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美供應鍊“軟脫鈎“:蘋果向左,特斯拉向右|大變局與供應鍊1

中美供應鍊“軟脫鈎“:蘋果向左,特斯拉向右|大變局與供應鍊1

一年前的1月20日,當拜登信誓旦旦等高喊美國回來時,被特朗普瘋狂打擊的中國制造,或許幻想過公平競争環境要回來了;供應鍊另一條頭的部分美國企業,或許以為與中國企業合作可以不受政治幹擾了。

但現實告訴人們:那個更樂于技巧性打擊中國供應鍊的強敵回來了,2021年,美歐日供應鍊聯盟動作不斷。2021年,拜登政府的供應鍊脫鈎手術刀,一次次精準地刺向中國企業,這是令許多中國企業揪心的一年,結果呢?

美國2021年在服務貿易方面的總順差超過2300億美元,創下曆史記錄。美國商務部這條消息的釋出,是否五味雜陳過?而更複雜的是中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供應鍊體系仍在不斷撕扯,有人向總,有人向右。

從即日起,掌鍊 第一物流網正式推出一組“大變局與供應鍊“組稿,分析大變局下的供應鍊之變。

一、拜登政府對供應鍊的“全方位突擊”

拜登政府就任以來,美國内靠增強自身經濟科技實力,對外加強同盟關系應對中國挑戰的戰略架構已經清晰化。拜登政府延續部分特朗普政府對華的供應鍊政策,發動針對中國供應鍊重組運動。

中美供應鍊“軟脫鈎“:蘋果向左,特斯拉向右|大變局與供應鍊1

(一)關鍵領域供應鍊:百日審查精準打擊

2021年2月,拜登要求100天内審查半導體、稀土等關鍵礦産和材料、醫藥品、電動車蓄電池,四大關鍵領域供應鍊的指令。排除供應鍊中可能存在的安全問題,以及查出包括中國在内的國家補貼和知識産權強制轉移在内的貿易行為。

美國總統拜登釋出了一系列政策和指令,訓示聯邦政府努力確定半導體制造、電池生産和稀土開采等行業的關鍵供應鍊。2021 年 3 月,拜登提出2.3 萬億美元的基礎設施計劃,其中包括 500 億美元用于支援半導體制造和研究。

2021年6月,美國白宮釋出了一份名為《建構彈性供應鍊、重振美國制造業及促進廣泛增長》的評估報告,對半導體和先進封裝、大容量電池、關鍵礦産、藥品和原材料四類關鍵産品的供應鍊風險做出了評估。

報告指出,在半導體領域,美國半導體制造的全球比重在過去二十年間由37%下降為12%,這種低比例的半導體生産已經“威脅到半導體供應鍊的所有環節以及美國的長期經濟競争力”。是以,美國也重點打擊了中國晶片制造商中芯國際,以及中國科技巨頭華為等。

(二)貿易供應鍊:專門機構負責重構

對此2021年6月,拜登政府專門成立兩個專門組織,負責供應鍊重組運動,以減輕嚴重的安全風險和經濟掣肘。(1)較近期的供應鍊挑戰,由商務部、運輸部和農業部組成的小組以緩解;(2)針對不公平貿易進行的強制性實施行動,減抑對關鍵供應鍊的侵蝕活動,由美國貿易代表上司的“貿易突擊隊”(trade strike force)負責。

中美供應鍊“軟脫鈎“:蘋果向左,特斯拉向右|大變局與供應鍊1

拜登政府,以“新疆問題”壓制中國貿易。2021年6月,美國商務部宣布,将新疆地區生産的太陽能電池闆及核心材料多晶矽的五家機關列入被嚴厲限制從美國進口和擷取投資的“實體名單”,主要理由仍是美國一貫使用的“強迫勞動”等“侵犯人權行為”。

據中國海關統計資料顯示,2021年美國進口中國貨物商品總額逆勢上揚。

中美供應鍊“軟脫鈎“:蘋果向左,特斯拉向右|大變局與供應鍊1

資料來源: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總署

拜登政府一系列政策頒布後,率先“倒黴”的就是美國自己的供應鍊系統,一度出現了類似“多米諾骨牌”的效應,卡車司機短缺、物流運力不足、全國倉庫爆倉、港口貨物滞留,美國共和黨也将這種供應鍊危機戲稱為“拜登之堵”(Biden Bottleneck)。

二、蘋果收購供應鍊:軟脫鈎探路者

拜登的系列政策頒布後,連帶的對美國企業造成了沖擊。就蘋果手機供應鍊而言,蘋果供應鍊連續7年占據Gartner供應鍊管理排名榜的榜首,創下了至今無法打破的記錄。

中美供應鍊“軟脫鈎“:蘋果向左,特斯拉向右|大變局與供應鍊1

iPad停産:但據2021年12月蘋果公布的消息顯示,蘋果正在克服高昂的全球計算機晶片短缺問題。在假日季,由于全球半導體供應鍊受創,蘋果系列産品難以及時生産,尤其是iPad系列銷售生産和銷售不得不放緩,這使得蘋果公司損失了超過60億美元的銷售額。

iPhone缺芯:蘋果“加量不加價的iPhone13”系列産品也由于生産線上晶片供應跟不上生産節奏,不可避免的出現了産品短缺的問題,這一問題一度影響iPhone13三個或四個月的供應短缺。盡管蘋果前期付出了大量現金儲備以緩解部分領域的晶片短缺問題。但仍有大量傳統晶片供不應求,阻礙了某些機型的正常生産。

中美供應鍊“軟脫鈎“:蘋果向左,特斯拉向右|大變局與供應鍊1

這意味着,即便是蘋果這樣常年占據Gartner榜單榜首的供應鍊管理大師,在晶片全球供應鍊受創的環境下,也難以獨善其身,面臨的行業缺芯問題也是相當嚴峻。

據央視财經報道顯示,在中國美國相關企業超過2000家,中美貿易戰、華為被美國無端打壓後,蘋果不僅開始試圖将部分供應鍊生産加工轉移到印度市場,并且已經有超過34家中國供應商企業被提出蘋果産業鍊。

早在2019年,蘋果就逐漸開始嘗試将生産線搬離中國,前往越南等東南亞地區,以規避“過度依賴中國産業鍊”的風險,并跟随美國政府“撤離中國制造業”的政策導向。但是,大量事實證明,中國的産業鍊在短期内是不可被取代的。

美企向越南轉移産業鍊為何失敗?歸根結底在于:(1)疫情原因,目前越南等東南亞國家疫情形勢依然嚴峻,防控局面複雜多變,當地工廠很難維持正常營運,不是隔離政策被封閉,就是因勞工短缺而無法開工。

(2)産業鍊脫節嚴重,生産制造能力不足。越南有許多産業鍊環節不完善,制造能力較差,經常有一些細小的關鍵零件無法完成生産,還是需要從中國或其他國家購買。

(3)勞動力基本能力素質低下。盡管越南的勞動力成本低于中國,但越南勞工的素質能力與中國相差的不是一星半點。勞工工作極不穩定,經常一兩個月就會無故離職。

(4)基礎設施和工業基礎存在根本性的差距。越南等東南亞國家的基礎設施較中國明顯落後,短期内難以滿足美國企業大型外貿所需的交通運輸需求。

三、特斯拉汽車供應鍊:強挂鈎的逆向

蘋果缺芯這一問題,特斯拉早有應對之法。據2022年1月特斯拉公布資料顯示,在全球晶片短缺的情況下,特斯拉2021年第四季度傳遞量創記錄高達308,600輛,遠高于此前預測的263,026輛。資料還顯示2021年10月至12月的傳遞量比去年同期增長了約70%。

中美供應鍊“軟脫鈎“:蘋果向左,特斯拉向右|大變局與供應鍊1

特斯拉的成功,是知名汽車企業+中國汽車供應鍊相輔相成、互相促進的結局。

晶片采購與柔性:2020—2021年,由于新冠疫情和封鎖措施嚴重打擊了消費者需求,大部分汽車制造商削減了晶片訂單。但特斯拉從未降低與供應商的晶片訂購量,這極大的幫助特斯拉度過了晶片短缺的困境。

同時,馬斯克表示和大多數汽車制造商不同,特斯拉内部設計了一些晶片,通過軟體進行重新程式設計能降低對稀缺晶片的需求。

中美供應鍊“軟脫鈎“:蘋果向左,特斯拉向右|大變局與供應鍊1

有效的控制成本:值得注意的是,特斯拉Model Y車型與Model 3是在相同的平台上制造,并且可以共享70%以上的零部件。這極大的幫助了特斯拉進行成本控制,有助于供應鍊采購和生産活動。

此前,馬斯克曾表示預計在2020年底将Model 3的所有零部件在中國本土化,這不僅節省了一大筆物流費用,也為中國供應商如甯德時代等提供發展機會。

(作者:雪晴)

排版:曉岚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