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雲:志不定,天下無可成之事。制定職業生涯規劃對于每個人,尤其是在校高中生是非常重要的。

2月23日下午,六安第二中學河西校區報告廳,該校第一屆校園職業生涯挑戰賽進行正酣,來自高一年級的9名同學,結合興趣、性格特點,向各位同學以及校長、老師介紹自己的職業生涯規劃。
“我是一名熱情開朗的女孩,有着良好的溝通能力,我對記者這個職業充滿向往。我的職業規劃是2024年考入中國傳媒大學,2028年攻讀研究所學生,2031年進入工作階段,結合我的職業規劃,我計劃在高中三年……”高一(2)班的楊楠楠同學根據自己的職業規劃,将計劃層層分解細化到三年高中的學習目标。高一(14)班的彭傳玺通過霍蘭德測試和對自我認知的探索,認為自己适合建築設計師的職業,并對其進行了S(優勢)W(劣勢)O(機會)T(威脅)四個方面的分析。
站在台上的9名同學,自信大方,思路清晰,分别從自我探索、職業認識、職業規劃、規劃方案和評估調整等方面,通過個人PPT的展示和現場演講,同學們切身感受到職業規劃的重要性,也更加堅定了前進的方向和決心。“參加這次比賽,我更加認識自己,也明确了目标,在對目标的達成進行一步步分解的過程中,我感受到内在的動力,為了尋找最真實的自己,我想在今後的學習中,我會更加主動、積極。”賽後,楊楠楠告訴記者。
律師、醫生、記者、科研、建築設計師……六安二中河西校區同學們的職業目标務實合理,記者注意到,不少同學在進行職業規劃時,将個人理想與國家發展、民族命運相結合,讓在現場觀賽的校長楊斌既高度肯定,又欣慰感動:“進行職業規劃,導向和興趣很重要。今天,我想通過這樣的比賽,了解新時代的學生們心裡在想什麼,隻有了解他們,才能在學校今後的教學中有的放矢,進行更貼近學生的課程設計和規劃,厚植家國情懷的同時,助力每一個高中生打開多元與個性之門,讓興趣變成真正的職業目标。”
學生時期距離就業看似遙遠,盡早進行職業規劃,可以發現孩子的優勢和天賦,進行重點培養。2017年底,教育部出台的普通高中課程方案中明确了高中教育的新定位,即“三适應一奠定”:促進學生适應社會生活,适應高等教育,适應未來職業,奠定每個學生的終身發展。檔案要求在高中階段就要引導學生進行面向未來職業的規劃。同時,聯考高招改革倒逼學生需要提前規劃未來。
在新課改背景下,職業生涯規劃也成為師生要提前面對的課題,為了讓學生更好地規劃未來,讓老師明确引領學生的重要性,六安第二中學河西校區從高一年級開始将職業生涯規劃納入工作重點,以心理健康教師為規劃導師,通過開展個别咨詢、指導進行時間管理、生涯傾向測試、組織職業體驗等形式,促進學生自我認知發展,優化學業規劃與職業規劃,嘗試處理興趣、特長、潛能、傾向與社會需要的關系。
這次挑戰賽的組織者郭菊老師既是專職心理健康教師,同時也是學校的職業生涯規劃導師,像這樣專職做心理健康和職業規劃的老師不多。郭菊告訴記者,學校非常重視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甚至“犧牲”學科課時來開展職業生涯規劃課。為了把課上好,學校分管校長和教務部門的老師組成評課團隊,推門聽課,指出不足,給出建議,并對課程進行錄播,幫助郭菊打磨好課程。“高一年級我希望引導學生發現興趣,樹立目标,高二讓同學們學會職業探索,培養和提高崗位所需的職業素質,高三職業生涯規劃課程就是以志願填報為主,求職技巧為輔。接下來,我想進一步完善課程,形成系統的校本課程教學資源。”
來源:皖西日報記者 單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