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破除積弊,正直不阿,北宋文人蘇舜欽

蘇舜欽生活在北宋年間,他是四川人。他隻活了40歲,卻留下了很多脍炙人口的詩篇。後人把他和梅堯臣相提并論,合稱“蘇梅”。蘇舜欽生活的年代,西昆體是詩壇主流。大部分詩人喜歡寫一些空洞華麗的作品,讀起來對仗工整,卻沒有什麼滋味。蘇舜欽看不慣詩壇的創作風氣,他決定效法古文運動,倡導詩歌變革。

破除積弊,正直不阿,北宋文人蘇舜欽

引用一首典型的西昆體詩為例,“曉登雲外嶺,夜渡月中潮。願秉清忠節,終身立聖朝”。字裡行間沒有詩人的感情,隻有辭藻的堆砌。這樣的詩歌,沒有生命力,沒有現實意義,蘇舜欽出于文人的責任感,覺得有必要扭轉詩歌創作上的弊病。

破除積弊,正直不阿,北宋文人蘇舜欽

再看蘇舜欽的詩,“綠楊敗露俱自得,近水遠山皆有情”。讀者一看就知道蘇舜欽在表達什麼感情,這樣的作品才能打動人心。蘇舜欽在文學創作上對自己要求很高,他喜歡質樸剛健的文風。他通過研究古文,希望可以學到古人的精華。

蘇舜欽年少有為,20出頭步入仕途,成為一名在太廟任職的基層官吏。在他任職期間,内廷大殿毀于火災。皇帝想要重建,蘇舜欽上奏表達反對意見。他覺得不應該大興土木,應該把修繕費用用于民生。幸好主政的皇帝是宋仁宗,否則蘇舜欽的仕途之路很有可能戛然而止。

破除積弊,正直不阿,北宋文人蘇舜欽

蘇舜欽為人正直,範仲淹、歐陽修等人力主改革,保守派呂夷簡對他們幾人進行污蔑打壓。蘇舜欽仗義執言,他上奏折公開支援範仲淹等人的革新主張。大部分官員忌憚呂夷簡的權勢,不敢發聲,唯獨蘇舜欽毫不在乎。當範仲淹被貶出京的時候,蘇舜欽前去送行,還寫詩相贈。誇贊一個文人有正義感,常用“文人風骨”形容。看看蘇舜欽的所作所為就能明白文人風骨的含義,不受威逼利誘,堅持公正客觀,拒絕同流合污。

破除積弊,正直不阿,北宋文人蘇舜欽

堅持正義很難,越堅持,得罪的人越多。有一次蘇舜欽按照慣例用公款招待賓客,禦史中丞誣陷他有貪腐行為。皇帝沒有下令徹查,就先入為主定了罪行。蘇舜欽被貶為平民,此時他才30多歲。

蘇舜欽被貶之後,遷居蘇州,他買了一塊荒地,建了一座滄浪亭表明心志。古人說,“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我足。”蘇舜欽把精力放到了文學創作方面,他寫過一篇《滄浪亭記》表達歸隐後的灑脫自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