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病态摧殘下的俄羅斯花滑審美,她的美麗我不忍心看

北京冬奧圓滿結束。

短短16天,誕生了許多展現奧林匹克團結友誼精神的美好感動瞬間,也留存下許多赤裸而殘酷的遺憾時刻。

讓人感受最為複雜不忍的,莫過于花滑女單當夜一地雞毛的戲劇性結果。而這場讓人心碎的鬧劇背後,是那些美麗靈動的俄蘿們近乎窒息的生存境遇。

曾以斷層式實力狂刷世界紀錄的“六邊形戰士”瓦利耶娃(15歲的K寶)賽前身陷用藥醜聞,賽時更是跌破所有人眼鏡地一連四摔黯淡退場;

病态摧殘下的俄羅斯花滑審美,她的美麗我不忍心看
病态摧殘下的俄羅斯花滑審美,她的美麗我不忍心看

K寶下場後捂臉哽咽痛哭“至少現在頒獎典禮就不會被取消了”

以頻創自由滑中高難度動作記錄而出名的特魯索娃(17歲的莎莎)挑戰極限完成5個四周跳驚豔全場,最後得分卻和預計相差懸殊;

穩定發揮拿下冠軍的謝爾巴科娃(17歲的千金)無人關切祝賀,獨自落寞煎熬地坐在角落等待。

病态摧殘下的俄羅斯花滑審美,她的美麗我不忍心看

競技賽場上的輸赢和天賦、努力、運氣機遇都有關系,但K寶心态全崩的連摔、莎莎信仰崩塌式的憤怒以及賽後全員壓抑的局面,和俄羅斯女子花滑極度内卷、近乎扭曲的殘酷高壓競技環境分不開關系。

這場關于美與力的競技場上的藝術,其中的痛苦内卷,毀掉的又何止一個“k寶”和“莎莎”。

病态摧殘下的俄羅斯花滑審美,她的美麗我不忍心看

幼崽時期的K寶

01

病态摧殘下的俄羅斯花滑審美,她的美麗我不忍心看

鐵血女王和她手下綻放的冰之花們

花樣滑冰作為一項極具藝術觀賞性的運動項目,運動員們需要借助冰刀在冰面上表演出跳躍、旋轉等步伐動作。

冬奧會中的花滑分為短節目和自由滑兩部分,分别着重考驗表演分和技術分。

病态摧殘下的俄羅斯花滑審美,她的美麗我不忍心看

最早的冬奧會花滑女皇索尼娅·海妮

女子花滑在90年代曾一度被美國壟斷,進入新世紀後,亞洲女子花滑崛起,“金貓時代”稱霸。

病态摧殘下的俄羅斯花滑審美,她的美麗我不忍心看

金妍兒和淺田真央

俄羅斯花滑曾長久沉寂,直到2014年索契冬奧,一個改變世界女子花滑史走向的人物出場了

——她就是以冷酷嚴厲訓練手段知名的“絕命毒師”“鐵血女王”俄羅斯花滑教練艾特利·圖特别麗澤(因一頭形似泡面的爆炸金色細卷長發而被中國冰迷稱為“面姐”)

病态摧殘下的俄羅斯花滑審美,她的美麗我不忍心看

在面姐高壓強硬的手腕統治下,俄羅斯女子花滑開始向世界展現那魔幻而可怕的統治力。

一代際:

2014年索契冬奧,在團體賽上展露頭角的利普尼斯卡娅(1998年生人,因為極具柔韌性的身體被粉絲昵稱“軟卡”)是面姐帶出的第一個學生。

病态摧殘下的俄羅斯花滑審美,她的美麗我不忍心看

軟卡身段柔韌異常,藝術表現力很強,非常擅長演繹凄美破碎的編曲風格。

病态摧殘下的俄羅斯花滑審美,她的美麗我不忍心看

貝爾曼旋轉

後來因為發育期過度減肥患上厭食症,一度要靠輸入營養素度日,加上傷病、和教練之間長久積累的沖突等,最後選擇轉組退役。

二代際:

分别奪取2018年平昌冬奧女子花滑單人賽冠亞軍的紮吉托娃(雜技娃,2002年生人)和梅德韋傑娃(梅娃,1999年生人)。

病态摧殘下的俄羅斯花滑審美,她的美麗我不忍心看
病态摧殘下的俄羅斯花滑審美,她的美麗我不忍心看

這一時期,除了跳躍高度的進化,面姐的奪分政策是把高難度的跳躍動作全部集中在後半段演繹,以能最大限度地利用規則擷取加分。

病态摧殘下的俄羅斯花滑審美,她的美麗我不忍心看

平昌冬奧後,梅娃因錯失冠軍,和雜技娃姐妹漸遠,和面姐也痛撕一場後選擇轉組,雖然後來又轉回面姐組,但已經不再參加大型賽事了,最後也因傷病退役。

三代際:開啟可怕的女子四周跳時代

參賽今年冬奧的三小娃,也是前面提到的莎莎(2004年生人)、千金(2004年生人)和K寶(2006年生人)。

莎莎一頭紅發長發,肌肉健壯,個性強烈,風格硬核爽利,她也是女子花滑史上第一個能連跳5個四周跳、完全不輸男子花滑的刀鋒力量戰士。

病态摧殘下的俄羅斯花滑審美,她的美麗我不忍心看

千金宛若古典油畫裡走出的貴族少女,雖然外表柔弱,但姿态大方得體,性格溫柔堅定,心态沉靜穩當,藝術感染力極強,和莎莎各自代表了正反兩極風格。

病态摧殘下的俄羅斯花滑審美,她的美麗我不忍心看

一直被認為是奪冠紫薇星的K寶,15歲的年紀剛剛夠上成人賽事标準,但此前場上表現極強,無論是柔軟度、跳躍高度,還是力量和藝術表現力,都是疊buff版的全能存在。

病态摧殘下的俄羅斯花滑審美,她的美麗我不忍心看

02

病态摧殘下的俄羅斯花滑審美,她的美麗我不忍心看

殘酷八音盒中的限定冰面天使

俄女子花滑得以在全世界形成斷層的局面,在于面姐冷酷執教下牢牢把住了技術分的天花闆。

曾被認為是隻有男性運動員才能做出的四周跳,俄蘿們不光能做,還把難度不斷加高再加高。(年齡小的俄蘿們甚至已經開始訓練快要飛起來的8周跳)

病态摧殘下的俄羅斯花滑審美,她的美麗我不忍心看

高難度的技術訓練下,俄蘿們要經受異常殘酷的生理和心理考驗。

梅娃剛開始練習三周跳時,因為一直找不到要領,面姐直接沖上場把她的人放倒,頭下腳上地提着腿拖行。

曾和莎莎、千金一起受訓、也曾在青年組賽事上展露頭角的科斯托娜娅(飛天),後來因為難以實作四周跳而黯淡轉組。

病态摧殘下的俄羅斯花滑審美,她的美麗我不忍心看

飛天,比起普通花滑運動員日常訓練4小時,俄蘿們一天要訓練8小時甚至10小時不止

但哪怕捱了訓練關,訓練關人人都能把握住僅有的機會進入國際賽事。

女孩們難過發育關,随着長高和增重,身體重心發生變化會直接影響花滑最為關鍵的跳躍能力。

面姐的訓練并不側重對成年女孩的培養,因為還有大批十二三歲的後備力量,虎視眈眈地等待年滿十五歲後進入成人賽場。

源源不斷的新生力量湧現,俄蘿們基本是用完一茬就抛棄一茬。

這也意味着,競争殘酷到每個人幾乎隻有一次參加奧運比賽的機會,而如果你在最好的年齡階段(15-17)恰好與奧運年份擦肩而過,那基本就永遠不可能再有機會獲得入場資格了。

病态摧殘下的俄羅斯花滑審美,她的美麗我不忍心看

兩年間連拿歐錦賽、世錦賽和平昌冬奧大滿貫的雜技娃,在三小娃升組後也很快喪失競争力,進入退役狀态時也不過才17歲

這種畸形、壓榨而窒息的環境下,大量問題持續湧現:

為了讓運動員有更多精力投入訓練,不斷擴充自我極限的邊界,俄羅斯出現大規模官方倡導下的興奮劑舞弊事件。

2016年,原莫斯科反興奮劑實驗室主管曝出俄政府曾出動特工調換運動員尿樣。

包括本次賽前爆出的K寶使用違禁藥品事件,一個15歲的未成年女孩有多大的本領才能精準控制藥物用量、嚴格計算代謝周期,進而能在之前多次成功躲過檢測,隻有這次才不小心露出疏忽?

病态摧殘下的俄羅斯花滑審美,她的美麗我不忍心看

這個問題的答案,我想教練組心知肚明。

病态摧殘下的俄羅斯花滑審美,她的美麗我不忍心看

但事件發生後,沒有人站出來擔責,從“天才花滑少女戰士”墜落到“興奮劑醜聞運動員”,前程盡毀隻在一夜之間。

除了興奮劑,曾跟随面姐訓練的運動員還爆出,團隊内成員會服用抑制荷爾蒙的藥物來延緩生長期發育,這種藥對神經和心髒系統都有影響,甚至還會因過激反應産生嚴重的反作用。

病态摧殘下的俄羅斯花滑審美,她的美麗我不忍心看

受藥物副作用影響的阿納斯塔西娅·庫普林亞

殘酷環境下,女孩們出現各種生理和心理問題。

軟卡19歲因為厭食症退役,梅娃因脊柱傷病無法做出左旋動作,雜技娃臀部受傷17歲退役……

極度節食和訓練受傷是家常便飯,運氣差一點的還沒來得及在大賽上展露頭角就要下場,好一點的,傷病退役也是遲早的結果,年紀更大一些時甚至還會有髋關節置換手術的風險。

病态摧殘下的俄羅斯花滑審美,她的美麗我不忍心看

隊内的緊張氣壓讓軟卡、梅娃、飛天甚至包括莎莎,都曾一度和面姐關系緊張,轉投其他團隊。

運動員低齡化、編曲套路化、密集化技術動作的同時,藝術感染力也在弱化。

花滑作為一種具有藝術性的體育運動,在拼命卷分數的競争下逐漸喪失了原有美感和體育精神。

病态摧殘下的俄羅斯花滑審美,她的美麗我不忍心看

十幾歲的女孩們如轉瞬即逝的昙花流星,有些甚至還未曾綻放光芒,就被永遠地打上PASS标簽,塵封為俄羅斯花滑史上一顆微不足道的細小塵埃。

03

病态摧殘下的俄羅斯花滑審美,她的美麗我不忍心看

體育精神的前提,是珍惜美而非損毀美

正如莎莎在賽後采訪時流露出的憤怒、委屈和迷茫:

“我試着去挑戰更高的目标,我以為如果我完成了我所有的跳躍,拼命加上更多四周跳和高難度動作,當我成功之後,我會赢,但是這并沒有發生。”

即便莎莎赢得了金牌,然後呢?

然後俄蘿們會以一種更加瘋狂而極端的方式壓榨自我,隻為追求一刹那的光芒;然後莎莎将會如同她的師姐梅娃或雜技娃一樣,在下個賽事周期湧現出的新一代俄蘿裡,逐漸被大衆遺忘。

到底什麼樣的赢,是我們渴望追尋的赢?

我想榮獲雙人滑金牌的隋文靜和韓聰已經告訴我們答案。

體育精神的根本在于忍受常人不可忍的痛苦去奮力拼搏,在于用盡最後一絲力氣去挑戰極限,在于為了夢想永不放棄超越自我。

但最重要的,赢的根本是給人心帶來振奮力量,而非無盡的極端化的痛苦。

病态摧殘下的俄羅斯花滑審美,她的美麗我不忍心看

隋文靜2016年韌帶手術後一度陷入低潮

兩人曆經多年傷痛,從巅峰狠狠摔下再咬牙站起,彼此相攜一步步蹒跚而行到最高峰。

為冠軍和金牌而奮鬥,但拼搏的終點意義早已遠遠超越了一塊金牌所包涵的榮耀,因為他們是為激勵和超越自我而活,他們所帶來的力量與美是持久永恒的,而非昙花一現。

但女孩們用短暫青春和無盡傷痛演繹的那場殘酷藝術,我無法認為那是美的,因為真正的美,必定不會是一種殘忍。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