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佳作推介|獨特的河流,綿延的人世——關于林白的《北流》

佳作推介|獨特的河流,綿延的人世——關于林白的《北流》
佳作推介|獨特的河流,綿延的人世——關于林白的《北流》

《北流》

林白/著

《十月·長篇小說》2021年第3、4期

林白,廣西北流人。著有長篇小說《北去來辭》《一個人的戰争》《婦女閑聊錄》《萬物花開》等多部。詩集《過程》《母熊》兩部。獲華國文學傳媒大獎年度小說家獎、老舍文學獎長篇小說獎、人民文學長篇小說雙年獎、第九屆茅盾文學獎前十提名。有日、韓、意、法、英、西班牙等文字的長篇和中篇小說單行本出版。

内容簡介

這是林白沉潛八年的長篇新作,也是作家二十餘年書寫主題與世界觀的總結性呈現。南方母系民間經驗、女性成長記憶、知識分子對20世紀中國史的思考,融彙在這部豐饒、磅礴的作品裡。作者在結構與語言方式上頗費心思,注、疏、箋、異辭的文本結構方式打亂線性時間叙事線索,“李躍豆詞典”的粵地方言、異辭的民間語彙、“植物志”的詩歌表述使得小說語言靈動而極富表現力。獨特的文本結構不僅提供了闡釋的多重意蘊,更暗合了叙述的空間線索,注卷可看成林白“從世界走回北流”,疏卷又可看成“出北流記”。時空的線索有關人物命運,更展現了作家深思之後的世界觀。如果《北去來辭》林白處理的是改革開放後的當代城市流動史,《北流》則把叙事重點放在1990年代之前的廣西本地生活中,其潛在的叙事野心包括用當代眼光重新回望傳統、地方與個人經驗。那條潛藏在作家精神血脈中的“北流”河,從南方葳蕤的草木叢林、從方言土語、從地方數十年現代程序的曆史記憶裡奔湧而至。

獨特的河流,綿延的人世

——關于林白的《北流》

黃德海

沒有一條河流,不會彙入大海;沒有一塊區域,不在世界之中;沒有一個當下,不是曆史的合力所至。不知為什麼,讀完林白的《北流》,腦子裡最先冒出的,是這樣一句話。

《北流》的起點,是位于廣西的邊陲小城北流。盡管偏居一隅,作品中六七十年來的北流城,完全不是封閉的,而是一直敞開在時代的風雨之中。當年影響着每個人的大事,在小說中并不是直接籠罩住每個人,總是通過花草樹木,通過日常的每一個具體,切切實實地降落在人身上。一個細節推動另一個細節,一個行動推動另一個行動,看起來幅度不大,改變很小,時代和人卻慢慢鮮明而生動起來。

雖然置身于時代之中,《北流》沒有刻意用半個多世紀的大事來搭建小說結構,反而調轉筆頭,密密麻麻寫這座小城的蓊蓊郁郁、角角落落——那些枝葉相連的樹各有名字,那些綿延的草葉有着自己的味道,那些叫法獨特的壇壇罐罐支撐着不同家庭的日常。通過各種縫隙傳遞進來的大事,就這樣在日常的事物中發酵、變形、轉化,然後落地生根,長成了小城獨特的樣子。

或者可以說,在《北流》裡,林白不是站在生活之外,而是深潛于生活之中,紮實記下每一個屬于人的日子。這些日子看起來平平無奇,甚至乍看會覺得有些繁冗,一旦跟着深入進去,卻能感受到其中無邊的豐富,領會到其中喧鬧的色彩和聲音,細小卻準确的心理揣摩,細節的邊緣漏出來的新細節。如此,就複活了時代的俊朗豐神。沒錯,度過最初的艱難時刻,我們會看到作者直覺的銳利和靈活,體味到小說的豐腴、富足、熠熠生輝。

細心一點,很容易從《北流》讀出《邊城》或《長河》的感覺。并非兩者寫的地域相似,也不是因為作品都寫到了河與水,而是它們有着同樣對日常事物的耐心和對人盡心盡力的體察。不過,時代畢竟已經不同,《邊城》也好,《長河》也好,人似乎都在原地等待着某種歸來或“來了”。《北流》裡的人們,早已開始了大規模流動,從父母一輩到子女一輩,抽枝散葉,省會、外省、北京,北流小城的不同人物遍及全國各地。

不知是因為小說始終沒有放棄北流方言,還是作品中人物的某種自覺,離開北流之後,他們沒有像習見的作品那樣,一下子脫離小城的生活,對更新的城市生活極力接受或極端排斥。相反,流散各地的北流人,無論從事什麼工作,處于什麼位置,都攜帶着在北流形成的個性或特征,他們對一件事的即時反應或深思熟慮,沒有完全離開北流的文化基因。當然,飽經世事的人們也并不全然是北流的,他們會根據不同的形勢,微調早經形成的性格和路徑,進而讓我們看到一地文化在更複雜情形下的多樣選擇。

有意味的是,不管人在北流還是出北流,小說始終沒有用長情節推動,而是保持着綿延的細節之流,仿佛日月經天,江河行地,每個細節都從容婉轉地伸展到了飽滿的地步。如此,過往的歲月不再是某種風幹曆史的後置證明,而是重新成為可觸摸可直覺的鮮活時間之流。變動不居的時空因為有了充盈的細節,就不再是一個科學的架構或冰冷的客觀,而是與每個人息息相關,變成了無比璀璨的人間煙火。

佳作推介|獨特的河流,綿延的人世——關于林白的《北流》

我有點懷疑,這種整體性的細節推進并非偶然,而是作者的有意為之。小說寫到的六七十年間,無論發生了多少足以改變人命運的大事,落實到每一個個體,都是一點一點的生活。沒有人會一夜之間改變所有的既成性格,即便是面臨陡然而來的命運轉折,突如其來的飛來橫禍,加速被抛離原來的生活軌道。與此相同,也沒有人會面對浪奔浪流的時代不生一絲改變,即便再怎樣心硬如鐵,性格堅強。狼狽不堪也好,雄姿英發也罷,《北流》寫下的,或者就是活生生的人在風浪中動人的樣子。

大概正是因為這種整體性,《北流》沒有局限在小城一隅,也沒有錨定在時代的某一側面,那個忠實于自己感受的李躍豆,打開自己的眼耳鼻舌身意,把整個中國大地和橫跨的六七十年連貫成一體,如同流動的北流河,沒有獨自的一段會被稱呼為這個名字。我們習慣于作品中分割的地域和分段的時代太久了,仿佛生命真的是為了某些劃分準備的材料,現在,跟随《北流》,讓我們試着擁抱本就連貫的生活。

有了前面的了解,再來看《北流》的結構,大概就沒有那麼不容易懂了。開始的“續篇:植物志”到最末的“尾章:宇宙誰在暗暗笑”,加上虛構的“語膜/2066”,說明這是一部現代意義上的小說。中間部分是梅花間竹的“注卷”“疏卷”,另有“時箋:傾偈”和“異辭:姨婆的嘟囔,或《米粽歌》”,屬于不折不扣的傳統注疏體例。如此現代與傳統的結合,不就是前面提到的整體性的另一種表現?另外,這個目錄是不是也在暗示,作為一種現代書寫方式的漢語小說,不妨試着創造屬于自己的傳統血脈?北流河是一條獨特的河,它有一段轉折盤旋,自南向北奔騰而去;

北流河又跟任何一條河一樣,流經之地灌溉潤澤,養育了一方人士。《北流》也如此吧,既是一部獨特的小說,脫離了習見的分段時期和貫穿情節,同時又跟任何傑出的作品一樣,敞開在綿延的人世之間。

本文原刊于《文藝報》2021年9月3日第3版

佳作推介|獨特的河流,綿延的人世——關于林白的《北流》

《思南文學選刊》副主編,《上海文化》編輯,中國現代文學館特聘研究員。著有《詩經消息》《書到今生讀已遲》《泥手贈來》《個人底本》《馴養生活》《若将飛而未翔》等。曾獲“《南方文壇》2015年度優秀論文獎”“2015年度青年批評家獎”“第八屆唐弢青年文學研究獎”“第十七屆華國文學傳媒盛典年度文學評論家”。

佳作推介|獨特的河流,綿延的人世——關于林白的《北流》

編輯制作:陳銘

二審:李成強

三審:宋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