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國當之無愧的“草聖”張芝,墨迹近兩千年來為世人所寶,寸紙不遺!

說到張芝,我想學書者無人不知,其書法影響了整個中國書法的發展,為書壇帶來了無與倫比的生機。

自漢末至中唐六七百年間,在草書領域裡湧現了韋誕、衛瓘、索靖、衛恒等這些傳于書壇的人物,更有王羲之、王獻之、張旭、懷素四位光耀千古的大師,他們的師承都導源于中國書法史上第一位巨人張芝。

中國當之無愧的“草聖”張芝,墨迹近兩千年來為世人所寶,寸紙不遺!

張芝,字伯英。東漢書法家、“草書之祖”。出身名門,拒絕朝廷征召,潛心研習書法。擅長草書中的章草,将古代當時字字差別、筆畫分離的草法,改為上下牽連富于變化的新寫法,富有獨創性,在當時影響很大。著有《筆心論》,與鐘繇、王羲之和王獻之并稱“書中四賢”。

“書聖”王羲之最推崇的前輩書家有兩個:一個是曹魏的鐘繇,一人是東漢的張芝。他曾說:“吾書比之鐘、張,鐘當抗行,或謂過之;張草猶當雁行。然張精熟,池水盡墨,假令餘耽之若此,未必謝之。”連王羲之都自歎弗如,自認為草書不如張芝。

張芝所創的“一筆書”,字之體勢一筆而成,如行雲流水,拔茅連茹,上下牽連,或借上字之下而為下字之上,奇形離合,數意兼包。

他的墨迹近兩千年來為世人所寶,寸紙不遺。其墨迹收于《淳化閣帖》,有五帖三十八行,為曆代書家珍視。

今日所賞析的這篇《冠軍帖》草書,拓本,正是刊于宋代《淳化閣帖》中。

【釋文:知汝殊愁,且得還為佳也。冠軍暫暢釋,當不得極蹤。可恨吾病來,不辨行動,潛處耳。終年經此,當議何理耶?且方友諸分張,不知以去複得一會。不講忘不忘,可恨汝還,當思更就理。所遊迷,誰同故數往虎丘,不此甚蕭索,看過還議,共集散耳。不見奴,粗悉書,雲見左軍,彌若臨聽故也。】

中國當之無愧的“草聖”張芝,墨迹近兩千年來為世人所寶,寸紙不遺!

此帖筆法疾馳奇詭多變,回轉勾連、舒卷各得其宜,且“一筆書”寫法,打破了章草橫勢運筆、字态橫向、字單一而不相連的局勢,形成了上下貫通、逶迤連綿的縱向氣勢。

點畫起止分明,收放有度。點畫處的“實”與牽絲的“虛”相得益彰。字勢奇崛,振人心神。結字時有巧思,如“散”之險絕、“見”之内斂,“粗”字“米”旁的右上一點置入“且”的左上角等,都令人叫絕。

《冠軍帖》放大版欣賞

中國當之無愧的“草聖”張芝,墨迹近兩千年來為世人所寶,寸紙不遺!
中國當之無愧的“草聖”張芝,墨迹近兩千年來為世人所寶,寸紙不遺!
中國當之無愧的“草聖”張芝,墨迹近兩千年來為世人所寶,寸紙不遺!
中國當之無愧的“草聖”張芝,墨迹近兩千年來為世人所寶,寸紙不遺!
中國當之無愧的“草聖”張芝,墨迹近兩千年來為世人所寶,寸紙不遺!

其實張芝之是以書法造詣這麼出衆,與他的刻苦練習書法的精神密不可分。晉衛恒《四體書勢》中記載:“凡家中衣帛,必書而後練(煮染)之;臨池學書,池水盡墨”。後人稱書法為“臨池”,便來源于此。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