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哪吒趕超蔚來、零跑沖擊“萬輛”,造車新勢力熱銷背後還有哪些博弈?

哪吒趕超蔚來、零跑沖擊“萬輛”,造車新勢力熱銷背後還有哪些博弈?

造車新勢力發力中

20億融資對于造車來說并不算多,但對于造車新勢力來說,每一筆「輸血」都難能可貴。

近日,有消息稱,哪吒汽車再獲20億元D++輪融資,估值一躍達到250億元。目前,哪吒已開啟目标估值約 450 億元的Pre-IPO 輪融資,并計劃于今年内啟動赴港 IPO。

事實上,曝出上市傳聞的并非哪吒汽車一家。零跑汽車去年8月就完成了45億元的Pre-IPO輪融資;威馬汽車也傳出了将從科創闆轉戰港股的消息;華人運通旗下的高合汽車也傳出風聲。

哪吒汽車受到極大關注,與整個國内造車新勢力的格局和資本等有着緊密的關聯。

哪吒趕超蔚來、零跑沖擊“萬輛”,造車新勢力熱銷背後還有哪些博弈?

圖檔來源:視覺中國

第二梯隊的逆襲

從2022年1月的銷量來看,小鵬汽車(12,922輛)、理想汽車(12,268輛)依舊位居前兩位,哪吒汽車(11,009輛)超越蔚來汽車(9,652輛)排名第三,前三甲銷量均破萬。零跑汽車銷量上升至8,085輛,直逼蔚來。

原本的第一梯隊從“蔚小理”(蔚來、小鵬、理想)悄然變成“小理哪”(小鵬、理想、哪吒),而“破局者”就是哪吒汽車。而第二梯隊的零跑汽車仍保持上升勢頭,而威馬汽車則漸漸掉隊,甚至沒有披露今年1月的銷量。

然而,從2021年總傳遞資料來看,小鵬汽車(98,155輛)、蔚來汽車(91,429輛)、理想汽車(90,491輛)位居前三。哪吒汽車(69,674輛)排名第四,與第三名有2萬多輛的差距。

盡管短時間的銷量不足以論成敗,但這恰恰反映了頭部造車新勢力并非不能超越。同時,現在超萬輛的銷量,已經與傳統主機廠新能源汽車的月銷量相差無幾。例如,長城汽車1月銷量為12,821輛;上汽乘用車為9,999輛,造車新勢力已經不再弱勢。

是以,“萬輛”已經成為一道“分水嶺”,甚至是“生命線”,如何沖擊并堅守住這一條“生命線”,都擺在包括造車新勢力在内所有新能源汽車廠商面前。

哪吒趕超蔚來、零跑沖擊“萬輛”,造車新勢力熱銷背後還有哪些博弈?

銷量背後的博弈

事實上,銷量的背後不僅是技術、服務的較量,更是品牌定位、成本、營銷等多方面的博弈。

一直以來,新能源汽車都被冠上“高端”、“智能”、“豪華”的标簽,更被譽為汽車與科技的結合。受特斯拉的影響,幾乎所有造車新勢力都走高端、豪華定位,動辄定價30-40萬,乃至更高的價格,與奔馳、寶馬等傳統高端車型比肩。坊間一度有這樣的說法:20萬以下造不出智能電動汽車。

例如,“蔚小理”都走的是高端智能路線,強調的是科技感和體驗。其中,蔚來汽車在打造高端品牌形象的同時,還注重建構粉絲文化,以服務提升使用者粘性;小鵬汽車關注智能基因,融入大量前沿科技,主要面向年輕人;理想汽車則聚焦家庭使用者,以提升使用者體驗為目标。

但市場需求并非一成不變。上汽通用五菱、長城歐拉等聚焦入門級市場以及女性使用者的車型同樣殺出了一條血路,以令人咋舌的低價,打破了高端車型獨霸的局面。

同時,中端市場的潛力開始顯現。哪吒汽車、零跑汽車等造車新勢力開始以10萬及以下售價的車型占領市場,甚至下沉至三四線城市。與上汽通用五菱的“人民的代步車”一樣,哪吒汽車的口号是“為人民造車”,目标人群就是大衆消費市場;零跑汽車定位一直是創新和智能,而從近期推出的新車型來看,均為10萬以下的親民價格。

銷售方面,造車新勢力普遍采用直銷的形式,銷售網點都在商場等人流量大的繁華地段,更接近消費者,更易促進銷售。最近,工信部釋出了相關新能源汽車下鄉的車型的申報通知,意圖就是推動新能源汽車的普及。

另外,在特斯拉的“鲶魚效應”下,一些原本高高在上的汽車零部件開始邁向國産化和本地化,成本大幅下降,推動國内汽車産業鍊的發展和進步。例如,智能駕駛不可或缺的雷射雷達,目前成本大幅下降,甚至出現了萬元左右的解決方案,進一步降低了智能電動汽車的門檻。

由此可見,對于造車新勢力來說,明确的品牌定位、精準的目标閱聽人以及實惠的價格,已成為新能源汽車市場又一趨勢和突破口。最近,哪吒汽車、零跑汽車銷量猛增,邁過或逼近“萬輛”這一“生命線”就是最好的例證。

資本的力量

造車是一樁“燒錢”的買賣,更是“無底洞”。

對于造車新勢力來說,資本的力量更不可或缺。“萬輛”目标既是衡量實力的标準,更是吸引資本加注的砝碼。

正如在哪吒汽車銷量連續破萬的同時,此次再度收獲20億元融資,這無疑是資本對其的認可,更是期待。同樣,在零跑汽車和威馬汽車的背後,也有大量資本的加注,還包括不少“國家隊”和地方國有資本的身影。

前不久,高瓴最新美股持倉曝光,去年第四季度,高瓴旗下HHLR Advisors大幅買入小鵬汽車和理想汽車,增持幅度分别為455%和363%,理想汽車首次跻身高瓴美股持倉的十大重倉股行列,成為其第十大持倉股。但高瓴對三家造車新勢力中的蔚來汽車操作截然不同,四季度賣出近六成蔚來持倉。

事實上,從去年開始,小鵬汽車、理想汽車的銷量就已經超越蔚來汽車,雖說蔚來汽車遭遇晶片缺貨等窘境,但這與高瓴的減持很難說是巧合。

資本的加持不僅意味着“錢”,更重要的是資本的背書以及各方資源的支撐,一旦獲得知名投資機構、産業鍊資本以及“國家隊”的支援,勢必推動其邁上“快車道”。

同時,上市一直是包括造車新勢力在内的初創企業突圍的必由之路。此前,第一梯隊的“蔚小理”都通過上市,借助資本的力量,才得以走出困境。而且,上市也有助于品牌價值的提升,打造品牌的知名度和認知度。如今,哪吒汽車、零跑汽車、威馬汽車三家上市的目的,亦是如此。

毋庸置疑,誰能在激烈的競争中“活下來”,真正跻身第一梯隊,改變行業格局,資本的力量極為關鍵。此外,新能源汽車還面臨着充電難、充電慢、保值率低、補貼退坡等各種難題,亟待突破。

當然,博弈在所難免。■

福布斯中國獨家稿件,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哪吒趕超蔚來、零跑沖擊“萬輛”,造車新勢力熱銷背後還有哪些博弈?

關注《福布斯》微信公衆号

精彩資訊永不錯過

精彩内容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