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百度屏蔽了“中國裁判文書網”,這事沒那麼簡單

作者:一見财經
百度屏蔽了“中國裁判文書網”,這事沒那麼簡單

近日,在百度身上發生了一件匪夷所思的事兒。

2月21日上午,有人在百度搜尋“中國裁判文書網”相關詞條,搜尋結果顯示,沒有找到與“中國裁判文書網”相關的網頁,而搜狗、必應等搜尋引擎均可正常搜尋。

百度屏蔽了“中國裁判文書網”,這事沒那麼簡單

之後,很多人對百度表示了不滿。有網友在微網誌上表示:“誤操作是打算屏蔽某縣某裁判文書的時候出現的誤操作嗎?”

百度屏蔽了“中國裁判文書網”,這事沒那麼簡單

近一段時間,“豐縣生育八孩女子”事件備受關注,很多人正是通過查詢“裁判文書網”發現了豐縣觸目驚心的民事審判。是以,網站突然搜不到,讓很多網友浮想聯翩。

不過,“屏蔽”事件發生不久,百度回應稱,是技術團隊在處理其他問題時的誤操作,已經修複,稍後生效。21日22時許,“中國裁判文書網”已經可以被百度正常搜尋。

“中國裁判文書網”可不是一般的網站,它是中國司法案件公開的重要管道,該網站的域名字尾是“.gov.cn”,該網站收錄的案件類型衆多,小到彩禮返還、大學生校園貸問題,大到醫療保護、環境污染問題。

資料顯示,截至2022年2月23日,中國裁判文書網文書總量為129892617篇,通路總量為81102249836次。

這件事看起來是個純技術問題,實則不然。它又一次揭開了百度一直以來備受關注的話題—百度對資訊的壟斷權力。

一位網友說的很有道理:“我不知道百度的這次操作是不是誤操作,也不排除是誤操作的可能,但無論是不是誤操作,所有遮蔽在被公開以前,都是暗操作,被公開以後就都是誤操作,也是一個規律。”

不用深究,單從該事件本身來看,至少能說明兩點:

第一、百度是有能力決定使用者“能搜到什麼“、“搜不到什麼”的,要屏蔽一個網站是很容易做到的。

第二、搜尋結果是可以幹預的,而且很多時候可以服務于商業利益,比如莆田系醫院的醫療廣告,又比如某些企業的負面新聞,可以隐藏的很深或者消失。

以上兩點,其實并不新鮮。

2008年9月13日,《21世紀經濟報道》發表了一篇題為《三鹿真假公關戰》的文章,披露了三鹿試圖對百度進行危機公關的檔案,檔案中稱:“與百度簽定300萬廣告投放協定以享受負面新聞删除”。

百度在當天下午做出回應稱:“在第一時間嚴詞拒絕了三鹿的代理公關公司提議”。

然而,《中國青年報》記者調查發現,百度上所有關于三鹿的負面新聞均是在9月12日後出現的。以熱帖标題“三鹿,在小朋友的生命健康面前請不要表演”作為關鍵詞搜尋,可以發現:9月12日下午,Google顯示11400條,而百度僅能顯示11條。9月13日上午,Google顯示11800條,百度為54條。

此後兩個月内,包括新華社、央視等諸多權威媒體對百度進行了輪番輿論質疑,也讓百度利潤來源的根本——“關鍵詞競價、廣告點選掙錢”的競價排名黑幕,首次披露在公衆面前。

2020年12月,位元組跳動公司起訴百度人為幹預搜尋結果、在搜尋頁面诋毀今日頭條一案一審宣判。

北京海澱法院判決百度公司構成商業诋毀不正當競争,責令百度立即停止上述不正當競争行為,賠償位元組跳動公司經濟損失和合理維權費用50萬元,并在其官網和用戶端顯著位置刊登聲明為原告消除影響。

法院認為,百度針對特定關鍵詞對今日頭條的搜尋結果進行了人為幹預,對今日頭條的搜尋結果進行了虛假提示,違背了誠實信用原則和商業道德,損害了公平公正的競争秩序。

訴訟源于2018年1月底。2018年1月29日晚,今日頭條發表聲明表示,将起訴百度,原因是其利用壟斷優勢進行的“不正當競争”的行為。

今日頭條表示,在百度搜尋“今日頭條”相關内容,排序第一的搜尋結果,是由非正規稿源于2017年12月中旬釋出的“舊聞”。排序第二的搜尋結果,是“今日頭條官網”,卻用紅字标出警告:“提醒:該頁面因服務不穩定可能無法正常通路”。

花錢可以讓負面新聞下沉,也可以讓公衆看到公告,這就是百度競價排名的核心邏輯。

2016年4月12日,一個叫魏則西的21歲年輕人死了。離世前,他在知乎回答了一個問題:“人性最大的惡是什麼”,答案指向了一家醫院和百度。

魏則西用生命換來了公衆對“醫療競價排名”的聲讨,在那場聲勢浩大的讨論之後,百度競價排名的蓋子被徹底揭開。百度也放低了姿态,宣布清理一批關鍵詞,不允許癌症、糖尿病等關鍵詞競價,甚至還整體撤銷了醫療事業部。

2016年5月10日,在接連經曆了“血友病吧被賣”事件、“魏則西”事件後,百度CEO李彥宏釋出了一篇題為《勿忘初心,不負夢想》的内部郵件。他說:“如果失去了使用者的支援,失去了對價值觀的堅守,百度離破産就真的隻有30天!”

不管是“中國裁判文書網”被屏蔽,還是“今日頭條”搜尋結果被幹預,亦或是“三鹿奶粉給錢删稿”以及著名的“魏則西事件”,都指向了同一個核心問題:百度是否濫用市場支配地位,對搜尋結果進行了幹預。

盡管百度一再表示,搜尋結果都是大資料比對,經過機器運算得出,否認人為幹預。但質疑的人們往往相信,從競價排名來看,誰出錢或者出錢多,誰就可以在搜尋結果中排到前面位置,或者屏蔽對自己不利的資訊。

中國社科院新聞與傳播研究所副研究員雷霞表示,在新媒體時代,大家擷取資訊最主要的途徑之一就是通過網絡搜尋,而百度搜尋是使用者依賴度很高的搜尋引擎。

中國傳媒大學政治與法律學院副院長、教授王四新表示,對任何使用它的人來講,搜尋引擎都是把他引向求知、未知和外部世界資訊視窗,是資訊和價值觀聚合平台。

百度披露的資料顯示,百度APP月活使用者已經突破6億。這意味着,每天都有數以千萬計的使用者通過百度擷取資訊。如果結果都是被幹預過的,後果會有多可怕?

2020年初,李彥宏在印度理工學院(IIT)馬德拉斯分院舉辦的Shaastra 2020科技節上發表演講時表示,搜尋将被人工智能改變,越來越多的搜尋将直接得到答案,而不是像過去,給使用者大量連結讓他們自己去尋找正确答案。

這個說法沒錯,搜尋引擎排序的依據是算法,但我們又憑什麼去相信算法的公正、完善、嚴謹,以及相信算法背後的公司?

國家網際網路資訊辦公室釋出的《網際網路資訊搜尋服務管理規定》中明确要求:“網際網路資訊搜尋服務提供者應當提供客觀、公正、權威的搜尋結果,不得損害國家利益、公共利益,以及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

如果這些都得不到保障,你想看的不一定就是你想看的,你實際看到的,也隻是别人希望你看到的而已。

幾年前,在網絡安全和資訊化工作座談會上,最高層說過一句話:“辦網站的不能一味追求點選率,開網店的要防範假冒僞劣,做社交平台的不能成為謠言擴散器,做搜尋的不能僅以給錢的多少作為排位的标準。”

最後一句話說的是誰?相信百度心知肚明。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