行告知承諾事項的基礎上,該市将優化審批服務事項中風險低、風險可控的39個事項調整為實行告知承諾辦理,使實行告知承諾事項占比達到61.61%;二是簡程式,優化勘驗方式。對不涉及安全的一般性企業現場情況,取消現場勘驗10項,對許可事項需現場勘驗的,全部采取“電子認證+市場主體承諾”方式辦理;三是減跑腿,實施委托登記。由政府和高校簽訂戰略合作協定,對高校師生創新創業實施登記注冊、成果轉化、幫助壯大“三代辦”主動服務;四是簡流程,改革合作社注冊。放寬農民專業合作社特别是成員全部由農民組成的專業合作社登記注冊要求,以有為政府的作用激發有效市場功能。

堅持問題導向,着力提升政府自身辦事能力。晉中市相關部門以整合內建提升“網辦能力”,以破除壁壘提升“聯辦能力”,以現代物流提升“自助辦能力”,以專班服務提升“代辦能力”,以“一件事”思維提升“快辦能力”等政務服務能力,打造“三無”“三可”營商環境,為市場主體健康發展營造良好的政務環境,讓在晉中投資興業的人辦事情、跑手續享受到更為舒心的便利化服務。

據了解,為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支援和促進市場主體健康發展,晉中市于日前還推出十項優化市場主體登記服務的通知。其中,探索餐飲企業場所告知公示制、探索個體工商戶登記注冊委托制+智能審批制和推行“個轉企”更新順延登記+許可告知承諾制在全省均屬首次提出。

開放

武宿綜合保稅區打造外貿發展新高地

進出口值完成351.7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283.7%。其中出口187.3億元,增長293.6%;進口164.4億元,增長273%。進出口值在全國148個綜合保稅區中排名37位,在全國161個海關特殊監管區域排名44位——2021年,太原武宿綜合保稅區的這份成績單很是亮眼。

武宿綜合保稅區(一期)于2013年12月正式封關營運,總規劃面積2.45平方公裡,是我省首個、也是目前唯一一個綜合保稅區,是我省深度融入國内國際雙循環,建構内陸地區對外開放新高地的核心區域。以項目建設為主線、以功能提升為抓手、以擴大開放為動力,武宿綜合保稅區笃行不怠、蹄疾步穩。

2021年3月22日,武宿綜合保稅區(二期)正式封關營運,通過優化區域布局,調整規劃範圍,提高了産業集聚效應。4月,進境水果和進境冰鮮水産品指定監管場地通過海關總署正式驗收,對進一步完善口岸建設,提升園區集聚輻射和帶動作用具有重大意義。

走進跨境商品展示中心,各式商品琳琅滿目,為百姓消費提供了多樣選擇。中國(太原)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獲批2年多來,作為試驗區核心功能區,武宿綜合保稅區先後出台了《促進外向型産業集聚發展扶持辦法》《進出口企業特殊貢獻獎勵實施方案(試行)》,依托跨境電商龍頭企業推動省内外貿企業集聚。

——引進培育華遠陸港跨境電商公司龍頭企業,将原有松散的跨境貿易以産業園的形式進行整合,用線上平台的優勢拉動線下銷售和體驗。

——培育和支援特瑪茹等民營企業落戶并提供大力扶持,通過以商招商的模式,引進符合園區發展方向的跨境電商企業,目前已入駐企業69家。

招商引資出實招下真功,武宿綜合保稅區通過落實獎補政策、深度優化營商環境等舉措,吸引了一批成長性、高引領性的企業。截至2021年12月底,共有注冊企業586家,海關備案企業261家,同比增長169%。

2021年年初,由武宿綜合保稅區牽頭的太原陽曲綜合保稅區申報工作全面啟動。獲批後,将努力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生物基新材料全産業鍊基地、區域現代物流中心和新型貿易平台。

2021年11月15日,禧佑源航空科技再制造基地維修中心項目建成投産,我省由此成為全國為數不多具備飛機維修再制造能力的省份之一。加速發展航空産業,形成以太原國際機場、武宿綜合保稅區為核心的臨空經濟産業圈蓄勢勃發。

砥砺奮進新征程,凝心聚力向未來。武宿綜保區服務中心主任李佳表示:“圍繞做大做強武宿綜合保稅區,我們将全力打造全省外貿增長新高地,引領全省外貿新業态在武宿綜保區落地生根,為全省外貿作示範、立标杆。”

中歐班列駛向“一帶一路”

1月28日13時14分,随着一聲奮進的汽笛聲響起,一趟滿載貨物的中歐(亞)班列從中鼎物流園成功開行,駛往白俄羅斯首都明斯克。這是山西自2017年2月15日開行首趟中歐(亞)班列以來的第550列。

該列中歐(亞)班列由50車40英尺集裝箱組成,裝載汽車配件、防疫物資、棉紗、健身器材、安檢儀、布料等700多噸物資,經滿洲裡鐵路口岸通關出境,全程運作6300多公裡,15天後抵達明斯克。

山西地處中部地區及黃河流域中段,東臨京津冀,南望大灣區、長三角,西通絲綢之路,北據中蒙俄通道,在地理區位上具有獨特優勢。借助優勢,中國鐵路太原局集團有限公司不斷拓展中歐(亞)班列開行範圍、提高列車開行密度,越來越多的陶瓷、玻璃器皿、肥料等山西傳統制造和高端裝備制造、高新技術産品搭乘“鋼鐵駝隊”踏上“一帶一路”。

“現在走出國門的貨物品類越來越豐富。”山西中鼎物流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周志飛說,中鼎物流園剛開行中歐班列時,運送的僅有挖掘機、精密鑄件等幾類貨物,而現在每趟班列上幾乎都有七八種貨物,不僅有金屬制品、礦産品、化學工業品、農産品、機電裝置,還有衣服、家具、裝潢材料、運動器材等生活用品。“幾乎涵蓋衣食住行各個方面,這也反映了山西制造越來越受到人們歡迎。”周志飛說。

2022年1月1日至2月23日,中鼎物流園共開行19列,其中中歐班列去程10列,回程1列;中亞班列去程8列。主要貨物品類包括日用百貨、汽車配件、紙、布、機械裝置等。

為保障班列順利開行,山西中鼎物流集團有限公司就班列貨物集結、車型選用、開箱商檢、空車調配、開行申請、調令執行等諸多環節多次進行對接,逐項落實,每次均對箱體逐一開箱進行查驗,現場盯緊集裝箱裝載加強的關鍵環節,全方位做好準備工作,保證班列準點準時發車,将鐵路運輸安全放在首位,確定貨物在運輸過程中萬無一失。

去年6月,山西首次開行深入西歐、直達法國巴黎的中歐班列,去年7月,山西又首次開行了直抵土耳其南部最大港口城市梅爾辛的中歐(亞)班列。這些滿載生活、醫療等物資的班列,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友善人們生活發揮了積極作用。

據山西晉歐物流有限公司董事長張鵬飛介紹,目前,山西常态化開行的中歐(亞)班列線路已增至10條,形成了輻射“一帶一路”沿線11個國家30多個城市的外貿新格局,為山西推動中部地區高品質發展、主動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提供了強勁的交通助力。

本版文字:楊彧 張毅 闫傑 張謙 李冬梅

本版圖檔:孫榮祥 張炯 李雲亮

(責編:candy、李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