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國冰雪:一起向未來

作者:光明網
中國冰雪:一起向未來
中國冰雪:一起向未來

谷愛淩 @新華社

中國冰雪:一起向未來

高亭宇 @新華社

中國冰雪:一起向未來

韓聰/隋文靜 @新華社

中國冰雪:一起向未來

蘇翊鳴 @新華社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楊敏

在北京冬奧會開幕之前,國際奧委會主席托馬斯·巴赫預測,此次冰雪盛會承前啟後,繼往開來,将永久改變冬季運動的面貌。來到閉幕日,中國體育代表團以9金4銀2銅首次挺進獎牌榜前三,創下曆史最佳冬奧會成績。不僅如此,拼字當頭的中國冰雪健兒還打破了中國“冰強雪弱”局面,展現中國冰強雪壯的全新面貌。18歲的谷愛淩和蘇翊鳴領銜新一代運動員挑起大梁,帶動更多青少年愛上冰雪運動。

新态勢 金牌創紀錄 冰強雪也壯

中國在往屆冬奧會上共斬獲13枚金牌,其中12枚來自短道速滑、速滑以及花樣滑冰,隻有1枚來自雪上項目,那就是韓曉鵬在2006年都靈冬奧會上奪得的自由式滑雪男子空中技巧金牌。在北京冬奧會109個産生金牌的小項中,33個來自冰上,76個來自雪上。這意味着,在實作全項目參賽後,中國體育代表團要在北京冬奧會上取得比往屆更好的成績,必須在雪上項目尋求更多突破口。

終于,中國代表團于本屆冬奧會上奪得的9枚金牌中,我們欣喜地發現,“冰強雪弱”已成曆史。冰上項目延續強勢,4枚金牌分别來自短道速滑混合團體接力、短道速滑男子1000米、速度滑冰男子500米以及花樣滑冰雙人滑,雪上項目的金牌達到5枚,分别來自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自由式滑雪女子U型場地技巧、單闆滑雪男子大跳台、自由式滑雪男子空中技巧、自由式滑雪女子空中技巧。從金牌獲得情況來看,中國冰雪項目呈現出冰強雪也壯的新态勢。

再看銀牌和銅牌的獲得情況:4枚銀牌中,3枚來自雪上項目,包括自由式滑雪女子坡面障礙技巧、單闆滑雪男子坡面障礙技巧、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混合團體,1枚來自短道速滑男子1000米。兩枚銅牌冰雪各占一枚,分别是短道速滑女子3000米接力以及鋼架雪車男子單人,冰強雪壯已成事實。

新面孔 出道即巅峰 英雄出少年

在奪得金牌的12名中國代表團冰雪健兒中,隻有武大靖此前在短道速滑項目問鼎,其餘11人都是冬奧會最高領獎台的新面孔,他們當中的大部分到下一屆冬奧會仍處當打之年。

谷愛淩、蘇翊鳴、張雨婷都是首次參加冬奧會。其中,谷愛淩和蘇翊鳴是出道即巅峰的“00後”。首次參加冬奧會就奪得兩金一銀,18歲的谷愛淩集滑雪天才與女學霸于一身,當之無愧地成為北京冬奧會參賽運動員“頂流”;而在冬奧期間度過18歲生日的蘇翊鳴以一金一銀完成自己的成人禮。連“蘇神”蘇炳添也禁不住誇他是“雪上的蘇神”。

1999年出生的張雨婷首次參賽便與隊友奪得了短道速滑混合團體接力金牌,此外,她還斬獲了女子3000米接力銅牌以及女子500米第四的好成績。

短道速滑的任子威和曲春雨都是第二次參加冬奧會。任子威在平昌冬奧會奪得短道速滑男子5000米接力銀牌。1997年出生的他,在北京冬奧會上迎來大爆發,參加五項,最後拿到混合團體接力和短道速滑男子1000米兩枚金牌。毋庸置疑,他将接棒武大靖,成為中國短道速滑隊的領軍人。同樣是1997年出生的高亭宇,在平昌冬奧會奪得速度滑冰男子500米銅牌,成為首位在冬奧會上奪得速滑項目獎牌的中國男子選手。北京冬奧會,高亭宇繼續創造曆史,奪得速度滑冰男子500米金牌。國際奧委會副主席于再清認為,這枚金牌是自2002年鹽湖城冬奧會楊揚奪冠後的又一大突破,新中國第一位冬季項目世界冠軍羅緻煥甚至評價高亭宇的金牌分量“堪比田徑100米項目的冠軍”。

新起點 雪遊龍建功 新增項出彩

“雪遊龍”是國際雪車聯合會認證的亞洲第三條、世界第17條雪車雪橇賽道,也是中國的首條雪車雪橇賽道。在9金4銀2銅中,闫文港的男子鋼架雪車銅牌是唯一來自國家雪車雪橇中心“雪遊龍”的獎牌,這也是中國選手在冬奧會曆史上獲得的首枚鋼架雪車獎牌。

中國鋼架雪車項目此前幾乎是一片空白,沒有專門的賽道,也沒有專項運動員。2015年,北京冬奧會申辦成功,中國鋼架雪車隊開始組建。受到季節和場地限制,中國鋼架雪車隊一度隻能長期在歐洲、北美等地訓練比賽。長期在外漂泊讓隊員在承受訓練壓力的同時,還要适應國外的生活。今後,“雪遊龍”将承辦更多雪車雪橇國際賽事,而雪橇和雪車國字号在家門口就能進行訓練,有了如此優良的訓練條件,中國健兒在這類項目的騰飛指日可待。

北京冬奧會是迄今女性參賽比例最高、參與項目最多的一屆冬奧會,女性參賽比例達45.4%。在中國代表團177名運動員中,女運動員占比超過49%,與國際奧委會推動性别平等的理念相符。新增的7個小項中,兩個為女子單項,4個為混合團體項目,僅有1個為男子單項,中國代表團從中斬獲兩金一銀,分别是短道速滑混合團體接力金牌、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金牌以及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混合團體銀牌。如果下一屆冬奧會保留以上新增小項,增加展現團體作戰實力的技巧類項目,相信中國隊有機會斬獲更多獎牌甚至金牌。

新希望 冰雪尋突破 技巧類占先

在北京冬奧會上,隻有4個代表團實作15個分項全項目參賽,包括中國、俄羅斯奧運隊、美國和捷克。全項目參賽讓中國冰雪在保持以往傳統強項的同時,又開拓出新優勢項目。本屆冬奧會再次證明,無論是冰上還是雪上,技巧類項目更适合中國冰雪健兒尋求突破。

在北京冬奧會花樣滑冰項目上,中國代表團摘下雙人滑金牌。在其餘4個單項的比拼中,團體賽取得最大突破,曆史性挺進前五名。雙人滑無疑是中國隊的王牌,而男單和冰舞則處于中遊水準,如果女單實力獲得提升,中國隊很有機會取得更好的名次甚至獎牌。

中國女子冰壺隊在2010年溫哥華冬奧會上突破性地奪得銅牌。本屆冬奧會,盡管中國隊在混雙、男子四人賽、女子四人賽均未能挺進四強,但冰壺健兒在賽場上的表現還是可圈可點。混雙組合淩智/範蘇圓為整個中國代表團赢得北京冬奧會開門紅;“00後”韓雨是10支參賽女子冰壺隊中最年輕的隊長,她與隊友接連擊敗上屆冠軍瑞典女隊和亞軍南韓女隊。實際上,12名中國冰壺隊隊員中,有多達10人是第一次參加冬奧會,在冰壺這個不乏奧運“多朝元老”的項目,這批小将不僅在2026年,甚至到了2030年冬奧會仍具備競争力,而屆時他們的參賽經驗将大幅提升,更有機會再創中國冰壺輝煌。

中國在雪上項目的進步有目共睹,貢獻了5金3銀的自由式滑雪和單闆滑雪比仍屬于弱項的高山滑雪、跳台滑雪、越野滑雪更有機會在下一屆冬奧會成為中國代表團的沖金希望。谷愛淩和蘇翊鳴的橫空出世,讓中國隊在自由式滑雪和單闆滑雪的争金點翻倍遞增。此外,U型場地技巧項目的張可欣、李方慧,女子坡面障礙技巧的楊碩瑞等“00後”女将也未來可期。

來源: 廣州日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