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随筆:忻州古城秀容書院博物館中的“書法”

2月20日,壬寅正月二十。

與正月十五之前相比,來秀容書院博物館的人明顯減少許多。但是,昨天與今天是周六、周日,加上還有一些學校尚未開學,中午過後,依然會有不少遊客進入。

随筆:忻州古城秀容書院博物館中的“書法”

在博物館的“秀容弦歌”和“前賢遺珍”展廳,除了其他珍貴展品,許多人對展廳中的數幅書法作品很感興趣。有的長時間駐足品味,有的拍照留存,有的互相議論。總之,大家有一個感歎就是,過去的人,不管是文臣還是武将,書法真不錯。

不由想到近些年來關于書法的各種“争論”,其中最主要的就是關于“醜書”的看法。

前不久,中書協等11家協會、學會聯合發出《關于規範使用漢字的倡議》。

倡議一共有6條,分别從不同角度提出要求,要求“積極推廣應用相關國家标準、行業标準”,“加強字庫字型使用稽核把關”,“提高從業人員的漢字使用規範意識和業務能力素養”,“發揮大衆傳播媒介的作用”等。倡議強調漢字是傳承中華文明的重要載體,是中華文化的根,是最具代表性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辨別。

許多人都認為,第4條可以是“倡議”的最大亮點,因為這一條指出“自覺抵制忽視漢字書寫規範、書寫技法和文化内涵、審美特征,故意将漢字筆畫和結構進行粗俗、草率誇張變形的‘醜書’‘怪書、類資訊化字型”。同時,第5條要求“在組織有關審讀、質檢、考核、評比時,把規範使用漢字作為一項重要标準。”

不可否認,《關于規範使用漢字的倡議》一定會起到相應的積極作用。隻不過,漢字規範使用和漢字“書法”其實還是二個層面的問題。

稍具常識的人就應該清楚,漢字最早的功能是符号,其核心功能和我們現在漢字功能并不完全相同。更準确地說,我們的“字”最早其實是“畫”,這也是漢字“象形”的根本。随着這種“畫”所顯現的功能越來越趨向于交流和記事,“形”才越來越固定下來,成為我們使用的“漢字”,而且從甲骨文到金文,一直到我們現在使用的台灣字,每一次字型的演變都是因為“實用性”才改變。在這種改變中,“書法”隻是附屬。而且,曆史上所有傑出的“書法家”也都是因為在“實用”的書寫中不斷的滲透進個人的審美,然後才使“書法”成為一種藝術形式。絕對不是先有了“書法”,再有漢字的“實用性”。如果稍加注意,我們就會發現,許多傑出書法作品的内容好多都是日常記事,比如張旭的《肚痛帖》,還有米芾的許多“作品”,即使是王羲之的《蘭亭集序》也是如此,而且上面還滿是塗改。

是以,我們現在強調的“書法”在過去就是因為是日常記事、交流的必須,也是最基礎的方式。或者說,寫好字是最基本的要求,并沒有多少人值得炫耀之處。

随筆:忻州古城秀容書院博物館中的“書法”

在“秀容弦歌”展廳,不少人很欣賞秀容書院山長董宇炜和米毓瑞的書法作品。這種“館閣體”式的表現其實本來就是為了适應科舉考試而出現的。“館閣體”又稱“台閣體”,是指因科舉制度而形成的考場通用字型,早在宋代即已出現,以方正、光潔、烏黑而大小齊平的為特征,明清兩代為盛。我們試想一下,如果考試的時候以草書為主,可能一些考官也不能全識,這樣的考卷如何能獲得高分。但是,在日常生活中,人們“書寫”的時候就要随意很多,率性很多,而且個人的審美性情表現更為明顯。是以,如何在“規範”中顯現書寫的“藝術”特質才是“書法”應該更加重視的事情。

在多數人遠離“書寫”,甚至根本沒有碰過筆墨紙硯的當下,争論書法的美醜恐怕往往是隔靴搔癢。我們恐怕已經很難回到人人以傳統的書寫工具為基礎的時代了,但是,引導和培養人們如何懂得書寫規律,了解“書法”與普通“書寫”的差別,進而能夠對“書法”有所認識應該是可行的,也要更實際。

随筆:忻州古城秀容書院博物館中的“書法”

“秀容弦歌”中有時任民國山西省政府秘書長甯超武寫給同鄉西北教養院院長智鏡如的贈詩書法作品。字迹蒼勁挺拔,圓潤雄偉,韻味醇厚。對“書法”有研究的人一看就清楚,甯超武的書體明顯是顔何融合,也就是既有顔真卿風貌,又有何紹基風格。其書寫内容也正是選自何紹基《金陵雜述四十絕句》“沿河不見柳絲搖,步向青溪長闆橋。丁字簾前猶仿佛,更誰閑話到南朝。”“薄遊訪古到江南,聞說天留妙相庵。秋海棠空僧去盡,池亭非複舊精藍。”“相公懷抱海天寬,節院論文靜不寒。席帽聯翩群彥集,一時舊雨接新歡。”(關于甯紹武此幅作品,張六金先生另有《博物館藏品的字裡行間蘊含着對前輩書家的敬畏》)

何紹基是晚清詩人、畫家、書法家。曾曆主山東泺源、長沙城南書院。何紹基精通金石書畫,以書法著稱于世,草書尤為擅長,被譽為清代第一。研究何紹基書法的人都知道,何紹基的楷書取顔字結體,同時摻入了北朝碑刻以及歐陽詢、歐陽通的書法特點,還有《張黑女墓志》和《道因碑》的神氣。是以,如果要用“規範”的“标準”來衡量何紹基的書法作品,恐怕也不好歸類。尤其是其晚年的時候因為眼疾,作書以意為之,經常有筆未至而意到之妙。這恐怕更不是“标準”所能為。

秀容書院博物館雖然不是以“書法”為主,但是,從現有的“墨寶”引起人們的興趣看,傳統文化的各種因素對任何時候的人都具有吸引力。

博物館的核心功能就是展現,通過展現讓人們了解曆史文化,并因為了解而産生熱愛,進而吸引一些人成為曆史文化的研究者,傳承者,光大者。

惟此,價值即顯!

随筆:忻州古城秀容書院博物館中的“書法”
随筆:忻州古城秀容書院博物館中的“書法”

忻州古城:好一幅家山歸夢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