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節後這樣睡,得長壽

作者:和合學派何裕民專家團

之前看過一項有趣的統計,如果将人的一生所花費時間做個計算,那麼睡眠的時間将占到20年,吃飯6年,上廁所1年......足可見睡眠的重要性!

節後這樣睡,得長壽

可是,當今快節奏的生活,讓很多人都“缺覺”,有的人是因為工作原因,三班倒;有的人是因為白天忙,晚上報複性熬夜,放不下手機;還有的人是睡眠品質不好,常常失眠。

不管原因如何,睡不好都會給癌症留下可乘之機,那我們該如何保護身體,防範癌症侵襲呢?其實古人早已給出了答案——睡好子午覺。

節後這樣睡,得長壽

什麼是子午覺?

-sleep-

中醫認為,每天子時(晚 11 時至淩晨 1 時)和午時(上午 11時至下午 1 時)按時入睡,稱為“子午覺”,其主要原則是“子時大睡,午時小憩”。

按照《黃帝内經》的“子午流注”理論,子時膽經當令,膽氣生發起來,全身氣血才能随之而起,而養膽經的最好辦法就是睡覺。如因熬夜錯過了這個時間,肝膽就得不到充分的休息,易導緻面色發黃、皮膚粗糙、長色斑等。如果不能在子時睡覺,也要閉目養神一段時間。

節後這樣睡,得長壽

午時心經當令,此時小憩一會兒,能養心。心經當令,可推動血液正常運作,使人充滿活力。尤其是晚上睡眠不足,早上工作繁忙時,午時必須要睡一會兒。即使不能睡覺,也應“入靜” ,閉目養神,使身體得以平衡過渡,提神醒腦,補充精力。

如果午時強迫自己驅除睡意,繼續工作,則易耗傷心血,心火上炙,導緻心煩失眠,反而降低工作效率。午睡的時間以半小時為宜, 最多不超過 1 小時,否則會擾亂人體的生物鐘,晚上容易失眠。

節後這樣睡,得長壽

除了睡眠的時間外,睡眠的深淺也很大程度上影響睡眠品質,如有的人睡眠淺,即使睡很長時間,起床後仍感到頭昏腦漲,全身乏力。是以為了確定好的睡眠品質,古人也總結了許多“睡方”。

睡方一|卧不覆首

生活中,不少人喜歡将頭蒙在被子裡睡覺,這樣對健康不利。早在唐代,藥王孫思邈在《千金要方》中就提出 :“冬夜不覆其頭,得長壽。”中醫認為,頭為諸陽之會,為一身陽經彙聚之所,氣血運作旺盛。

“覆首而卧”不僅容易影響氣血的運作,還可能引發頭部出汗,進而令病邪乘虛而入。從現代醫學角度來說,“覆首而卧”也會影響到呼吸的順暢,降低睡眠品質。

節後這樣睡,得長壽

睡方二|睡前不惱怒

《黃帝内經·素問·舉痛論》中有雲 :“怒則氣上,喜則氣緩,悲則氣消,恐則氣下,思則氣結”。凡情緒的變化都會引起氣血的紊亂,進而導緻失眠,甚至患上疾病。是以睡前不僅不可惱怒、悲傷,而且應防止任何過激情緒。

節後這樣睡,得長壽

總之,充沛的睡眠是人體修複損傷、養精蓄銳的過程,切不可為了一些事情,因小失大,等到痛失健康再幡然悔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