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見習記者 劉玉涵 通訊員 李文慶
2月20日,浙江美術館兩大跨年展“涵抱萬有——何紹基特展”和“靜谧的凝視:意大利當代雕塑藝術展”閉幕了,同時,美術館釋出了從2月21日到28日臨時閉館的通知。
由于“盛世修典——‘中國曆代繪畫大系’先秦漢唐、宋、元畫特展”的布展需要,浙江美術館将于3月1日恢複開館。
8天,這是浙江美術館最長的一次臨時閉館,2月21日,閉館的第一天,我在館裡轉了轉。
沒有了來來往往的觀衆,但是依然熱鬧,推車聲、電鑽聲此起彼伏,撤展工作正在有條不紊地進行中。
陸續撤展的展廳,在光影下也别有味道
很多人趕在兩場大展閉幕前一天來到美術館,享受這兩場融彙中西古今的藝術盛宴:
由于進館人員限制,許多人在門外等候
現場
來自湖南的何紹基是2021年12月1日和大家“見面”的,這是這位晚清書法家“第八次”來杭。展覽集中展示了何紹基的書法作品、古籍文獻150餘件,讓觀衆們感受到這位“有清二百餘年第一人”的書法造詣。
展覽從前一天晚上就開始撤展了,當我走進展廳的時候,第二第三展廳的展品已經全部轉移到了第一展廳,進行統一的核查、整理。
展品從展櫃中取出,放在臨時搭建的桌台上,這既是為了收起展品,也是在檢驗展品的性狀。這次展覽的許多件展品都來自湖南省博物館,撤展傳遞之前要確定文物完好。
一位檢查人員打着手電,從頭到尾仔細檢查展品,細小的碎屑也要挑出來。確定無誤之後,專業撤展人員戴着防護手套,小心翼翼地将書法作品從展闆上取下,再輕輕地卷起、系繩。同時,幾位師傅配合着把取下作品的展闆搬下桌台,整齊地疊放在一起。
收好的書法卷軸被拿去裡廳,我正要跟進去,卻被保安師傅攔住了:“不能進,後面有珍貴文物。”他還沒收到通知,疑似“閑雜人等”如我,不得入内。
等接到我的報備通知,他才微笑放行。
裡廳中,有幾扇展櫃門正敞開着,等着從業人員将其中的展品取出。中間一條長桌,上面擺放着參展的古籍,每一本上都放有标簽。在長桌的一端,撤展人員在處理剛才收好的卷軸。
隻把書法卷起來當然不夠,它們的外面還需要包上一層紙,再套上一個布袋。在展廳的地面上,鋪着很多塊泡沫闆,上面就放着貼好了序号的布袋待用。一些已經包裝較完好的作品,按順序擺在一旁,等待着被裝到保險箱裡。
何紹基的“樓下”,“暫住”着從意大利漂洋過海的客人們。從2022年1月7日起,八位藝術家為我們帶來一場無聲的思想狂歡。
這場展覽為慶祝中意建交50周年而舉辦,由于疫情和運輸原因被推遲,使得最終展期隻有短短四十餘天。浙江美術館館長應金飛談及此事深表遺憾,他希望更多的觀衆可以到現場領略雕塑的魅力,感受傳統藝術匠人精神與當代藝術哲學思想的融合之美。
值得欣慰的是,這些展品并不會就此回家,而是會繼續前往武漢美術館和廣東美術館做客,讓更多人有機會與它們“對話”。
準備開啟新的旅程,這些展品也和書法作品一樣,先“集合”:它們統一被搬運到一間展廳裡,之後再裝箱、裝車。搬運一些較重的雕塑就要用到叉車、吊車等工具。
這些雕塑作品的腳下鋪着泡沫墊,撤展人員告訴我,這是為了防止藝術品被弄髒。
這件赫爾曼·約瑟夫·倫加迪的作品放在泡沫墊之後,一位從業人員還不放心,反複确認斜度合适,牆壁不會蹭到雕塑作品之後才離開。
有些作品體積比較大難以運輸,嘿,其實是可以拆分的,比如這件:
累了,歇歇“腳”
在從業人員清點、确認好展品資訊之後,就可以裝箱了。箱子是會“呼吸”的木箱,裡面鋪有泡沫闆,以及相關的零件。
從業人員核對資訊
“漸醒”在箱裡
木箱裡的梅内勞
還有許多的雕塑正在排隊等待登車,不知道此時它們“心情”如何,是不是也會不舍得呢?
不想走×1
不想走×2
不想走×3
讓我們一起期待新的大展登場吧。
本文為錢江晚報原創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複制、摘編、改寫及進行網絡傳播等一切作品版權使用行為,否則本報将循司法途徑追究侵權人的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