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梅(化名)剛結婚不久,還想和老公過一過二人世界,上個月有幾次忘了戴避孕套,為了防止受孕,小梅第二天就吃了緊急避孕藥。随後,機關組織體檢時,小梅沒太在意,又做了X光檢查。
不料,月經竟然過期未至,小梅買了驗孕棒自測了一下,果然懷孕了。小梅有些懊惱自己之前的疏忽,現在孩子還能不能要?會不會畸形?
“如果沒有出現流産,寶寶是可以要的,并沒有直接影響的後遺症。”
福建省醫學會婦産科學分會委員何春妮主任醫師介紹說,目前國際上公認孕早期“全或無”的理論。簡單地說,在孕4周之前用藥或者照X光,并不會出現人們所擔心的生出畸形寶寶的結果。
國外大量的臨床證據表明,孕早期(這裡特指孕4周之前,也就是從末次月經第一天開始,往後推算28天的時間内)用藥或者接受了X 光照射,對肚子裡寶寶的影響隻有兩個結果:一是寶寶受到不利影響,自然流産,淘汰出局;二是寶寶沒有受到任何不利影響,正常生長,繼續妊娠。
在早孕階段(即孕4周之前),精子和卵子結合成受精卵,隻是進行了簡單的細胞分裂,形成多個細胞,但尚未分化出組織和器官,是以就不可能形成器官上的畸形,當然也不用擔心胎兒畸形。
另外,胚胎在細胞分裂過程中,有自我糾錯的功能,如果細胞分裂順利,胎兒就會健康成長下去,如果細胞分裂不順利,寶寶就會被自然淘汰掉。
何春妮主任醫師強調,在懷孕早期(28天之内)吃了藥或者照了X光,胚胎可以保留下來。不少人不清楚這個道理,盲目将胚胎流掉,對于一些想要寶寶的女性來說非常可惜。而且人工流産本身對女性也有傷害性,甚至有些女性,很可能人工流産後再也懷不上孩子了。
當然,對于備孕的夫妻來說,如果吃了藥或者照X光,最好還是要注意避孕,或者在吃藥、照X光前先用驗孕棒測一下排除懷孕。為保險起見,照過X光後,最好避孕3個月。
“全或無”理論是否對所有藥物都通用呢?
在孕早期絕大多數藥物都适用于前面提到的“全或無”的理論,但還是有些藥物并不适用于這個理論,例如利巴韋林、異維A 酸(曾用名為異維甲酸),以及預防麻疹、風疹、腮腺炎的疫苗等。這是因為這些藥物在人體内的清除半衰期(即藥物濃度在血漿中降低一半所需的時間)比較長。也就是說,身體要把藥物完全從體内排出需要很長的時間,有時甚至是幾個月的時間,同時這些藥物又明确緻畸,是以不僅孕媽媽不能服用,連備孕期女性也不要服用,否則藥物殘留在體内會增加胎兒畸形的風險。
需要說明的是,緊急避孕藥的避孕成功率實際上隻有80%,失敗率高達20%,是以吃了緊急避孕藥仍然有懷孕的可能性。
導緻寶寶畸形的原因很多,整個孕期還是要定期進行産前檢查及排畸檢查。可通過NT彩超、無創DNA、羊水穿刺以及孕中期大排畸彩超檢查等了解胎兒發育情況。是以在孕檢時,懷孕前用了什麼藥一定要說清楚,醫生才能做出正确判斷。
作者 吳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