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買得起修不起,撞一下要修20萬,“一體壓鑄”讓人又愛又恨

進入2022年之後,各大保險公司提高了純電動汽車保費這事諸位應該還有印象,而保險公司這邊也是自己有苦難言,給純電動保險真是不賺錢。

Model Y撞一下,維修報價要20萬?

買得起修不起,撞一下要修20萬,“一體壓鑄”讓人又愛又恨
買得起修不起,撞一下要修20萬,“一體壓鑄”讓人又愛又恨

近日一台Model Y撞個牆維修費用就得20萬,新車才多少,不收高點,褲衩子都要賠進去,大家總是要吃飯的嘛。

買得起修不起,撞一下要修20萬,“一體壓鑄”讓人又愛又恨

不是保險公司,也不是4S店

事實上,在保費上漲這件事中,受益的那個并沒有出現在使用者、保險公司、4S店這個閉環圈兒中,車企才是躺着省錢的那個。

買得起修不起,撞一下要修20萬,“一體壓鑄”讓人又愛又恨

特斯拉6000噸級壓鑄機

其實特斯拉維修費用如此之高的原因與喜聞樂見的電池成本壓根不沾一點關系,一體壓鑄成型車身在這件事中需要負“主要責任”,當然,也包括前文所提的20萬Model Y維修報價。

買得起修不起,撞一下要修20萬,“一體壓鑄”讓人又愛又恨

上為Model3車身後橋零件,下為ModelY一體式壓鑄後橋車身,後者比前者在後橋部位減少了70%的車身部件

字如其名,所謂一體壓鑄成型車身,即特斯拉Model Y的後車身是一體的,通過6000噸的壓鑄機将金屬溶液壓入模具,将原本幾十個零件拼接的車身集中在單個零件的生産上。

不用焊接、不用總裝,特斯拉這效率和成本提升簡直是杠杠的。

買得起修不起,撞一下要修20萬,“一體壓鑄”讓人又愛又恨
買得起修不起,撞一下要修20萬,“一體壓鑄”讓人又愛又恨

不過,成也蕭何敗也蕭何,一體式車身在發生關鍵位置形變之後就必須要整體更換。

就比如維修費用高達20萬的那台Model Y,就是将整個後車身拆下更換,原因就是其上變形的減震包并不能單獨提供,想要保證原有性能就隻能全部更換。

這麼看下來,特斯拉這次被吐槽并不虧,将自己降低的造車成本轉移到使用者身上,這買賣,誰看了都會直呼劃算。

買得起修不起,撞一下要修20萬,“一體壓鑄”讓人又愛又恨

修起來這麼貴,為何要用一體壓鑄成形

當然,如果隻是從成本角度考慮一體成型車身就有些片面了,僅此而已的話,特斯拉不會冒着這麼大的風險去采用這種全新的工藝和造車方式的。

買得起修不起,撞一下要修20萬,“一體壓鑄”讓人又愛又恨

一體式車身除了可以最大程度地降低工藝複雜度和成本之外,一體成型車身另一個優點就是抗拉剛度的提升。

這方面的優勢其實是很容易想明白的,畢竟相比于焊接的傳統車身,一體成型車身上幾乎沒有任何焊點,每兩個平面之間的連接配接絕對可靠,除非在擠壓成型的過程中出現了不可預測的裂縫和損傷。

買得起修不起,撞一下要修20萬,“一體壓鑄”讓人又愛又恨

如此一來,在碰撞過程中,一體成型車身的抗拉剛度要比焊接車身高出不少,畢竟車輛在撞擊過程中最容易失效的就是連接配接部位,一整個平面受力總是要好過幾個焊點承接沖擊,安全系數能夠提高不少。

買得起修不起,撞一下要修20萬,“一體壓鑄”讓人又愛又恨

其次,一體成型技術還能在輕量化屬性上有更好的提升,畢竟焊接的方式不可避免地會有材料的重疊及配合,即便是用于安裝使用的螺栓也會讓整體重量有不少的提升。

在新能源汽車為了提升續航而極大程度降低産品整備品質的當下,一體式車身絕對是個相當具有誘惑力的方案。

買得起修不起,撞一下要修20萬,“一體壓鑄”讓人又愛又恨

特斯拉開了個頭,多家車企也要效仿

保費又要上漲了?

雖說現在大多數的保險公司隻把目光集中在了特斯拉身上,但漲價這種事最終無死角遍布整個行業,其實隻是時間問題而已。

買得起修不起,撞一下要修20萬,“一體壓鑄”讓人又愛又恨

在特斯拉第一個搶先吃了螃蟹之後,自主陣營中已經有不少同樣标榜技術上先進的新勢力車企開始跟進一體成型技術,畢竟除了維護成本高這一個短闆之外,對車企來說幾乎全部都是優勢。

而已經嘗到甜頭的特斯拉則要更進一步開始玩CTC了。

所謂CTC,即Cell to Chassis,電芯內建進底盤,徹底扔掉沉重的電池包殼體以及模組外殼。與一體成型車身一個道理,這樣整體式的方案優勢非常明顯,但如果真到上市那天,保費估計還要漲一波。

買得起修不起,撞一下要修20萬,“一體壓鑄”讓人又愛又恨

除此之外,與純電動汽車似乎綁定在一體的科技配置同樣是保費提升的另一個關鍵。在傳統汽車上,磕碰可能就是換個前後保險杠就完事,頂多再換幾個倒車雷達和倒車影像。

但在一台智能化配置“爆表”的純電動汽車上,換完保險杠,保險公司可能還要掏錢換幾個毫米波雷達甚至是雷射雷達,說不好雷射大燈也要換上一套。

這成本,可不是幾千塊錢可以搞定的了。

買得起修不起,撞一下要修20萬,“一體壓鑄”讓人又愛又恨

寫在最後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現在發生在汽車領域内的疊代與當初在手機等消費電子産品内的換代幾乎是如出一轍,傳統一些的産品可以是諾基亞,智能純電動汽車則是大屏智能手機,不管是小摩擦還是大磕碰都是非常肉疼的事。是以,對于純電動汽車普及之後保費的“爆表”不要太過驚訝,隻不過是技術和體驗進階後的一種“副作用”罷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