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人與人的差距在于心力。心力才是拉開人與人差距的關鍵

作者:思辨之樂

何謂心力?曰:心之承載能力。心大則承載力大,心小則承載力小。心強則承載力強,心弱則承載力弱。人與人之差别,全在于心力。

一.心力之不同,則人生命運之不同。人生命運之差别,全在于心。

在生活或工作中,常常可以看到這種現象:面對同樣的難題,有的人能輕松自如地應對,有的則緊張、焦慮不安,更有的則幹脆選擇逃避——撂挑子。面對的問題一樣,不同的人則有不同的表現。表面上是能力的不同,其實質則是心力的差距。

人與人的差距在于心力。心力才是拉開人與人差距的關鍵

然而,沒有一個人生來心力就強,也沒有人天生的心力就弱。心力是可以有意識地訓練的。

偉人毛君,青年時期在長沙求學時,為強大自己的内心,鍛煉自己的膽量,常在嶽麓山上過夜,睡在野外,周圍雖有墳地,照樣能安然入睡。後來,我們見他隻身入重慶虎穴之地,與國民黨談判,那種從容大氣,乃至在革命生涯中處于種種危險境地時,他的那種雲淡風輕,以為是天生的膽量和心量,其實不然。

曾國藩是一個善用“靜心”凝聚心力的典型曆史人物。每每遇到重大問題,難以抉擇時,曾國藩常常點燃一柱香,把自己關在屋子裡,任何人不許打擾,一坐就是幾個時辰。在心極靜的狀态下,凝聚自己的意識能量,往往能作出驚人的準确判斷。曾國藩這種習慣性的焚香靜坐,其實是一種提升心力的很好方式。

老子言:重為輕根,靜為躁君。人能靜,則心力聚;煩躁、焦慮,則心力散。故,人在躁動不安時,往往不宜作重大決定。

人與人的差距在于心力。心力才是拉開人與人差距的關鍵

二.我們普通人想要獲得強大的心力,可以嘗試以下三種方式,以提升自己,若能做到,或有脫胎換骨、鳳凰涅槃的喜悅。

1.改變,從自律開始。自律就是要做到身心合一。心意一發,身即行動;心意一收,靜如處子,穩如泰山。故自律是強大心力的第一步。凡不自律之人,難有強大之心力。

人在困頓、迷茫的時候,猶如船行大海時,無燈塔指引,方向不明,往往心力最弱。這時,若不知從何入手,那不妨從自律開始,把一天要做的事情提前安排好,先完成一天的小目标,然後,周而複始。先行動起來,行動則心力聚,躺平則心力散。

2.直面恐懼,是提升心力的關鍵。

“我們唯一恐懼的是恐懼本身”,這是美國前總統羅斯福的名言。恐懼是阻礙人最大的絆腳石。心力強大與否的關鍵,在于是否敢于直面恐懼。面對讓你恐懼的問題,是選擇逃避還是直面?在應對這個問題的表現上,人的強弱則一覽無餘。

我是個教書匠,剛當老師時,每學期的公開課讓我非常頭疼,焦慮、緊張情緒時常困擾着我,讓我常常産生一種對抗、排斥的心理 ,試圖想逃避上公開課。後來想這種心理不對,與其被恐懼所綁架,生活在恐懼的陰影中,不如勇敢地迎上去,接納這種公開課,戰勝這種恐懼心理。我就從認真備課開始,準備得非常充分,在心中反複演練上課的場景,這是我能把控的。這樣的心态和做法,極大地提升了我的信心,後來就不再恐懼上公開課了。

3.凝聚意識能量,即是提升心力。

意識能量是一個心理學術語,說得簡單一些,一切心念,皆屬意識。那如何凝聚意識能量呢?建立信仰,确立志向,找到目标,都是凝聚意識能量,提升心力的好方式。意識能量為心力之根。故,意識能量凝聚,如:一心一意,則心力強;意識能量散,如:不斷變換目标,則心力弱。

王陽明說,“聖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向哪求?向内求。欲強大自己,必先強大内心。心力強,則才可馭萬物。

人與人的差距在于心力。心力才是拉開人與人差距的關鍵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