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在滬郊金山工業區,一家原本不起眼的小企業,引起了園區和外界的關注——
2016年公司剛成立時,隻租了8000平方米廠房,創始團隊僅6人;2022年新年伊始,因為産品供不應求,公司迫不及待啟動二期項目,廠房租賃面積翻一番,員工要增至300多人,并提出了“買地建廠房”的願望。
再看業績資料,更是不容小觑。去年,公司接到訂單4.2億元,是2020年的5-6倍;今年,剛進入2月,已接到4億元訂單,預計全年訂單超12億元,将是去年的3倍。目前,公司已連續4年在細分行業排名第一,産品占全國市場佔有率的65%。
這家“隐形冠軍”企業,叫特百佳動力科技有限公司,主要緻力于新能源重卡動力總成系統,為14噸以上的新能源卡車和工程車提供驅動“心髒”,所比對車型的應用場景複雜多變,對産品的可靠性要求非常高。
“現在,客戶都在排隊等貨!春節假期,我基本沒休息,一邊接訂單,一邊安排生産,還要接待客戶。”公司總經理黃高成坦言,其實,公司剛注冊時,瞄準的并不是“新能源重卡”方向,而主要為“客車”研發制造動力系統,但因發現了一個行業痛點,一年後全面轉入“新賽道”,才迎來了如今“訂單接到手軟”的喜人态勢。
原來,創業第一年,在與大量終端客戶交流時,公司科研團隊聽到了許多來自行業一線的聲音,比如“開燃油重卡,一天需要好幾千元油費”“一輛重卡的排放,相當于130輛小汽車的排放量”等,這讓他們意識到,重卡行業的痛點非常突出,其轉向新能源的需求格外迫切。
從感性出發,再到理性研判。他們分析認為,一來,全國一年新增客車在20萬台,而重卡一年新增銷量有100多萬台,二者的市場容量大不一樣;二來,自己科研團隊積累的技術,在重卡動力系統研發上更能凸顯優勢;更重要的是,從長遠的經濟賬和環保賬來看,重卡行業燃油消耗大,排放也嚴重,行業轉型迫在眉睫,大有可為。
2018年,雖然面向客車的産品銷售額有7000多萬元,成績也算喜人,但特百佳還是毫不猶豫停了這一業務闆塊,在國内率先進入新能源重卡動力系統的研發制造領域。當年,賣出了10多台新産品。之後,是一路高歌猛進:2019年,出貨200多台;2020年,1000多台;2021年,6000多台,2022年,預計2萬-2.5萬台……每年都是數倍的增長幅度。
特百佳的産品備受歡迎,關鍵在于其高可靠性和技術領先優勢。據了解,短短幾年,該公司已申請獲得50項專利,另有在途專利20—30項。其中,公司研發的純電動重卡一體化驅動總成産品,首次在國内純電動重型商用車上實作了“大功率電機+電控+自動變速箱”的深度內建,減少體積和重量,使電動重卡在節能50—60%的基礎上,換擋平順性更好,更省力更安全,還能實作下坡發電,受到汽車廠商和重卡駕駛員的好評。
在此過程中,整個行業的快速進步,也讓特百佳“如虎添翼”。首先,随着國内新能源汽車産業的發展,電動重卡的單次續航裡程達到150-200公裡,途中更換電池每次僅需3-5分鐘,與原來的燃油車加油時間差不多。同時,随着“車電分離”的實作,以及“能源供給站”基礎設施網的建設,電池不再計入重卡的購車成本,車主購買一輛電動重卡的成本降了一半左右,與原先購買燃油重卡基本相當……就這樣,人們更換新能源卡車的顧慮被一一消除。
而使用新能源重卡的優勢,更加凸顯出來。除了可節約一半左右的燃油費,新能源卡車還把手動擋變為了自動擋,駕駛員不必再反複換擋、踩離合器,勞動強度大大降低,安全性也更高了。同時,購買一輛燃油重卡,發動機和離合器每年保養費需2萬-3萬元,而改成新能源動力系統,每年保養費隻需800-1000元,維護保養成本大大降低。
“國内新能源重卡市場容量巨大,現在才剛開了個頭。 ”黃高成告訴記者,這幾年,國内新能源重卡推廣加速,2000年銷量還在2000台,2021年已達1萬台,2022年預計可達5萬台,但也僅占重卡總銷量的5%以下,未來空間還很大,“近期,已有10多家投資機構主動找到了我們,由此可見市場對這一新領域的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