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點贊!他們為北京冬奧會注入“汕尾力量”

2月20日晚,第二十四屆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在北京圓滿落幕。這場簡約、安全、精彩的冬奧盛會凝結了不少“汕尾力量”,快跟着南方+記者一起感受冬奧會裡的“汕尾驕傲”吧!

吳洪:全程參與了冬奧“戰袍”的設計指導和評審

奧運會是運動健兒比拼的賽場,也是全球運動服裝的競技場。從開幕式的出場服到賽場上的比賽服,無不彰顯着不同國家之間的文化魅力與科技之美。

來自華南師範大學汕尾校區創意設計學院的吳洪教授便參與了北京冬奧會制服裝備的設計指導和評審。

點贊!他們為北京冬奧會注入“汕尾力量”

“制服是奧運會從業人員、技術官員和志願者的專屬身份辨別,是傳播奧林匹克精神、傳遞舉辦國理念、展示舉辦國文化和發展成果的重要載體。”在吳洪眼中,冬奧會制服裝備的工作是一個有意義但卻又艱辛漫長的過程,從征集設計稿件到制服裝備的最終亮相,曆經500多個日夜,進行了8輪版型優化,最終才從602套作品中篩選出2個備選方案。評審過程中,吳洪需要頻繁往返于煙台、青島、東莞、揚州等數十個城市,到設計執行的各企業實地對作品進行設計和制作現場指導。“要確定拿出來的所有東西都是能夠經得住推敲的,雖然過程很辛苦,但能親曆和見證冬奧會制服裝備誕生的全過程,非常激動。”

點贊!他們為北京冬奧會注入“汕尾力量”

擔任冬奧會制服裝備專家是需要憑實力說話的,自小喜愛美術的吳洪在學業上極為用功。1981年,他考取了蘇州絲綢工學院(現蘇州大學藝術設計學院),那一年該校在全國隻招收20人,但進入複試的卻有3000多人,專業競争十分激烈。大三時,他被學校安排去學習服裝設計,并成為服裝設計專業的師資儲備。吳洪說:“中國第一屆服裝設計專業大學生培養就是從我們這裡開始的。”

憑借紮實的專業素養,吳洪逐漸在專業領域嶄露鋒芒。1987年,他的作品獲評“香港國際青年時裝設計大賽優秀作品類”;1991年,他設計的服裝作品分别獲得“首屆北京中國服裝服飾博覽會皮裝組金獎”和“首屆北京中國服裝服飾博覽會女裝組銀獎”;2002年,吳洪在深圳國際服裝博覽會成功舉辦了專場“天莨”——吳洪服裝設計作品釋出會;2006年9月,吳洪作為中國首位服裝品牌設計師在米蘭國際時裝周主會場釋出設計作品。

如今,吳洪又繼續投入到華師汕尾校區創意設計學院的籌備工作中。“汕尾的珠寶、紡織、鞋帽、裝飾材料等傳統産業有很好的基礎,希望能為汕尾培養更多創新型人才,推動傳統産業轉型更新,将華師創意設計學院建設成極具文化特色的創新型人才培養基地。”吳洪期許道。目前,學院已組建起一支朝氣蓬勃、專業能力過硬的師資隊伍,人才培養方案目标和課程計劃都已制定完畢。

林詩凱:用作品為北京冬奧會留下重要文化遺産

2020年7月9日,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組織委員會、北京市人民政府、河北省人民政府聯合面向全球公開征集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公共藝術作品(主要以雕塑為表現形式)設計方案,旨在促進城市人文建設,為北京冬奧會留下重要文化遺産。此次征集活動共收到來自國内、美國、英國等50餘個國家和地區的1313名應征人送出的1611件應征方案。

出生于汕尾市城區的“95後”林詩凱創作的作品《冰源力》榮獲了此次征集活動的最高獎項——“提名獎”,成為了最年輕的提名獎獲得者。

點贊!他們為北京冬奧會注入“汕尾力量”

林詩凱介紹,作品《冰源力》以草書“冬”字為主體,進行形态抽象變化,并與速滑賽道和“冰絲帶”的形态特征相融合,利用燈帶的顔色變化展現賽道上的速度與激情,展現了運動員們在層層疊加的賽道上不斷突破自我的體育精神。目前,該作品在北京城市規劃館展覽并永久收藏。

“很高興能為冬奧盛會和國家公共藝術環境建設作出貢獻。我的家鄉有着豐富的文化底蘊,比如紅色文化、藍色(海洋)文化、戲曲文化、沙坑文化,這為我的藝術創作提供了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創作源泉。”林詩凱說。

這不是他第一次獲得國内大獎,年僅27歲的林詩凱還曾獲得過上海臨港新片區公共藝術征集大賽優勝獎(最高獎)、“南孔聖地 衢州有禮”中國·衢州公共藝術方案全球征集二等獎、中國美術學院畢業創作暨林風眠創作獎銅獎和2017(惠安)國際雕刻藝術品博覽會公共雕塑創作營優秀獎等獎項。

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2015年,林詩凱以第一名的成績考進中國美術學院公共藝術系公共雕塑專業;2017年,他遊學意大利、法國、梵蒂岡等國家,期間在意大利卡拉拉藝術學院交流學習;2019 年,他又以第一名的成績考取中國美術學院公共藝術系公共雕塑專業碩士研究所學生,師從楊奇瑞,在校期間多次獲中國美術學院學年獎學金,多幅繪畫作品留校收藏。

雖然常年在外地求學,但林詩凱十分關心家鄉的公共藝術發展。大三那年,他參加了汕尾市城區捷勝鎮沙坑文化博物館的雕塑創作項目,該博物館門口陳列的大型雕塑《原始獵人》便出自他之手。

點贊!他們為北京冬奧會注入“汕尾力量”

陳震:在現場見證了谷愛淩的奪金時刻

2月18日,中國隊選手谷愛淩以95.25分的成績奪得了北京冬奧會自由式滑雪女子U型場地技巧決賽的金牌。作為北京冬奧會U型場地技巧國内技術官員之一,來自汕尾陸豐市第二職業技術學校的陳震在現場見證了這一激動人心的時刻。

點贊!他們為北京冬奧會注入“汕尾力量”

冬奧會國内技術官員,簡稱NTO,是賽事技術代表、競賽官員、裁判員、計量官員的總稱,其選拔十分嚴格,需經過國際雪聯的教育訓練并通過多輪考試。

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陳震在研究所學生期間的研究方向就是冬季奧林匹克運動項目的理論與實踐。2019年,陳震參加科技部科技冬奧項目子課題《自由式滑雪項目U型場地關鍵技術提升方法及運動員機能監控》,并進入自由式滑雪U型場地國家隊擔任科研教練一職。評定體能狀況、預測運動損傷、開展心理輔導……兩年來,陳震為國家隊的運動員提供完善的體育科研保障,深入運動員的訓練實踐,對其進行跟蹤式服務。“這一切看起來仿佛就是為2022年冬奧運而準備的。”陳震說。

點贊!他們為北京冬奧會注入“汕尾力量”

賽事期間,陳震需要配合各國運動隊按時訓練、協助救援隊進行演練,以及協調賽道平整和修複等各項工作,還要負責檢查和甄别不同檢查點的通行辨別,對雪道出入口進行嚴格管控,維護賽場的秩序與安全,確定賽道上的人、車安全。淩晨五點,陳震就開啟了一天的工作,沒有輪休也沒有午休,連續工作8~10個小時是常态。但在陳震看來,工作并不辛苦,反而很有成就感。“為這場賽事提供優質的服務,讓運動員在賽場上發揮出最好的水準,這是自由式滑雪國内技術官員的職責。”陳震說。

随着冬奧賽程落下帷幕,陳震也将在隔離期結束後回到陸豐市第二職業技術學校,投入到日常教學工作中。“體育不光能增強體質,還可以提升個人的道德和意志品質,促進人的全面發展。”陳震希望借助北京冬奧會全民參與體育的熱情帶動學校體育教學事業的發展,把從奧運健兒身上汲取到的體育精神和力量傳遞給學生,讓他們在成長的路上擁有更強健的體魄和優秀的品格。

【記者】陳欣欣 南小渭

【作者】 陳欣欣;南小渭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用戶端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