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同一首曲子,為什麼老師總是說我彈得沒有靈魂?

彈出來的曲子沒有靈魂,大概是不少練琴的同學都會遇到的一個問題。

用老師的話來說,就是每一個音彈得都對,但是沒有感情,你就像一個冷漠的彈琴機器。

同一首曲子,為什麼老師總是說我彈得沒有靈魂?

更難受的是,有時候你明明感覺自己投入了十二分的感情,可在老師眼裡,你依然

同一首曲子,為什麼老師總是說我彈得沒有靈魂?

那麼應該如何讓從自己手中躍出的音符富有感情呢?

1 基本功先到位

當然,這是基礎。

把一首曲子彈會、彈熟,把曲子中的各種技巧都拿捏了,再去想如何給曲子注入感情。

同一首曲子,為什麼老師總是說我彈得沒有靈魂?

2 學會去分析音樂

作曲家作一首曲子的時候,可不是随便寫的音符,而是将一種特定的情緒用音符表達出來,我們彈奏的時候就必須要盡可能深入到那個情境當中去。

是以我們應該去分析一首曲子裡包括樂曲情緒、表情、音樂的性質、速度等等。

這些術語提示學生,樂曲是歡快的或抒情的、是快闆還是行闆或慢闆,這直接關系我們對整個作品的風格主基調的判斷。

同一首曲子,為什麼老師總是說我彈得沒有靈魂?

3 正确讀譜

一首譜子的譜面可以表達出很多東西,比如曲子的聲部,每個聲部的強弱,譜子中的表情符号等等,我們要做到像譜子裡面要求的變化。

4 音樂呼吸

想彈奏出一首有生命力的曲子,就要學會跟随音樂去呼吸。

每個人的呼吸都是有斷續,有起伏的,那麼音樂也應該如此!

首先是呼吸斷續感,假如我們彈貝多芬的《歡樂頌》

同一首曲子,為什麼老師總是說我彈得沒有靈魂?

在每一個樂句的結尾,讓手指離開鍵盤,使聲音斷開,在下一句開始的時候,聲音重新出現。這個時候,結尾和重新的開頭都有了,呼吸感也就出來了,是以我們需要劃分要樂句,并作合适的分段。

接下來是音樂起伏感,所謂起伏,也是對強弱和速度處理的綜合展現。我們以貝多芬《緻愛麗絲》來示範。

同一首曲子,為什麼老師總是說我彈得沒有靈魂?

在每一句樂句中,把速度和強弱由低到高序進,達到最高點後下降。即,每個樂句都有一個高潮點,整個樂句的速度和強弱,在重心點時達到頂峰,從重心兩邊依次放緩下去。

合理的分句,強弱的處理和速度的彈性,可以有機結合,以達到更巧妙的“呼吸感”和音樂性。

5 模仿

我們都知道大師彈的好聽,那就用耳朵細細地去分辨,它們每一個細小的段落和你彈奏的究竟差别在哪裡,然後嘗試着用有邏輯的語言把這個差别描述出來。

在聽大師作品的時候,一定要聽細節,學會細節處理方式,各個擊破。

同一首曲子,為什麼老師總是說我彈得沒有靈魂?

6 從曲子去找共情

一首曲子的出現,固然是有故事有背景,也有曲子想表達的情感,我們要先去查閱資料,去試着帶入作者本身的經曆中。

當然,孩子年紀小,閱曆淺,很多時候并不能和音樂家們感同身受。那麼,我們可以去從其他方面去擷取這種情緒,進而放大這種感情去投入在演奏中,才能讓演奏出來的音樂富有感情。

同一首曲子,為什麼老師總是說我彈得沒有靈魂?

監制/朱戈倩

稽核/吳 瑩

編輯/李益莎

-END-

音樂考級精彩内容

同一首曲子,為什麼老師總是說我彈得沒有靈魂?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