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智能床、智能照明、智慧控溫......冬奧背後的智能家居新藍海

從東京到北京,從盛夏到冰雪,在第24屆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上,我們不僅可以看到熱血追夢的運動員們,更能随處可見極富科技感的智能家居産品。

如冬奧村裡可以監測睡眠、自動調節的智能床;為不同國家運動員實作個性化設定的智能照明系統;像Ok繃一樣大小的“體溫貼”;客房内燈具、空調、窗簾均可通過APP控制台控制......

1、智能床:“零重力模式”打造全場景智慧睡眠體驗

智能床、智能照明、智慧控溫......冬奧背後的智能家居新藍海

還記得去年東京奧運會被嘲上熱搜的“最摳門”紙闆床嗎?而在今年的北京冬奧會,一位來自美國的雪橇運動員SummerBritcher在社交平台釋出短視訊大贊冬奧村的智能床,将它捧上了熱搜。

據了解,整個冬奧村有6000張這樣的智能床,通過遙控器,可以輕松調整床頭、床位的高度,躺下放松身心或進行閱讀、玩手機等娛樂活動;

這款智能床還能通過手機APP操作,監測運動員的身體資料,幫助教練實時檢視運動員的健康狀況,為比賽作出相應調整。

智能床、智能照明、智慧控溫......冬奧背後的智能家居新藍海

更厲害的是,這款智能床還支援“零重力模式”——接近于宇航員在太空中的姿态,可以通過遙控器将頭部位置擡升15度,腳部擡升35度,讓心髒與膝蓋處于同一水準線,有效分散身體壓力,幫助運動員進行睡前放松,以更好的狀态迎接比賽。

随着人們對生活品質要求的提高,企業應将重點放在打造「全場景智慧睡眠體驗」上。

2、智慧照明系統: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在冬奧村住宅區裡,配置了全屋燈光的智能化控制,可以實作燈光亮度、色溫柔和漸變的無極調節,同時根據室外自然光的亮度和色溫,結合人體生理作息規律,模拟自然光的變化,營造出一種“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使用場景。

為了應對不同國家不同的使用者,智能照明系統可以實作個性化設定,即不同國家使用者可以根據自己的生活習慣,通過APP來自定義室内燈光環境,設定完後,系統還會學習記憶使用者的使用習慣,在下一次使用時,就能快速将室内的照明系統調整至使用者喜歡的環境狀态了。

應用到家居使用場景中,還可以聯通門窗遮陽系統,開燈自動閉合窗簾,關燈自動開啟窗簾,或者是根據使用者的個人喜好,自定義成自己想要的照明調節與窗簾開合狀态。

3、智慧控溫系統:同室不同溫

智能床、智能照明、智慧控溫......冬奧背後的智能家居新藍海

一提到冬奧會比賽場地,我們第一時間的反應就是“冷”。而比賽時需要場地的冰溫達到-7℃~-4℃,冰面以上1.5米的空氣溫度維持在10℃左右,但是現場觀衆是無法長期在這樣低溫的環境下觀賽的。

是以,北京冬奧會采用了大量科技手段,提出“同室不同溫”的解決方案,即比賽場地在不同的區域有不同的溫度,一方面冬奧會項目對低溫的要求,一方面保證了觀衆溫暖舒适的觀賽體驗。

這套智慧控溫系統包括了超過4000個傳感器,相當于一顆“智慧大腦”,可随時監測并控制場館内的溫度、濕度乃至露點溫度等方面的變化。

同時,在觀衆席的下方增加了直徑1米的藍色風管,它就相當于智慧控溫系統的幫手,可以根據系統的“指揮”,精準地調節該區域的溫度、濕度,進而實作精準區域控溫。

4、可穿戴式智能裝置:像Ok繃一樣大小的“體溫貼”

智能床、智能照明、智慧控溫......冬奧背後的智能家居新藍海

這個長得跟Ok繃一樣的物件,其實是全球最小、測溫最精準的可穿戴式連續智能測溫裝置,是由北京微芯邊緣計算研究院研制的,學名為“可穿戴式體溫計和疫情防控‘千裡眼’系統”。

運動員隻需要将它貼在手腕或腋下皮膚上,體溫資料變化便會清晰展現在手機APP頁面中,實作自動測量、自動上報背景,幫助冬奧會在疫情防控中減輕人力成本。

類似的智能測溫裝置如地鐵、學校、小區、辦公園區等的測溫裝置,可以24小時不間斷工作,實作大規模人群實時體溫測量,自動識别、實時上傳系統,降低人力成本、提高效率。

智能,帶來了效率的提升和生活的滿足,以往需要花費10分鐘管理的事情,現在隻需要1分鐘就能完美解決;每天下班回家一打開門,燈光、音樂自動啟動,自己什麼都不用操心,疲憊的身體立馬就得到了放松。

未來,智能家居會進一步實作空間數字化,使用者可以用任何想要的方式控制它,趨勢雲在算法上做了很多思考,讓産品互聯互通更順暢、讓使用者覺得簡單,這就是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