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北京現代工廠被曝停産?但原因不是因為“缺芯”

作者:極智動力

曾經在中國市場混的風生水起的韓系車企,如今不僅銷量常年低迷,營收下滑,甚至逐漸敗退中國市場,被迫停工停産。

近期,網上傳出北京現代位于重慶的工廠已處于停産狀态。而據知情人透露,早在去年十二月份,重慶現代工廠就已經停産了。對此傳言,北京現代官方則作出回應稱,目前沒有接到工廠停産的内部檔案。

​北京現代工廠被曝停産?但原因不是因為“缺芯”

回想起曾經的北京現代,從二十世紀初進入中國市場,先後成立了北京現代、東風悅達起亞以及現代商用車三個整車制造企業。又憑借高成本效益高顔值的産品,在國内汽車市場刮起了一陣“韓流”。據資料顯示,在2013-2016 這幾年時間裡,韓系車在國内的年銷量都突破了百萬,16年更是以114 萬輛達到曆史巅峰成績,在當時來說也算是極具存在感的合資汽車品牌之一。

​北京現代工廠被曝停産?但原因不是因為“缺芯”

在北京現代高速發展的那幾年,出于對車市的樂觀,北京現代開始擴大産能。當時的北京現代在國内擁有北京順義第一、第二、第三工廠,除位于北京的三個工廠外,後續北京現代還在河北滄州以及重慶建立了兩個工廠,五大乘用車生産基地的年産量可達 165 萬輛。其中重慶工廠于 2017 年建成,而也就是在這一年,北京現代的銷量開始下滑。

從2017年開始,北京現代就遭遇了銷量的滑鐵盧,年銷量首次跌出百萬輛,出現同比下滑的情況。而後續頹勢依然未能扭轉,銷量連續幾年大幅下跌,在各大銷量榜單上也早已不見韓系品牌的身影了。

​北京現代工廠被曝停産?但原因不是因為“缺芯”

就剛剛過去的2021年,盡管北京現代還是卯足了勁擺脫困境,先後推出以第五代途勝L、全新ix35以及MPV庫斯途為代表的多款新産品,奈何這些産品上市之後反響平平,銷量依然沒有起色。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釋出的資料顯示,今年1月份,韓系乘用車在中國的市場佔有率僅為1.7%,這數字看着都讓人心疼。

​北京現代工廠被曝停産?但原因不是因為“缺芯”

而北京現代曾擁有五大廠,不過現在轉讓的轉讓,停工的停工。去年,北京現代将位于北京順義地區的第一工廠轉賣給了理想汽車。但即便是賣掉北京順義一工廠,北京現代多年低迷銷量導緻嚴重産能過剩的問題依然沒有得到緩解,于是網上又傳出現代汽車将出售其它工廠的消息,其中就包括北京二工廠,據知情人透露,北京現代正又開始和多家新能源車企商談第二工廠的接盤事宜,其中包括成立不久的小米汽車。

​北京現代工廠被曝停産?但原因不是因為“缺芯”

至于重慶工廠,其實北京現代旗下的新瑞納、昂希諾、菲斯塔以及ix25等車型都由重慶工廠生産,雖然車型種類還算多,但就這些産品的銷量來看常年處于貼地滑行的狀态。就比如昂希諾,幾個月銷量相加總和也僅兩位數;而新瑞納就更不用說了,它本身就是北京旗下定位最低端的産品,這款車幾乎處于無人問津的狀态。

換而言之,重慶工廠生産的這些車型并不暢銷,沒有訂單銷量也就無需生産制造,這也是該工廠停産的主要原因。而反觀其他合資車企停工停産的消息,都是因為疫情、缺芯或是原材料供應不足等問題造成的,相比之下北京現代的處境實在令人唏噓。

無論是出售工廠還是重慶工廠停産,都是北京現代在中國市場地位日漸衰落的直接展現。或許韓系車在全球市場上還有一戰之力,但就中國市場的整體表現而言,确實過于疲乏,生存空間也越來越狹小,不知道韓系品牌到底還能堅持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