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谷愛淩原生家庭給的可不隻是錢和基因

谷愛淩原生家庭給的可不隻是錢和基因
谷愛淩原生家庭給的可不隻是錢和基因

冬奧會結束了,但一衆00後的小将卻火爆了不咋關心運動的媽媽圈。

谷愛淩、蘇翊鳴……誰不羨慕有這麼個神仙娃啊。

從小就找到了自己的“熱愛”,十年如一日地堅持不懈地學,還拿到奧運冠軍,走上了人生巅峰……

這簡直是教科書級别的完美成功路徑。

谷愛淩原生家庭給的可不隻是錢和基因

不過,在喜歡和羨慕的同時,很多媽媽也忍不住困惑:

為什麼别人家的熱愛就是,上刀山下火海,不要命都要學;

而我們的娃的熱愛就是三分鐘熱度,三天打魚,三天曬網……

隔幾天換個愛好,今天哭着喊着好喜歡,我要學的是他;

沒兩天撒潑打滾說不喜歡,死也不想學了的還是他。

其實,這也是我最近在思考的,今天也想跟大家讨論一下。

谷愛淩原生家庭給的可不隻是錢和基因

養育洋芋的時候,我其實是一個崇尚快樂教育的老母親。

當國内的同齡娃,一天上三四個課外班的時候,他還在玩泥巴。

谷愛淩原生家庭給的可不隻是錢和基因

我曾經有一度,想着報個英語班,但當時洋芋并不情願,表現出巨大的抗拒。再加上,洋芋的學校對英語并沒有要求,三年級才開始學。

秉持尊重孩子的興趣,着給孩子一個快樂童年的我,我也就這件事放下了。

然而,回國後,老師預設大家英語都不錯,好幾門課都是全英文教學,洋芋上課聽不懂。

我和洋芋爸都很焦慮。

語言不通也給洋芋的學習帶來了障礙,漸漸地我發現洋芋越來越不喜歡上那幾門課。

谷愛淩原生家庭給的可不隻是錢和基因

好在,我們及時做了補救,洋芋的英語也已經趕上來了。

不過,這件事一直刻在我心裡。

我一直在想,當時的我對【尊重孩子的興趣】的了解是不是太表面了。

尊重≠放任。

洋芋當時是真不喜歡英語這門科目嗎?

也不是。

他是希望有更多自由玩的時間。而且,從目前觀察下來,他現在每天學得還挺開心的。

有一次他英語考得很不錯,我能明顯感覺到他的快樂。

谷愛淩原生家庭給的可不隻是錢和基因

對孩子,最容易說的理由是“我不喜歡”。

很多時候孩子說不喜歡,往往不是内容本身。

可能是因為不喜歡這個老師;

可能不喜歡在團隊中不受重視;

可能不喜歡總是不如别人;

又或者為了有更多的時間玩;

甚至是他自己也不知道是怎麼回事,于是籠統總結成一個“不喜歡”。

谷愛淩原生家庭給的可不隻是錢和基因

從這件事我領悟到,尊重孩子的興趣,僅僅聽孩子說喜不喜歡還不夠。

我們還需要和孩子一起去分析,他為什麼喜歡/不喜歡背後真正的原因,花時間多觀察孩子,用心和孩子溝通。

谷愛淩原生家庭給的可不隻是錢和基因

很多人說,谷愛淩的成才之路離不開原生家庭優越的經濟和基因條件。

但我覺得,她的原生家庭給的可不隻是錢和基因,還有足夠細心的溝通和引導。

前兩天我把谷愛淩的紀錄片全看了一遍,其中有個細節我印象很深刻。

衆所周知,谷愛淩是個全能型選手,不僅是滑雪杠杠滴,還彈得一手好鋼琴。

在紀錄片《我的時代和我》中,谷愛淩奶奶分享了谷愛淩小時候學鋼琴的一件趣事。

谷愛淩從4歲練鋼琴,和所有孩子一樣,在最開始,她充滿了興趣,每天由爺爺奶奶帶着去上鋼琴班。

谷愛淩原生家庭給的可不隻是錢和基因

可久而久之,興趣慢慢淡了下來。

有一天,谷愛淩對爺爺說,她不喜歡鋼琴了,不想學了。

谷愛淩原生家庭給的可不隻是錢和基因

如果站在我們普遍認為“尊重”孩子興趣的角度上。這件事的處理方式,你不喜歡我們就不練了。

但聽說這件事後,谷愛淩的奶奶是這樣做的:

她找到谷愛淩問她,你為什麼不喜歡談鋼琴了呀?

谷愛淩說,不喜歡,不好玩。

谷愛淩原生家庭給的可不隻是錢和基因

于是,谷愛淩奶奶想了個辦法,她坐到了鋼琴前,開始自己彈鋼琴給愛淩聽。

她彈一句,就唱一句,彈一句唱一句。

奶奶邊彈邊唱的方式,頓時引起了小愛淩的興趣。她興緻勃勃地加入奶奶,兩個人一起邊彈邊唱。

一曲彈完之後,谷愛淩跟奶奶說,這個好玩,從此之後,她一直堅持彈鋼琴。

谷愛淩原生家庭給的可不隻是錢和基因
谷愛淩原生家庭給的可不隻是錢和基因

那麼問題來了,孩子并不是不喜歡,就是不想堅持了,那我們又該怎麼辦?

其實,無論再感興趣的東西,不管多熱愛的事情,長期反複的去做,也難免會感覺到乏味、無趣。

尤其是孩子的心性還不夠成熟,很容易打退堂鼓。

當孩子不想堅持時,我們可以想想辦法多去“勾引”。

美國心理學家Edward L. Deci與Richard Ryan在1970年就提出了“自我決定理論”。這個理論總結出,人如果積極持續地做一件事情,必須同時滿足三大心理訴求:

自主感autonomy

勝任感competence

需要感relatedness

這告訴我們,孩子表現出不想堅持,我們可以順着這三點去倒推,是哪個心理需求沒有被滿足?

首先是,孩子的自主感。

一個孩子獲得的自主感越多,就越有投入這個領域的熱情。

《内在動機》一書中寫道:“自主感使人更願意做某事,這種意願通常來自興趣或事情的意義。”

洋芋興趣班現在有中文、遊泳和德語。我真的超想再給他多試幾個。

但我也能看出來,他是真的不願意、不喜歡。

強迫的“興趣”,也就不是興趣了。

谷愛淩原生家庭給的可不隻是錢和基因

這時候,有人可能會問,我們也是娃自己選的啊,可沒幾天說放棄的還是他。

是以,光有自主感還不夠,還需要勝任感和需要感。

孩子的勝任感有沒有被滿足?

所謂勝任感,就是在做這件事時,孩子能從中獲得一種,“我可以”“我能行””我超棒”自我認同感。

沒有人願意承認自己不行。

前段時間,洋芋超級愛下廚,天天在廚房裡搗鼓各種吃的,什麼冰糖葫蘆、鍋巴、冰沙、冰淇淋……

洋芋天生愛下廚麼,我覺得也不至于。

我覺得這和我們一直強化他這方面的成就體驗有關。

谷愛淩原生家庭給的可不隻是錢和基因

洋芋現在9歲了,對于他這個年紀,下廚其實是一件比較有挑戰的事情。

畢竟在孩子看來,下廚可是大人才能做的事。

是以,當解鎖下廚這個技能後,有了直覺的成果,同時還獲得了外界的一緻好評,以上種種給了洋芋巨大的勝任感,我能行我能做到。

谷愛淩原生家庭給的可不隻是錢和基因

是以,如果孩子突然說不想學了,或許可以試着往這個方向去考慮:

是不是對于他過于簡單,或者是難了?

又或者,是不是外界給他們過多負面的回報……

最後是,孩子的需要感有沒有被滿足

所謂的需要感指的是,孩子有沒有意識到是“自己需要”這個興趣?這個興趣對“我”有啥好處?

美國著名的思想家愛默生說:

“一個人如果懂得如何去做,那麼他将永遠不會失業。一個人如果懂得為什麼去做,那麼他将永遠是自己的主宰。”

注意這個需要是要孩子覺得需要,不是我們覺得需要。

對于孩子來說,當我們說學了xxx能加分,找到好工作、未來更有競争力……他們根本不care,因為離他們太遙遠了,甚至還會引起他們的反感。

谷愛淩原生家庭給的可不隻是錢和基因

或許,我們可以換個方式。

同僚的英語特别好,因為她從小就喜歡一個國外的樂隊,為了擷取第一手資訊,她努力地學英語,從小到大英語都很厲害。

不僅是學英語,為了讓偶像的魅力讓更多人知道,她甚至自學剪輯,上傳偶像的視訊。

喜歡國外偶像靠近偶像需要學習英語努力學英語

當孩子發自内心地知道自己需要英語這項技能,不用外力推動,她自發地就會去學習。

其實,别說是孩子了,我們大人也是如此。

仔細回憶一下,是不是隻有發自内心想做的事情,才能做得持久、做得出色?

谷愛淩原生家庭給的可不隻是錢和基因

我一直覺得孩子有一門特長很有必要。

不需要一定要像谷愛淩一樣成為奧運冠軍,但至少做個内心充盈、不卑不亢、光芒四射的孩子。

但如果孩子現在還沒找到自己的興趣,我們也不用太心急。

前段時間,我一直苦惱,因為洋芋似乎什麼都喜歡,但并沒有什麼是長期堅持學的。

目前觀察下來,折紙、樂高和閱讀是他一直在喜歡,但也沒有到癡迷的程度,某一陣子特别喜歡了,想起來就折。

這不,最近他就把折紙冷落了,開始癡迷起了聽故事。

谷愛淩原生家庭給的可不隻是錢和基因

後來,我通過翻閱論文我才知道,原來這是正常的。

兒童心理學的角度,除了部分天才兒童,會對自己的熱愛有超出常人的堅持。

大部分普通孩子在确定自己的喜好之前,都有一個嘗試期。

在這個階段,他有好幾年的時間嘗試各種感興趣的項目。

另外,有一個對英國宿制音樂學校的研究表明:那些被判斷為出類拔萃的學生,小時候一般會接觸至少三種樂器,到後來才標明一種;而水準一般的學生,則是從小就被家長標明了樂器。

這也告訴我們,不用太過焦慮,我們要做的就是,盡量營造一個多樣的環境,多嘗試,不逼迫,不雞血,其它的就順其自然吧~

你們覺得呢?

ps:喜歡今天的文章嗎?大家給我點贊+再看呀。

谷愛淩原生家庭給的可不隻是錢和基因

你好,我是李點點,4歲女兒番茄、9歲兒子洋芋的麻麻,擅長用漫畫和文字記錄二胎雞飛狗跳的日常,分享硬核學習資源和可信賴、有深度的育兒幹貨。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