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衆網·海報新聞記者 沈童 濟南報道
昨天還是關燈吃面,今天又喜提滿屏紅盤!最近的A股着實讓投資者頭疼……
自今年年初以來,A股市場在遭遇一波強勢調整後,春節後,A股繼續以震蕩盤整為主。而最近,因俄烏局勢不斷更新惡化,使得全球資本市場處于劇烈震蕩當中,在此背景下,投資者不禁對于A股市場也産生了一定擔憂。
一邊關燈吃面,一邊醞釀漲價!金融市場、大宗商品冰火兩重天
從全球其他主要市場來看,隔夜美國三大股指收盤均跌超1%,道指跌1.42%,标普500指數跌1.01%,納指跌1.23%。歐洲股市主要股指收盤漲跌不一,其中,德國DAX指數跌0.26%,法國CAC40指數跌0.01%,俄羅斯MOEX指數收漲1.58%,盤初一度跌8%。
(隔夜歐美主要市場指數情況)
A股方面,以2月22日表現來看,各大指數低開低走,放量大跌。主要指數集體跳水,超3700家股票下跌,滬指跌近1%;創業闆指早盤跌超2%,恒指跌近3%,科技股普跌。因避險情緒升溫,僅有色金屬、石油石化上漲,傳媒、消費等跌幅居前。
資金方面,wind資料顯示,2月22日北向資金淨賣出超70億元,滬市成交3876.79億元,深市成交5905.96億元,兩市合計成交9782.75億元,較前一交易日的9004.45億元明顯放量。而此前幾日的反彈,市場成交量也一直不溫不火。
避險品種黃金、原油等大幅走高。COMEX黃金期貨收漲0.03%報1900.3美元/盎司,盤中最高漲至1918.3美元,金價觸及九個月高位;COMEX白銀期貨收漲0.58%報24.13美元/盎司。國際油價集體上漲,美油2022年4月合約漲1.55%報91.61美元/桶,布油2022年5月合約漲1.26%報96.59美元/桶。

采購技術公司Keelvar的CEO兼創始人Alan Holland表示,烏克蘭是歐洲的“面包籃子”,烏克蘭大地上若出現軍事沖突,全球糧食供應必然受到沖擊。同時,烏克蘭和俄羅斯還是金屬和其他商品的主要供應商。
烏克蘭盛産的小麥、大麥和黑麥,是歐洲大部分地區的主要糧食來源。同時,其也是玉米一大生産國。Alan Holland稱,盡管糧食豐收還有好幾個月,但是長期的沖突會導緻歐洲地區面包短缺,秋季的通脹水準會是以上升。
采購工業集團總裁Dawn Tiura表示,事實上,不僅僅是歐洲會受到沖擊,中東和非洲對烏克蘭的玉米和小麥出口依賴程度也很大,供應擾動也會影響這些地區的糧食安全問題。對于烏克蘭本身而言,由于争端發生在自身領土之上,該國的貨币已經快速貶值,意味着該國出口的成本更加高昂。小麥和玉米價格已經開始上漲。在芝加哥交易的小麥期貨年初至今漲幅達到12%,玉米期貨年初至今漲幅約為14.5%。
咨詢公司Kearney的進階合夥人Per Hong表示,食品價格的上漲隻會随着額外的價格沖擊而加劇,尤其是如果烏克蘭的核心農業區受到軍事行動幹擾。同時,俄羅斯也是全球重要的小麥出口國。總體估算,俄烏兩國小麥出口占全球小麥出口總額的29%。天然氣供應的任何中斷都将反過來影響化肥等能源密集型産品的生産,這必将進一步打擊農業。去年化肥已經供不應求,導緻價格飙升。此外,烏克蘭多年來穩步增加了出口,現在是原材料、化工産品甚至運輸裝置等機械的“大型供應商”,同時也是礦産和其他商品的出口國。
Per Hong表示,俄羅斯目前還控制着全球約10%的銅儲量,也是鎳和鉑的主要生産國。鎳是用于電動汽車電池的關鍵原材料,而銅被視為經濟領頭羊,被廣泛用于電子制造和家庭建築。他說:“美國晶片行業嚴重依賴烏克蘭生産的氖氣,俄羅斯還出口許多對半導體、噴氣發動機、汽車和醫藥制造至關重要的元素。”
俄烏局勢對A股影響幾何?
對于金融市場而言,目前的俄烏局勢無疑成為一件充滿不确定性的國際“黑天鵝”事件,也正是以,金融市場各方一直處于觀望狀态。那麼,這一“黑天鵝”事件到底會給目前的A股市場帶來哪些影響?
上海一家知名私募基金的管理人表示,其實此次俄烏沖突是經過了反複醞釀的,市場有所預期,像周二這種恐慌性下跌很難持續。當然事件擾動也是一直存在的,比如随着事件的變化及更新,預計俄烏雙方後續還将有更多行動,美國及歐盟也将跟進制裁手段措施,但是總體上,對于盤面的影響是邊際遞減的,換句話說,A股對此次事件會逐漸脫敏。
事實确實如此,2月23日開盤,A股市場一改前一個交易的頹勢,溫和開盤後便一路走高。截至收盤,上證指數收漲0.93%,創業闆指漲2.82%,收複2800點。賽道股全線反彈,半導體、東數西算、锂電池領漲。A股成交額突破萬億元,為1月20日以來首次。
投資者該如何面對?
事實上,在A股投資,類似俄烏沖突一類事情的負面影響屢見不鮮,甚至有投資者調侃:做A股要胸懷天下。那麼,作為一名普通的投資者,我們該如何應對這類場外擾動呢?
國信證券類興亮從兩個角度做出了分析,他認為:“首先,當閃電來臨時,要保持在場姿态,因為如果閃電劈下來的時候你不在,那說明天上下金子的時候你大機率也不會在場。”投資是長期的,各種突發事件、黑天鵝事件必然無法躲避,如果大幅下跌的日子都能成功躲避,那麼投資收益肯定超過巴菲特,但實際上,更多的投資者卻是在躲避大跌時間段的同時,也錯過了大漲的日子,最終的收益還是不盡如人意。
另一方面,場外擾動往往帶來風險偏好的下降,根據市場規律,此時跌的最慘的往往是一些高風險偏好的品種,如妖股、題材股、垃圾股,甚至還包括部分資金抱團股。因為控制風險,降低倉位時,首先砍掉的就是這類闆塊标的,于是引發踩踏。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面對市場的不确定性,目前市場存在消極恐慌情緒因素,投資者情緒不佳,盤中明顯出現恐慌殺跌盤。在類興亮看來,其實這也提供了更多的買入機會。他建議,投資者應該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估值合理、相對滞漲的品種,此類品種在這種大跌的時間中因為本來漲幅不大,含水量低,反而相對抗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