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古代“雞娃”天花闆:如何讓康熙在近百個孫子中發現弘曆?

作者:飛天陽光
古代“雞娃”天花闆:如何讓康熙在近百個孫子中發現弘曆?

本 文 約 4600 字

閱 讀 需 要 12 min

在電視劇《雍正王朝》裡,12歲的弘曆(未來的乾隆皇帝)随阿瑪胤禛和皇爺爺康熙來到木蘭圍場秋闱。在王公重臣商議将金如意賜給八皇子胤祀後,小弘曆卻提出了完全不同的見解。

小弘曆:天生萬物本來就是供人取用,我大清的祖先們以射獵為生,就像中原的漢人以耕田為生一樣,都是上天交給我們的謀生之道。

康熙:可是你皇爺爺已經貴為天子,富有四海,不需要再以射獵為生了呀!

小弘曆:這是皇爺爺不忘本,皇爺爺如果沒有射殺這麼多猛獸的本領,就不能平三藩、收台灣、平定蒙古叛亂,皇爺爺是我大清的第一巴圖魯!

古代“雞娃”天花闆:如何讓康熙在近百個孫子中發現弘曆?

影視劇中的小弘曆。來源/電視劇《雍正王朝》截圖

小弘曆的一席話,不僅使康熙帝龍顔大悅,随後更是将其調至身邊,躬親培育和悉心教導。驅散演義塑造和藝術的加工,在康熙皇帝的近百個孫子中,為何隻有弘曆被康熙一眼挑中并獨得聖寵呢?我們先來看看正史的記載。

皇家森嚴育文武

在談及弘曆被選招入宮、進修康熙帝的“小竈”輔導前,我們先了解一下清朝的宮廷教育。清軍入主中原後,為完成從“打天下”到“坐天下”的身份轉換,清朝皇室極其重視漢文化的學習,并且逐漸完善了皇族内部的宮廷教育。

康熙本身勤奮好學,他不僅學習中國傳統的儒家文化典籍,還保持着很好的騎射技藝,甚至還跟随西方傳教士學習西洋科技。同時,康熙對宮廷教育極為重視,并對諸皇子進行着系統教育。

古代“雞娃”天花闆:如何讓康熙在近百個孫子中發現弘曆?

康熙影視形象。來源/電視劇《康熙王朝》截圖

康熙十五年(1676)前後,康熙帝設立上書房,并漸漸發展成上書房制度。

康熙帝定制,諸皇子從六歲開始在皇宮接受教育,包括皇子、皇孫、皇曾孫、皇玄孫等。到上書房讀書的還有谕準的特殊人員,如上書房伴讀以及部分額驸。康熙帝親自挑選在這裡授課的老師,對當時的太子胤礽更是重點培養。他經常檢査諸皇子的功課,平時還以庭訓的方式親授。(石利鋒《清代宮廷教育綜述》)

皇家子弟的宮廷教育分文武兩科。文科主修儒學經典、史學辭賦以及典章制度,同時開設滿語課程、繪畫曆算。尚武方面,主要是保持滿人騎射傳統、武功,兼修火槍的使用。每年秋季,皇帝會帶領皇子皇孫和滿朝文武去圍獵,既保持旗人遊獵的傳統,又是對衆多皇子皇孫武功和騎射技藝的檢驗。

皇帝對授課老師也會有一些考核。首先要具備優良的道德品性,要對皇子的品性和涵養進行正向影響。其次,學曆也要過關,為皇族上課的老師一般為翰林院學士,不僅要精通儒學,還得教授治國安邦之策。

當然,宮廷學校的老師們待遇和獎勵也是豐厚的。在授課師傅及授業者生日,宮廷會送如意或宮廷美食當獎勵。平日,皇帝還會賞賜黃馬褂或小吃。逢歲末會賞賜裝有銀锞的荷包和禦書“福”字。此外,一些居住距皇宮較遠的師傅,皇帝還會就近賞個宅子。(石利鋒《清代宮廷教育綜述》)

看起來,皇家子弟的教育環境已經足夠好了。但在這衆多子孫中,弘曆的待遇又升了一級,享有完全不同的課程計劃,甚至會接受康熙爺爺一對一的精品培養。

“一朝選在君王側”

弘曆出生于康熙五十年(1711)八月十三日,其父是當朝康熙帝四子胤禛,其母鈕钴祿氏是四品典儀淩柱的女兒,雖位階不高,但誕下龍裔,足可母憑子貴。因為此時的胤禛子嗣薄寡,新添男丁,足可令胤禛乃至雍王邸上下欣喜不已。

弘曆與祖父的第一次謀面是在12歲。康熙六十一年(1722)春,圓明園牡丹鬥豔争芳,康熙帝得知後欣然前往。正在圓明園“镂月開雲”的牡丹台賞花之際,皇四子胤禛為康熙引薦了他素未謀面的皇孫弘曆。在康熙眼中,這位小皇孫“前庭方廣,眉清目秀,身材颀長,舉步穩重,談吐聲音既洪亮又悅耳”(唐文基、羅慶四:《乾隆傳》)。

古代“雞娃”天花闆:如何讓康熙在近百個孫子中發現弘曆?

影視劇中讀書時的弘曆。來源/電視劇《雍正王朝》截圖

此時的康熙已垂垂老矣,遠不如當年平三藩、收台灣、親征噶爾丹時那般英姿勃發,加之晚年的諸子奪嫡之争,更是心力交瘁,身上常常籠罩着遲暮的孤獨感。與這位年輕、充滿活力的孩子的邂逅,給予康熙很大的精神安慰。康熙當即決定将其帶回宮中,親自悉心培育。(十二歲,谒聖祖于圓明園之镂月開雲,見即驚愛,命養育宮中,備荷怡顧。《清代通史·卷中》)

祖孫二人在康熙最後的晚年生活裡十分溫馨。兩人經常共同進食,康熙甚至還會教弘曆如何批閱奏章。每每有朝臣觐見,也會把他留在身邊,幫助成長曆練。乾隆在追憶祖孫兩人時光時,這樣回憶:

“夙興夜寐,日觐天顔;绨幾翻書,或示章句;玉筵傳膳,每賜芳饴;批閱奏章,屏息待勞;引見官吏,承顔立側”(《禦制避暑山莊記·恩堂記》)。

古代“雞娃”天花闆:如何讓康熙在近百個孫子中發現弘曆?

影視劇中的康熙與弘曆。來源/電視劇《雍正王朝》截圖

為了保持滿族的騎獵傳統,康熙在武功方面為弘曆選了兩位老師:一位是當時的皇二十一子胤禧,教授騎射;另一位是莊親王胤祿,教授火器。在兩位調教下,弘曆在圍獵中成績斐然,英武氣概讓群臣歎服。

是年秋季,弘曆跟随康熙來到避暑山莊讀書。而弘曆每日讀書的場所——萬壑松風坐落于山崗之上。一次,康熙駕舟路過,因思念心切,在小舟之上就呼喊弘曆。弘曆聞聲也很激動,從陡峭的山坡随即奔來。康熙見後,十分擔心弘曆跌倒,直呼“勿疾行,恐緻磋跌”(唐文基、羅慶四:《乾隆傳》)。直到弘曆快步踏上船,老皇帝懸着的心才放下。康熙對于弘曆的恩情,弘曆牢記于心。是以,在其繼位六十年後,主動提出榮休為太上皇,不敢超越祖父在位時長,感恩于皇祖父的培育之情。

古代“雞娃”天花闆:如何讓康熙在近百個孫子中發現弘曆?

當然,被選在君王之側調教,其實是弘曆的幸運。他獲得的不僅僅是更高的平台和環境,更是無限臨近了皇權繼承序列的核心。

這麼來看,圓明園祖孫的相遇,或許是一場有心的安排。

用心良苦為何甘

在弘曆呱呱墜地之前,胤禛已有四子。長子弘晖8歲夭折,李妃所生三子——弘盼、弘昀和弘時,隻有弘時健康長大。子嗣是否興旺,是考量皇位繼承權的主要參考标準之一。弘曆的降生,無疑讓正處于皇位競争白熱化階段的胤禛喜出望外。

康熙晚年,兩次廢立太子胤礽。而後,康熙決定不設立太子,緻使儲君之位長期懸而未知。為競争大清皇位,皇子和諸臣各派勢力都在潛伏暗動,一片所謂的“盛世”之下卻是波濤洶湧。

古代“雞娃”天花闆:如何讓康熙在近百個孫子中發現弘曆?

影視劇中的康熙廢胤礽。來源/電視劇《雍正王朝》截圖

早已觊觎皇位久矣的雍親王也在悄悄地囊括勢力、培植親信。在其身邊有勇武絕倫的皇十三子胤祥,還有手握重兵的封疆大吏年羹堯,同時還有控制京城衛戍的九門提督隆科多。然而,一次契機,讓胤禛意識到,其手裡還有一個特殊的籌碼。

據乾隆《禦制詩全集》記載:“康熙六十年,予年十一,随皇考(胤禛)至山莊内觀蓮所下,皇考命予背誦所讀經書,共五千餘言,不遺一字,時皇祖(康熙)近侍,皆在傍環聽,鹹驚穎異。”

偶然的機會,胤禛發覺到四子弘曆才思靈活、智慮清明,如果可以被康熙識得,定然會加深對自己的考量。于是,在轉年春暖花開之際,就有了圓明園的賞牡丹之會。

康熙帝的賞花之行,顯然是四皇子胤禛精心策劃的。胤禛借着自己暢春園裡的一處私園牡丹花盛開之際,邀請康熙前來賞花散心。康熙一生偏愛牡丹,胤禛投其所好,修建了這樣一處花長莺飛的牡丹園。心情煩悶和孤獨的康熙,自然接受邀請,移步至牡丹園。

古代“雞娃”天花闆:如何讓康熙在近百個孫子中發現弘曆?

影視劇中的胤禛。來源/電視劇《雍正王朝》截圖

賞花聞香,遊園踏青,康熙龍心大悅。胤禛不失時機地有意促成弘曆和康熙的祖孫見面。康熙興緻正盛,也希冀見一見從未謀面的皇孫。初見皇孫,在察覺弘曆眉宇之間的氣度不凡後,康熙還考察了弘曆的功課。弘曆将今天所學内容一字不落地背誦下來。(“皇考奉皇祖于圓明園之牡丹台觀花侍宴,以予名奏聞,遂蒙眷顧,育之宮中”《禦制詩初級》)康熙被弘曆活潑靈動的特質吸引,似乎從他身上看到了大清草創之初的自己。

這一次的相見,有意又自然,精心又順水。在北韓《李朝實錄》中有這樣的記載,康熙在暢春苑對大學士馬齊說:“第四子雍親王最賢,我死後立為嗣皇。他的第二子有英雄氣象,必封為太子。”由此可見康熙對弘曆的認可,也可看出弘曆的出類拔萃也為胤禛赢得皇位增色幾分。

誰曾想,這次祖、父、孫三人意外地“同框”,足可以改變大清百年的曆史。牡丹花落,碾做塵土,沉寂于圓明園。而弘曆這朵飛花,扶搖騰起,飄入到紫禁城裡。這朵飛花非比尋常,命理中似乎還有一場遠在星辰之外的因緣。

何其幸運飛入花

弘曆生于辛卯(康熙五十年)、丁酉(八月)庚午(十三日)丙子(子時)。康熙初見弘曆後,因對其喜愛有加,便尋來弘曆的生辰八字請術師測算。身處封建時代的君主,不自然地落入到笃信命理運數的窠臼之中。

術師表示未來的弘曆資質極佳、聰慧睿智,健康多福且子嗣興旺,家族香火綿綿。康熙對此深信不疑,更加盛意拳拳教授弘曆。

在康熙的内心,弘曆不僅天生貴胄,命運禮數極佳,而且福澤綿長。有一次,康熙帶着弘曆木蘭圍獵。康熙張手搭弓,擡臂一箭射倒一隻熊。康熙又命弘曆上馬,補上一箭。可負傷的熊忽然站起,向弘曆撲來。弘曆面對此景,全然不懼。好在康熙反應靈活,回身補一槍,将熊再次擊倒。事後,康熙皇帝感歎弘曆命數極佳,能逢兇化吉,并回身對随侍的太妃說:“弘曆的命運太矜貴厚重,會比我還有福氣”。(“木蘭從狝,命侍衛引射熊。上馬,熊突起。上控辔自若。聖祖禦槍殪熊。入武帳,顧語溫惠皇太妃曰:“是命貴重,福将過予。”《清史稿·高宗本紀》)

古代“雞娃”天花闆:如何讓康熙在近百個孫子中發現弘曆?

影視劇中的弘曆。來源/電視劇《雍正王朝》截圖

抛卻胤禛的精心安排和弘曆自身的杳數,弘曆之是以在衆多皇孫中脫穎而出,也與他自身聰慧好學分不開。

古代“雞娃”天花闆:如何讓康熙在近百個孫子中發現弘曆?

康熙與弘曆比劍。來源/電視劇《雍正王朝》截圖

皇家人才輩出,競争極為激烈,胤禛對弘曆要求極其嚴格,開啟了最強“雞娃”模式。弘曆尚年少時,胤禛為他覓得名師、庶吉士福敏進行啟蒙教育。福敏為人剛正,授課嚴格負責,為弘曆塑造了良好的學習習慣。在福敏的教誨下,弘曆熟讀《詩經》《尚書》《易經》《春秋》《戴氏禮記》等儒家典籍,并且開始閱讀史部的典籍《史記》和《漢書》。

古代“雞娃”天花闆:如何讓康熙在近百個孫子中發現弘曆?

弘曆的繼任老師是翰林院掌院朱轼,講授賈誼、董仲舒和宋代儒學,而後又請翰林院編修蔡世遠繼續為弘曆教授四書五經、宋儒著述。蔡世遠并不局限于書本知識,而是将這些理論與治國平天下結合在一起,探讨曆史上治亂興衰的規律,講授為君之道。弘曆自己承認,“于轼得學于體,于世遠得學之用,于福敏得學之基”(《清史稿·福敏傳》)。

古代“雞娃”天花闆:如何讓康熙在近百個孫子中發現弘曆?

少年弘曆。來源/電視劇《雍正王朝》截圖

可以說,在遇到康熙之前,弘曆除了上學之外,已經接受了父親的1對1精品課程。當他被成功“雞”成“牛娃”之後,與康熙爺爺的“偶遇”也就不遠了。

圓明園相遇後,弘曆的小竈改到了皇爺爺處。他的表現依然争氣,每次面對突擊檢查都表現自如。一天,康熙查問弘曆的功課,讓其背誦周敦頤的《愛蓮說》。弘曆信心滿滿,朗聲誦道:“水陸草木之花,可愛着甚番......牡丹之愛,宜乎衆矣。”康熙問弘曆這篇文章的精神内涵,弘曆已然理會“蓮”的精神内涵。康熙十分心悅,盛贊弘曆的才情與領悟。(唐文基、羅慶四:《乾隆傳》)

無論是曆史的偶然,還是教育的必然,當康熙帝看到弘曆的那一刻,來自“九子奪嫡”的陰霾仿佛透出一絲陽光。他欣慰地牽起弘曆的手,祖孫二人度過了短暫歡愉的時光,這可能是康熙晚年難得安穩的天倫之樂,更是對弘曆君位耀眼的加持。14年後,弘曆繼承皇位,是為乾隆帝。康雍乾三代創立的清朝雖成就了“康乾盛世”的美名,卻也走上了與世界大勢不同的道路,成為古代中國王朝走出循環前的一次“回光返照”。

古代“雞娃”天花闆:如何讓康熙在近百個孫子中發現弘曆?

END

作者 | 香冷風雨

來源:國家人文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