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市委書記劉志仁在《新湘評論》發表署名文章

作者:郴州廣電
編者按:湖南省委機關刊《新湘評論》2022年第4期刊發了郴州市委書記劉志仁署名文章《牢記囑托擔使命 綠色發展探新路》。文章從高位推進,落實“郴州擔當”;聚焦發力,打造“郴州模式”;創新引領,拓展“郴州路徑”三個方面進行了闡述。一起來學習!
市委書記劉志仁在《新湘評論》發表署名文章

牢記囑托擔使命 綠色發展探新路

中共郴州市委書記劉志仁

郴州緊扣“水資源可持續利用與綠色發展”主題,錨定“綠水青山樣闆區、綠色轉型示範區、普惠發展先行區”目标,勇擔建設國家可持續發展議程創新示範區重大使命,抓實抓細各項建設工作,推動高品質、可持續發展邁出堅實步伐,初步探索形成具有湖南特點、郴州特色的模式路徑。

市委書記劉志仁在《新湘評論》發表署名文章
堅持高位推進,把示範區建設作為全面落實“三高四新”戰略定位和使命任務的“郴州擔當”

建設國家可持續發展議程創新示範區,是貫徹習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落實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的重大部署。感恩關懷、牢記重托,郴州堅持以示範區建設總攬全市經濟社會發展,舉全市之力高位推進。

提高站位抓推進。自覺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心懷“國之大者”,堅決把習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新發展理念、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等貫穿示範區建設全過程。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勉勵湖南打造“三個高地”、踐行“四新”使命、抓好五項重點任務和寄予郴州“發揮優勢、揚長避短,把郴州發展好”殷殷囑托,完整、準确、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大力踐行“生态優先、綠色發展”“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切實履行建設主體責任,認真制定好發展規劃、建設方案和行動計劃,建構完善示範區建設的“四梁八柱”。

對标戰略抓推進。全面對标落實中央決策部署、省第十二次黨代會精神,科學确立“全面落實‘三高四新’戰略定位和使命任務、全力打造‘一極六區’”總戰略,堅持把國家可持續發展議程創新示範區建設擺在“六區”之首,圍繞“為落實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率先實作碳達峰碳中和目标,探索郴州經驗、提供郴州方案、貢獻郴州智慧”,堅決落實省委、省政府要求,積極在綠色發展轉型等方面探路先行。

實化舉措抓推進。嚴格按照“三新一高”要求設定建設名額,建設方案确定的31項名額已達标21項,9個名額優于全省平均水準。共完成重大建設項目34個,完成投資207億元,有力支撐和帶動了全市高品質發展。率先在全國把每年5月6日定為“可持續發展日”,每年5月集中開展“可持續發展宣傳月”活動,推動“兩山”理論、新發展理念和節水意識等深入人心。

堅持聚焦發力,從“四水關聯”入手打造可持續發展“郴州模式”

郴州是湘江、珠江、贛江重要源頭和湖南戰略水源地,也是典型的資源型城市,為解決水淨與水污、水多與水少、水節約與水浪費并存問題,我們堅持“一條主線、三個同時”,聚焦護水、治水、用水、節水關聯發力。

常态化護水。深入實施湘江保護和治理第三個“三年行動計劃”,全面完成長江流域禁漁禁捕、小水電清理整改任務。全面推行“河長制”,堅決完成河湖“清四亂”任務,歐陽海庫區共清理非法圍庫壩228個,作為全省河湖管護的示範推介。加強重點水源地保護,東江湖落實“一湖一策”保護模式,水質穩定保持I類,資興市綠色發展改革經驗入選全國首批18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模式與典型案例之一。

科學化治水。針對綠水青山與礦區礦山并存的市情特點,突出“治水先治礦”,推行“礦業整治—綜合治污—綠色發展”治理模式,深化資源整頓整合,全市礦山總數從496個減少到323個;紮實推進省級礦業綠色轉型試點,建成綠色礦山80個,榮獲“全國綠色礦業發展示範區”;抓好尾礦庫治理,對全市103座尾礦庫實行編号管理,所有尾礦庫建立污水處理設施,三級以上庫建立監測系統。堅決推行城鄉污水與垃圾無害化處理,全面完成城市黑臭水體治理任務,在全省率先建立垃圾“大分類”體系。

精細化用水。堅持“優水優用”“以水惠民”,精準推進“冷、熱、淨、綠”水生态産業發展,東江引水一期、二期工程相繼建成通水,受益群衆近200萬人;利用冷水資源興建的東江湖大資料中心被工信部評為國家綠色資料中心;利用熱水資源開發建設羅泉溫泉、十畝·泉生活、長安生态城等項目;青島啤酒(郴州)公司新上原麥鮮啤、海藻蘇打水生産線正式投産,年産值達2.3億元。《中國落實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進展報告(2021)》重點推介郴州創新水産業發展經驗。

全方位節水。穩步推進國家節水型城市建設,出台《郴州市節約用水部門協調機制組織機構、主要職責和工作規則規定》,在全省率先組織開展建設項目節水評價。針對市中心城區管網老化、漏損率高的問題,編制《産銷差率控制三年規劃》,供水漏損率從24%降至17%,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用水重複使用率達到91%。近兩年來,全市用水總量減少5.23億立方米,市中心城區居民人均用水降至106L/人·天,遠低于國家标準規定的用水量。

市委書記劉志仁在《新湘評論》發表署名文章

堅持創新引領,在“三個突破”中拓展可持續發展“郴州路徑”

建設國家可持續發展議程創新示範區,關鍵點在“科技攻關”,突破點在“機制創新”,落腳點在“綠色發展”。

着力在科技攻關上求突破。實施“人才興郴”戰略,設立1.65億元人才發展專項資金,釋出“人才新政52條”,深入實施創新發展“六大計劃”,建成亞歐水資源研究中心郴州分中心、郴州市國家可持續發展議程創新示範區創新中心等創新平台,共梳理50個技術需求,實施第一批技術專項,獲得省科技進步獎6項,獲得發明專利63件,已有28項科技成果産生産業化效益。其中郴州旗濱開發的中性硼矽醫藥玻璃,打破國外對藥瓶特種玻璃的技術壟斷;柿竹園多金屬礦将非金屬資源伴生螢石由無法回收提升到現在回收率近70%。

着力在機制創新上求突破。探索建立“跨界共治”生态補償機制,建立東江湖流域斷面考核和補償機制,市本級與4個縣共同組建基金池來進行獎勵和處罰。與衡陽市簽訂了流域跨界斷面考核補償協定,與韶關市、贛州市簽訂三市跨區域水環境應急管理協定。探索建立“合力共管”全民參與機制,在全國已批複建設的6個創新示範區中率先成立示範區建設志願者協會,蘇仙區、資興市、永興縣等7個縣市區建立河段保潔關聯機制。

着力在綠色發展上求突破。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加快資源型産業智能化、綠色化、資訊化改造,城市發展綠色發展指數穩居全省第一,“郴州市發揮優勢加大推進綠色發展力度”的典型經驗做法獲省政府2021年重點工作綜合大督查通報表揚。大力發展綠色産業,汝城沙洲紅色旅遊景區被評為全國紅色旅遊發展典型案例、國家生态文明建設示範區;莽山景區建成全國首個無障礙山嶽旅遊點;新增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認證生産基地126個;在碳達峰碳中和上先行先試,綠色能源、綠色交通、綠色建築等走在全省前列,以水電和新能源發電為主的清潔能源裝機占全市裝機總量的66%,新能源純電公共汽車占比超過70%,新開工民用建築綠色建築率達100%。

來源:新湘評論

編輯:彭德成

二審:謝斌

終審:王首棟 袁俊傑

市委書記劉志仁在《新湘評論》發表署名文章
市委書記劉志仁在《新湘評論》發表署名文章

湖北、四川、山西等多地報告疫情,郴州疾控釋出緊急提醒

郴州要下雪了,最低0℃!好天氣要等到……

@郴州高校畢業生,自主創業有這些政策支援!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