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國家的心态--聊一聊“俄羅斯困境”

作者:甯南山

一些想法,不一定對,僅供參考。

這兩天烏克蘭和俄羅斯的事情吸引了世界的目光,我覺得有一篇文章是必看的,那就是“普京就俄烏局勢及承認頓巴斯地區獨立發表重要演講(全文)”,是“今日俄羅斯”發的中文翻譯稿如下:

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739703050994363#_0

國家的心态--聊一聊“俄羅斯困境”

這篇演講稿多看幾遍,多讀幾遍,是可以很清楚的闡述俄羅斯現在的立場和思想根源的,以及普京政府目前對世界格局的認識的。

這裡面我說幾個點,當然并不完全,要想獲得完全的内容,建議大家還是看一看原文,我覺得有三點是我印象深刻的。

1:認為現代烏克蘭就是俄羅斯創造的,更準确地說,是布爾什維克和共産主義時代的俄羅斯締造了烏克蘭。這一過程幾乎是在1917年十月革命之後開始的。

包括把俄羅斯族人為主的烏東頓巴斯地區劃入到烏克蘭;

二戰抗擊納粹德國的衛國戰争勝利後在烏克蘭西部把一部分波蘭,匈牙利,羅馬尼亞的領土轉讓給了烏克蘭;

還有1954年赫魯曉夫把克裡米亞半島劃入到烏克蘭。

2:認為布爾什維克的蘇聯犯了巨大的錯誤,把不少俄羅斯的領土轉移到新成立的,通常是任意成立的行政機關—加盟共和國,且不少是往往與他們毫無關系的巨大領土。另外不僅是領土,還将曆史上的俄羅斯人口一起轉讓了出去。

這些加盟共和國不僅被賦予了民族國家形成的地位和形式,蘇聯憲法還規定其有無條件從蘇聯脫離的權利,這就為蘇聯境内的各加盟共和國的民族主義破壞國家埋下了地雷。

而脫離了蘇聯的烏克蘭,雖然事實上獲得了蘇聯時期額外給予的不少領土,但卻既反俄,又反共産主義。

3:對西方的态度,認為蘇聯解體後,俄羅斯在和西方的交往中履行了義務,包括從德國以及中歐和東歐國家撤軍,為克服冷戰的遺留問題作出了巨大貢獻。

但是北約卻沒有旅行自己的保證:

“1990年,在讨論德國統一問題時,美國向蘇聯上司人承諾,北約的管轄權或軍事存在不會向東延伸一寸。而且,德國的統一不會導緻北約的軍事組織向東延伸。

他們雖然做了口頭保證,但結果都是一無所獲。後來,我們得到保證,中歐和東歐國家加入北約隻會改善與莫斯科的關系,解除這些國家對困難的曆史遺産的恐懼,而且,創造一個對俄羅斯友好的環境會對他們有好處。但結果恰恰相反,一些東歐國家當局兜售恐俄症,把他們對俄羅斯威脅的情結和成見帶到了聯盟,并堅持要建立主要針對俄羅斯的集體防禦能力。而這發生在20世紀90年代和21世紀初,當時由于開放和我們的善意,俄羅斯和西方的關系甚至一度處于高水準。”

同時文章列舉了北約的五次東擴:

1999年,波蘭、捷克共和國和匈牙利加入聯盟;

2004年,保加利亞、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羅馬尼亞、斯洛伐克和斯洛文尼亞;2009年,阿爾巴尼亞和克羅地亞;2017年,黑山;2020年,北馬其頓。

普京的演講對此做了一個對西方動機的總結:

“你不想把我們看作你的朋友和盟友,但為什麼要與我們為敵呢?

答案隻有一個:不是因為我們的政治體制或其他原因,他們隻是不需要俄羅斯這樣一個獨立的大國。這就是所有問題的答案。它是美國傳統對俄政策的來源。”

站在我的角度,說幾點想法,

第一點是烏克蘭危機中,美國為首的西方是戰略進攻方,對俄羅斯步步緊逼,俄羅斯實際上是戰略防守方,俄羅斯此次宣布承認頓巴斯地區的兩個共和國獨立,本質上仍然是試圖阻止北約東擴的防守行為。

這是西方和俄羅斯的客觀巨大實力差距決定的,

這篇演講中提到的北約五次東擴是真實發生的事情,俄羅斯面臨的戰略空間壓縮是的确存在的。演講中提到,

“在美國打破《中程和短程飛彈條約》之後,五角大樓已經在公開開發一系列地基打擊武器,包括能夠到達5500公裡以外目标的彈道飛彈。如果在烏克蘭部署這種系統,它們将能夠打擊俄羅斯整個歐洲領土以及烏拉爾山脈以外的目标。戰斧式巡航飛彈到達莫斯科需要不到35分鐘,從哈爾科夫地區發射彈道飛彈需要7-8分鐘,高超音速打擊需要4-5分鐘。”

而北約步步緊逼的原因普京的演講也提到了,那就是“不需要俄羅斯作為一個獨立的大國”。

北約國家的人口,經濟實力,科技水準目前對俄羅斯都是壓倒性的優勢,光是美國的人口就是俄羅斯兩倍以上,經濟實力就是俄羅斯10倍以上,而且優勢還在越來越大。

我之前對比過全球主要國家的經濟增速,可以看之前的文章,全球經濟絕對增量來說還是中國和美國最多,俄羅斯和美國不管是相對經濟差距還是絕對經濟差距都在拉大。

和美國相比,俄羅斯對科技研發投入和産業發展的差距繼續下去,在軍事方面和美國的技術差距也會越來越大,實際上俄羅斯現在除了核潛艇,核武器,飛彈等少數領域,其他方面都在逐漸落伍。

西方總計八九億人口,隻要西方對俄羅斯存在敵意,那在長期的博弈中俄羅斯一定是毫無勝算的,隻可能采用各種方法防禦。

第二點是這篇演講展現了一些俄羅斯的擴張主義思想,即使在目前國力已經衰落的情況下,這種思想仍然存在于俄羅斯人的内心。

關于擴張主義這點不僅是俄羅斯的歐洲鄰國,我們中國也是受害者,當然了目前中俄已經劃定了邊界,這件事隻能作為曆史讨論了。

這篇演講中透露出來的思想,已經合法自願劃給其他國家的領土,覺得自己受威脅了就可以拿回來,那以此類推俄羅斯大量周邊鄰國境内都有不少俄羅斯族人,一些領土曆史上也曾經被俄羅斯占領過,那這些鄰國的土地是不是隻要俄羅斯覺得有需要,就可以通過武力形式奪取。

再反推到俄羅斯自己身上,他的國土面積超過1700萬平方公裡,不少領土也是曆史上從其他國家奪取的,曆史上曾是他國領土,那是不是其他國家隻要覺得俄羅斯對自己不太友好,就也可以對俄羅斯提出領土要求?

再推廣到全世界的話,幾乎所有國家都和鄰國有各種領土帳,

如果所有國家都可以根據自己對于鄰國關系和領土的了解,就動用武力占領鄰國領土,那現有維持和平的國際秩序就沒有了。

如果說俄羅斯信奉的就是實力原則,不需要講道義,那對北約東擴壓縮俄羅斯的空間也沒什麼好抱怨的了,因為北約東擴也是基于實力原則,畢竟北約實力更強嘛。

大陸是講道義的,一貫主張動用武力是要經過聯合國安理會準許,而不是某個國家憑借自己的判斷就可以動用武力入侵,肢解和分裂他國領土。像美國不經過聯合國安理會準許,就轟炸塞爾維亞,伊拉克等國家,大陸就是反對的。

是以從道義公理上來說,大陸很難支援俄羅斯對領土的立場,大陸至今沒有承認俄羅斯對克裡米亞擁有主權,預計也不會對頓巴斯地區獨立予以承認。

第三點是俄羅斯對大陸的重要性,以及存在的風險思考。

大陸其實是希望俄羅斯能分擔大陸面臨的美國壓力的,是以烏克蘭危機吸引了美國的精力和資源,對大陸并不是壞事。畢竟對于大陸來說,需要的隻是時間,再過幾年大陸的國力還會上升不少。

但一個風險在于,如果美國在未來幾年改變對俄政策,試圖像當年尼克松聯中抗蘇一樣,采取友俄抗中的政策呢?

之前看過的一篇文章,叫做《環球财經:走向質變的中美關系》,

是2010年發表的,我覺得非常有遠見,裡面詳細的描述了英語國家争奪世界霸權時的邏輯,是有套路的。文章在以下的連結,我覺得這篇文章值得花時間看看。

http://finance.sina.com.cn/review/20101013/17398774055.shtml

這篇文章在很多地方是很有啟發的,下面是我從本文中的一些總結和思考:

1.國家之間敵對與聯盟經常發生,而且這種關系有時候能夠迅速轉換。

不要看現在美國上司北約對俄羅斯步步緊逼,但曆史上英語國家為了打壓新崛起的歐洲大陸霸權國家,曾經多次和俄羅斯聯合,

19世紀初英國和俄羅斯一起聯合反拿破侖時期崛起的法國,

一戰時期英美和俄國一起反德,二戰時期和蘇聯一起反納粹等等。

以一戰為例子,第一次世界大戰是1914年爆發的,英國和俄國成為盟友,而僅僅在10年之前,英國還在日俄戰争中支援日本,站在俄國的對立面。

如果聯想到今天的俄美關系,雖然現在拜登政府對俄羅斯不斷緊逼,但是不代表美國國内就沒有聯合俄國制約主要對手中國的意見,

前幾年的特朗普政府就有淡化和俄羅斯對抗,集中打擊中國這個傾向,如果2024年的大選又是特朗普上台呢?

2.在曆史上英語國家和其他國家的博弈中,俄羅斯都扮演了關鍵力量支點的作用。

拿破侖在打敗奧地利和普魯士後,如果不入侵沙俄,那麼英法博弈的結果是難以預料的;俾斯麥通過與沙俄的“再保險條約”為德國的安全奠定了穩固的基石,

如果一戰時期的德皇威廉二世和二戰時期的希特勒不背棄成功的“俾斯麥傳統”,那麼兩次世界大戰,即使英美聯合力量也未必能動搖德國在歐洲的地位。

今天俄羅斯是中國重要的油氣資源來源地,中國經濟的運作高度依賴石油進口,除了石油化工産業之外,大陸的貨物和人員運輸高度依賴公路,水運和航空,這些都是需要消耗石油的,而大陸大約70%的石油需要進口。不僅如此,面積遼闊的俄羅斯擋在中國和歐洲之間,中歐班列,中亞油氣管道都在其影響之下,戰略位置非常重要。

另外極端情況下俄羅斯如果倒戈,可能還會引起連鎖效應,印度,日本,俄羅斯,還有尚未統一的中國台灣地區,是可以對大陸構成較為完整的包圍圈的。

對我們來說一個有利因素是,

從普京的演講中,可以看出普京政府認識到美國的對俄政策是最終不讓俄羅斯作為一個獨立的大國存在,隻要俄羅斯有這個認識,他們就應該清楚,如果中國在西方打壓下失敗了,那麼他們必然會成為西方的下一個目标,而俄羅斯的人口體量是無力獨自對抗西方國家的。

對于大陸來說,

盡管普京政府上司下的俄羅斯和美國一起對抗中國的可能性極低,

但是至少未來美國采取友俄政策而集中力量對付中國的可能性是存在的,并且不排除俄羅斯因為想獲得某些利益而損害中國利益的情況發生,進而考驗中俄關系,

這種風險如果未來俄羅斯發生上司人更疊,還會變得更高,畢竟普京今年已經70歲了。

對此對大陸來說,選擇和俄羅斯擴大合作,增加兩國的共同利益,進而鞏固中俄的合作關系。通過共同利益将兩國綁定在同一輛車上,是當下和未來的必然選擇,可以降低美國對俄關系變化而對大陸帶來的風險。

2022年2月4日,在普京到訪中國的首日,俄羅斯與中方簽署1億噸石油大訂單,這是一份由俄羅斯石油公司和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的簽署過境哈薩克斯坦向中國供應1億噸石油的協定,協定期為10年。

而在2021年,根據中國海關總署的數字,2021年中國進口俄羅斯石油為7964萬噸,油氣資源是俄羅斯賺取外彙的主要來源,中國的巨大市場給予了俄羅斯和西方博弈很大的底氣,包括中國的裝備和技術也可以幫助俄羅斯減輕西方經濟制裁帶來的損失。

最後,我再說一下“俄羅斯困境”和中國的核心優勢,

“俄羅斯困境”是我想出來的一個詞,不一定準确,它指的是俄羅斯人内心有一個富強大國夢,目前俄羅斯的發展水準,人民生活水準是遠低于西方的,必須要發展起來,但作為斯拉夫人在種族上不被西方各國認同,是被打壓的對象。

但是俄羅斯區區1.44億的人口,在面對人口八九億人的西方,不管在經濟,軍事還是科技方面,是幾乎沒有勝利的希望的,被西方打壓,制裁和封鎖意味着既無法獲得先進技術,也無法獲得巨大市場,也無法獲得産業轉移,

俄羅斯如果無論什麼技術,産業都靠自己投資,那将面臨更高的成本,更長的周期,同時由于俄羅斯市場隻占全球2%不到,獲得收益也更小,這種情況下俄羅斯是無法發展起來的,這是俄羅斯面臨的困境,想在保持獨立的大國地位前提下發展,卻又因為種族原因不被西方接納,和西方對抗由于人口體量上的巨大差距,也沒有取勝的希望。

對比之下中國目前的核心優勢是什麼?

一般我們是看領土,人口,科技,産業鍊,組織能力。

領土方面中國,美國,俄羅斯,乃至于歐洲都夠大,也就互相算不上有很大優勢。

是以我覺得是三個:14億的巨量人口,全産業鍊工業國和中國共産黨強大的組織能力,目前相對于西方的主要短闆是科技水準。

一個有意思的事情是,由于大陸的14億人口+全産業鍊工業國,如果大陸科技進步使得勞動生産率達到西方的水準,那麼大陸經濟總量将占到全球的40%,超過西方的總和。

需要說明的是,人口,科技,産業,組織能力,領土這些國家的幾個關鍵要素,它們互相之間是起作用的,其中的一個要素越強,則可以極大的激發其他要素變得更強。

人口無用論在今天的中國依然很有市場,其實這是中國長期落後帶來的結果,如果沒有發達的科技,産業和社會組織能力,那人口的巨大能量自然是發揮不出來,這方面人口不斷膨脹的巴基斯坦,孟加拉國,奈及利亞等人口上億的國家都是典型。

但随着科技的進步,産業的發展,組織能力的提高,龐大的人口不僅會産生大量優秀的工程師和科技人員,而且高技術制造業和第三産業的發展還會産生數量龐大的中産階級,具有強大消費能力的全球最大單一市場,以及全球最大的科技和産業投資,獲得世界首位的經濟和軍事實力,使得大陸徹底擺脫“俄羅斯困境”,要想過好日子,不考慮競争是不行的,畢竟這個世界就是強者會獲得更多的财富。

“俄羅斯困境”的唯一解法在中國,俄羅斯不能再犯第二次錯誤

正是因為中國憑借自己14億人的龐大體量,加上已經形成的全産業鍊,對中國來說不存在那種面對西方勝利希望渺茫的“俄羅斯困境”,相反卻是實作複興的機率極大,這使得中國也成為了俄羅斯實作自身發展的解法所在。

蘇聯時期俄國曾經犯過一次戰略性錯誤,那即是被大國沙文主義支配,試圖控制中國,把我們變成他們的衛星國,這是有強大民族自尊心的中國甯肯決裂也不可能接受的。

蘇聯集團本來在科技方面就不如西方,還失去了龐大人口且已經初步工業化的中國,在人口方面對西方也喪失了優勢,甚至還使得中國倒向了西方,進而奠定了冷戰必敗的命運。

如果當時蘇聯集團和中國保持友好合作,那結果或許是另外一番景象。

今天俄羅斯面對西方的壓制,人口五倍的差距,經濟二十倍的差距,打破困境的唯一辦法就是鞏固中俄聯盟。中國和俄國之間伴随着邊境協定簽署曆史問題已經解決,中國也并不像西方那樣有強烈的種族思想,是比西方國家和美國更為靠譜,更講“王道”,講“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世界老大,這是能給俄羅斯的發展帶來巨大機遇的。

2021年中俄之間人口和經濟體量目前已經是10倍的比例,中國未來必然是重登世界第一,經濟總量是俄羅斯的倍數也會達到20倍以上,是有能力帶動俄羅斯的發展的。

能不能放下自己對中國的自尊心認識和接受這個事實,能不能一直清醒的認識到俄羅斯不可能被西方接納而堅持和中國緊密合作,最終打破“俄羅斯困境”,

而不是在盎格魯撒克遜人的利誘下,内部親西方勢力擡頭自行瓦解中俄同盟,再次犯下失去中國的錯誤,其實也關乎着俄羅斯自己的未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