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2022年:這些技術發展趨勢不容忽視

2022年:這些技術發展趨勢不容忽視

随着高新技術不斷進步,人工智能領域将湧現出更多進展,這将帶來巨大的商業影響,催生出多個應用,例如數字服務台、數字助手等。

圖檔來源:美國《福布斯》雙周刊網站

科技創新世界潮

◎本報記者 劉 霞

新冠疫情催生了數字孿生、元宇宙、萬能宇宙、增強現實、虛拟現實和混合現實的廣泛使用。随着人們需求的不斷增多以及技術的不斷進步,還會有更多新技術湧現。美國《福布斯》雜志網站在近日的報道中,向我們展現了2022年的技術發展趨勢。

資料經濟

世界已經進入資料經濟時代。資料為人工智能提供了基礎“養分”,而人工智能則幫助人們從資料中獲得有意義的資訊,為自己的行為和決策提供參考。這一點在2021年亞馬遜雲科技大會上表現得非常明顯。在這場技術盛會上,與會人士讨論的全都圍繞資料能夠提供什麼價值、服務,各式各樣的企業也都在想方設法以最大程度地利用好自己的資料。

首席資料官和首席分析官在企業地位與日俱增也證明了這一點。首席資料官負責監督一系列與資料有關的功能,以確定組織得到最有價值的資産,其職責包括提升資料品質、資料治理和主資料管理等項目,還包括制訂資訊戰略、資料科學和業務分析。

無代碼/低代碼平台

大多數企業意識到資料和人工智能的重要性,然而,要想“變身”為資料驅動型企業可能面臨很多問題,比如,将人工智能模型整合到商業應用程式中就需要将近8個月的時間。無代碼/低代碼平台由此應運而生,幫助包括“平民開發者”等非專業人士在内的更多人迎接資料和人工智能帶來的挑戰。

平民開發者并非專業程式員,是公司的員工,他們可以在公司内部開發新的業務應用程式,以供其他員工使用。未來,幾乎隻有一點技術知識的任何人都可以進行軟體開發,無代碼/低代碼工具可以将普通的業務使用者積極地轉變為平台開發者。

邊緣人工智能

5G、人工智能和網絡安全需要互相配合才能實作更廣泛的滲透。來自工廠和自動駕駛車輛的物聯網端點的資料将引發一場資料海嘯。

邊緣人工智能和聯合學習正在奮力迎接這些挑戰,在不共享資料集和侵犯隐私的情況下,在本地和集中資料集上訓練模型。随着擴充檢測和響應、安全資訊和事件管理以及安全協調、自動化和響應的興起,再加上智能運維管理平台,安全将在處理應用程式和資料分布方面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

超級自動化

超級自動化既是一種思維方式也是一種技術合集:即組織中任何可以自動化的業務都應該自動化;超級自動化是一種創新技術合集,包括機器人流程自動化、人工智能、機器學習等技術,以幫助組織提升營運效率和節省時間。

超級自動化通過快速識别、稽核和自動執行盡可能多的流程來實作加速增長和業務韌性。加特納公司的研究表明,表現最好的超自動化團隊專注于三個關鍵優先事項:提高工作品質、加快業務流程和增強決策靈活性。

資料編織

資料編織也是加特納公司釋出的2022年值得關注的頂級技術趨勢之一。

資料編織是下一代資料管理,它內建了資料倉庫、資料湖、湖倉一體、資料集市等多個資料源的資料。資料湖指各種格式原始資料的存儲庫。湖倉一體是資料管理領域中的一種新架構範例,結合了資料倉庫和資料湖的最佳特性。資料分析師和資料科學家可以在同一個資料存儲中對資料進行操作,同時它也能為公司進行資料治理帶來更多的便利性。而資料集市指滿足特定部門或者使用者的需求,按照多元方式進行存儲,生成面向決策分析需求的資料立方體。

資料編織不僅能更持久地儲存資料,還能利用人工智能實作資料的就地、自助分析、分類和治理。作為一種跨平台和業務使用者的靈活、彈性資料整合方式,資料編織能夠簡化企業機構的資料整合基礎設施,并建立一個可擴充架構,以此來減少大多數資料和分析團隊因整合難度上升而出現的問題。

可解釋人工智能

“深度思維”公司最近釋出了名為“地鼠”的新的超大型語言模型。“地鼠”可運作2800億個參數,超越了OpenAI公司此前釋出的能運作1750億個參數的GPT-3,但遜于英偉達-微軟公司釋出的能運作5300億參數的“威震天-圖靈”。研究結果證明,“威震天-圖靈”在一系列自然語言任務,包括文本預測、閱讀了解、常識推理、自然語言推理、詞義消歧中都獲得了前所未有的準确率。

然而,人工智能在克服偏見、保護隐私和擷取信任方面存在挑戰,這導緻了可解釋人工智能(XAI)的興起。XAI是人工智能的一個新興分支,用于解釋人工智能所做出的每一個決策背後的邏輯。XAI可以改善AI模型的性能,因為XAI的解釋有助于找到資料和特征行為中的問題,它也可以提供更好的決策部署,因為其解釋為中間人提供了額外的資訊,使其可以明智而果斷地行動等。

來源:科技日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