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老爸評測翻車背後:商業化和客觀公正難兩全

大家買東西的時候,是否會有看一下評測文章、視訊或是使用者評價的習慣?電商時代讓我們能夠接觸到更多類型、品牌的商品,同時也讓許多人犯上了“選擇困難症”,如何挑選合适好用的産品屬實是一件讓人頭疼的事情。

而且,一些僞劣産品也借着電商平台銷往千家萬戶,有時候我們的需求甚至不是買到“好用”的産品,而是隻要“無毒”就行。是以,在相關需求的催動下,不少評測媒體就應運而生,他們宣傳自己将以公正的态度,為大家評測、檢測常見的日用品,幫助大家避坑。

從一個消費者的角度來說,對于這些評測機構、公衆号或UP主還是有着不少好感的,因為他們确實能夠幫助我們避開不少的劣質産品,其中小雷最為熟悉的就是B站的“老爸評測”,當然,一部分讀者朋友可能是在抖音等其它視訊平台上認識他的。作為日用品評測界的“扛把子”,老爸評測的全平台粉絲少說千萬以上,而他們也以不接贊助、不收費而著稱。

老爸評測翻車背後:商業化和客觀公正難兩全

(圖檔來源:知乎)

不過,很少有一個評測媒體是能夠真正經得起推敲的,老爸評測自然也不例外,早在數年前就有一些業内人士及評測機構指責老爸評測的資料和資料失實,存在誤導消費者的情況。其中,以小紅花測評的指責最為嚴重,該媒體對老爸評測過的多款商品重新送測,并且與國家标準進行對比,結果發現了多處的失實資料和描述。

對于一個以公正、嚴謹和實測著稱的評測機構來說,這樣的指責顯然需要慎重對待,随着争議的加劇,最後老爸評測将“小紅花測評”告上法庭并索賠400萬。此外,抖音等平台也開始下架“小紅花測評”的多個視訊,而網友也分為兩派,一派支援小紅花測評“打假”,一派支援老爸評測,認為是競争對手眼紅想要扳倒行業老大,自己上位。

我想,不少讀者都應該好奇,到底是小紅花測評想要上位,抹黑老爸評測,還是老爸評測确實存在資料失實的情況呢?如今答案來了,在經過大半年的審理後,法院在2月5日給出了一審判決,随後小紅書測評馬上在各大社交平台和視訊平台上傳了判決書的全文。

老爸評測翻車背後:商業化和客觀公正難兩全

判決書涉及的案例、内容很多,是以小雷在此就不過多複述,直接說結果:法院一審判決駁回了老爸評測的索賠要求,法官認為小紅花測評在視訊中陳述的老爸評測虛假宣傳,以及對老爸評測的部分檢測方法和抽檢方式的質疑,均有充足的依據,是以不構成商業诋毀的事實,隻不過針對小紅花測評視訊在的部分“不當言論”,要求其對老爸評測道歉。

判決書的下達,顯然是實錘了小紅花測評此前的指責都是事實,并非憑空捏造的,而對于這份判決書,截至小雷撰稿時,老爸評測仍沒有做出回應。一邊是微網誌粉絲300萬+的行業大佬老爸評測,一邊是粉絲數僅2.2萬的小紅花測評(撰稿時的資料),對于老爸評測來說,不回應也許就是最好的處理方法。

老爸評測真的翻車了?

判決書結果下來後,不少當初支援小紅花測評的網友都直言:“老爸評測果然翻車了”,老爸評測翻車與否,小雷在此不多做定論,隻不過在小紅花測評之前,就已經有相關業内人士認為老爸評測的專業性不足,存在誤導消費者的情況。

比如在老爸評測釋出的一篇關于嬰兒手口濕巾的評測結果中,有業内人士就指出了其中的多個問題,比如在酒精含量檢測一欄中,有多個知名品牌均檢測出産品含有微量酒精,給人營造一種這些品牌的産品均有問題的感覺。

但是,業内人士随後指出,根據國家的相關規定,乙醇(酒精)的檢測限為10ppm,對應的最低定量限為33ppm,而其中一些濕巾的乙醇定量值僅31和30ppm,簡單來說就是低于最低檢測定量限的物質,在分析中一般會歸類為樣品污染或其它原因導緻的誤差,一般不計入成分清單中。

老爸評測翻車背後:商業化和客觀公正難兩全

另一方面,業内人士還質疑了老爸評測的測試費用及驗證費用并不足以完成其報告中所述的全部測試,認為其中部分的檢測結果和報告可能存在不實之處。此外,還存在标準認知錯誤的問題,比如國标的普通嬰兒濕巾微生物限度标準是細菌菌落總數≤200CFU/g,真菌菌落總數≤100cCFUg,而老爸評測則誤認為是标準細菌菌落總數≤20CFU/g,該标準實際上是具有殺菌功用的衛生濕巾的國标。

按理來說,依照更嚴格的标準要求産品的品質,是對消費者有利的,但是在嬰兒手口濕巾類目中,大多數産品都以純天然無刺激著稱,而大多數的殺菌成分都是化學成分且會對皮膚造成刺激,比如我們最常見的75%濃度酒精。是以,在嬰兒手口濕巾類目裡,對于細菌菌落總數的标準認定會低于消毒濕巾,而在國标範圍内的細菌菌落總數,基本上也不會對使用者的健康造成影響。

如果連産品的執行标準都沒有弄清楚,就以報告對其的品質上擅做定論,顯然違背了公正、嚴謹的原則,也難以讓人信服,而且也暴露了老爸評測在專業性方面的欠缺。當然,我們很難要求一個評測媒體能夠精通各個行業的标準,但是仍然可以通過聘請臨時顧問等方式解決,而不是以不嚴謹的态度對行業産品妄下定論。

此外,老爸評測在該文章中還涉嫌将待定結論修改為明确結論,誤導消費者認為苯紮氯胺是一種會幹擾内分泌的物質。而在經過調查後,業内人士發現苯紮氯胺僅是被列入觀察名單中,并非相關組織機構已經有了确鑿的定論,顯然與文章本身的說法不符。

老爸評測翻車背後:商業化和客觀公正難兩全

(圖檔來源:網絡)

從結果來看,這篇嬰兒手口濕巾評測在不少地方都存在問題,雖然并非代表評測的結果完全不可信,但是至少在可信度上是大幅度下跌。而且,同時也讓大家思考一個問題,那就是其它的評測會不會存在類似的誤導、有誤資料呢?對于普通讀者來說,多數人顯然也沒有足夠的專業知識去發現可能存在的錯誤。

如果,一個以專業著稱的評測媒體,在評測結果上有失公允,又是否能夠讓消費者繼續相信他們的評測報告呢?看完小雷上面的内容,也許讀者朋友們會覺得老爸評測已經不可信,隻是又一個被資本的力量腐蝕的評測媒體,但是這并非小雷的本意。

誠然,老爸評測在一些視訊中确實有失公允,存在資料錯誤、資料不實等問題,但是我們也必須看到其多篇評測裡,所帶來的一些行業改變,比如讓大家認識到了一些低價産品可能存在的危害,以及一些司空見慣的日常用品裡,可能存在的問題。

比如老爸評測裡最早的一篇關于“學生課本包書皮”的評測,在引起了廣大媒體的報道和追蹤後,最終促使了在最新頒布的《學生用品的安全通用要求》中,新增了針對“鄰苯”的要求,不合規的包書皮産品也逐漸退出了市場。

老爸評測翻車背後:商業化和客觀公正難兩全

小雷覺得我們需要辯證的看待老爸評測,不能因為某些文章失實就對其進行全面否定,也不能因為他的某些文章為市場帶來了好的改變,而不允許其他人對其提出疑問。但是在小雷搜集相關資料的時候,還是發現很多網友其實都做不到以上兩點,非黑即白的二極管網友并不在少數,實屬讓人唏噓。

評測媒體為何屢屢翻車?

評測一直都是最花錢且最花時間且的内容創作項目之一,不管是産品成本還是測試成本,都遠高于普通的産品報道。而且,一旦觸及行業廠商的核心利益,還會引來資本的圍剿和抹黑,沒有足夠的資本和力量去對抗的話,往往最後都是以媒體删文、道歉而結束。

而且,即使一家評測媒體能夠在最初和起步期保持獨立自主公正,在擴張的過程中也會面臨各種難題,就算創始人保持初心,也很難保證入職的新員工能夠有相同的覺悟。在這種情況下,除非媒體依然保持原有的小規模,單純隻接受觀衆捐贈和平台廣告分成,否則很難保證内容的純潔性。

至少在國内,很少有大型視訊媒體可以不依賴廠商的贊助或廣告投入而活下來,因為單純的視訊平台分成并不足以支撐團隊的日常營運。同等播放量的情況下,B站廣告分成可能僅有YouTube廣告分成的幾十分之一,完全無法滿足團隊營運成本。

老爸評測翻車背後:商業化和客觀公正難兩全

難道除了廠商贊助難道就真的沒有别的盈利方式了?評測媒體就必然會沾滿“銅臭味”?不盡然,還是有一部分媒體在探索新的道路,比如老爸評測敢于自稱沒有“恰飯”的原因,就是他們的主要利潤來源于自己的網上商城,通過分銷那些取得了優秀測試結果的産品來盈利。

但是,這個方法又帶來了另一個問題:如何保證上架的産品不是與廠商合作的?是先有産品上架的計劃,還是先有測評的結果,然後再尋求産品的分銷?實際上,老爸評測在開設網上商城後,不少網友都直言“終于進入帶貨模式了,可以取關了”。

老爸評測翻車背後:商業化和客觀公正難兩全

可以說,除非商城售賣的物品與評測的主攻内容完全不搭邊,否則都會帶來類似的質疑,那麼如何解決呢?一個方法是售賣品牌周邊,實質上就是另一種類型的粉絲捐助,還有一個方法就是将選品過程完全透明化,并且以更嚴格的标準去檢測售賣的産品。

另一方面,想要不翻車的話,老爸評測還需要對檢測流程、細則作更進一步的細化,不僅要防止常識性錯誤的出現,還要防止在專業知識上對消費者造成誤導,否則遲早有一天會重演之前的翻車現場。

當然,小雷也并不是在為老爸評測洗地,錯了就是錯了,敢于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并且針對相關問題進行改正才是一個優秀的評測媒體應有的态度,一味的逃避、無視或反駁,隻會讓更多的網友對其感到失望。

一個真正有權威性的評測媒體,并不是建立在“從不出錯”上的,畢竟俗話說得好:人非聖賢孰能無過,但是隻要能夠主動發現問題、主動糾正,那麼作為一位觀衆,依然會認可你們的。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