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校長吳小林:積極打造“一帶一路”能源高校合作平台

作者:中國電力報

積極打造“一帶一路”能源高校合作平台

——訪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校長吳小林

本報記者 王怡 李欣智 劉欽壯 通訊員 楊文昌

“能源領域高校在推進‘一帶一路’能源合作中發揮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加入‘一帶一路’能源合作夥伴關系合作網絡,并成為高校(青年)工作組組長機關,是學校發展新的契機。”10月18日,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校長吳小林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将積極打造“一帶一路”能源高校合作平台,引領國内外能源高校開展全面務實合作,在各國政府的大力支援下肩負起能源高校的責任擔當。

中國電力報:在第二屆“一帶一路”能源部長會議主題為“攜手邁向更加綠色、包容的能源未來”。大會中,哪些内容給您留下了深刻印象?

吳小林:目前,綠色發展已成為高品質共建“一帶一路”的重要理念。在本屆大會上,我們看到“一帶一路”能源合作夥伴關系在不斷擴大,已逐漸成為共建“一帶一路”架構下能源領域高品質合作的平台,勢必将更有力推動各國之間的務實合作。

能源領域高校在推進“一帶一路”能源合作中發揮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我注意到,此次大會有超過30家高校參會,其中很多院校在綠色能源轉型方面都有許多新做法,在服務“一帶一路”能源合作方面也取得了顯著成效。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加入“一帶一路”能源合作夥伴關系合作網絡,并成為高校(青年)工作組組長機關,這是學校發展新的契機。我們将積極打造“一帶一路”能源高校合作平台,引領國内外能源高校開展全面務實合作,在各國政府的大力支援下肩負起能源高校的責任擔當,例如,建設“一帶一路”青年創新創業平台,組織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協助能源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等。

教育塑造未來,能源教育塑造能源合作的未來。高校(青年)小組一定會凝聚“一帶一路”沿線高校智慧,激發青年創新活力,為能源領域合作共赢貢獻力量。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校長吳小林:積極打造“一帶一路”能源高校合作平台

中國電力報:您如何看待“一帶一路”高品質發展給予青年一代的機遇與挑戰?

吳小林:“一帶一路”高品質發展對于青年人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機遇,但也伴随着挑戰。世界無時不刻都在變化,青年人如何适應變化的形勢,在服務人類可持續發展過程中實作個人價值,需要學校與學生的共同努力。

對于深耕能源領域的行業特色型高校而言,要給青年一代提供更好的學習項目,讓學生能夠在低碳綠色可持續發展的能源系統中發揮作用。對于學生而言,去努力适應未來的不确定性,就要使自己的學習能力、适應能力以及科學洞察力不斷提高,這樣才能夠為人類的可持續發展及能源事業做出自己的貢獻。

中國電力報:碳中和逐漸上升為一個全球的目标。您能談一談貴校在落實雙碳目标方面的規劃與思路嗎?

吳小林:“雙碳”目标下,全球能源結構面臨深刻調整,能源行業發展正朝着清潔化、低碳化、智能化、電氣化等方向加速轉型。

高校作為基礎研究主力軍和重大科技創新策源地,應深入貫徹國家“雙碳”戰略,加快建構碳中和科技創新體系和人才培養體系,着力提升科技創新能力和創新人才培養水準,為實作“雙碳”目标提供科技支撐和人才保障。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積極響應國家“雙碳”目标及能源轉型要求,在“十四五”伊始,便已在目标願景上做了轉型,即到“十四五”末實作清潔低碳能源學科達到世界一流水準,基本建成能源領域特色鮮明的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學。

一方面,系統優化學科布局,創新發展石油石化傳統優勢學科,着力布局人工智能、機器人、氫能、地熱、天然氣水合物、碳捕集與封存、儲能材料、能源經濟管理等學科領域。另一方面,增強科技戰略支撐,着力在清潔安全能源體系、節能儲能裝備、碳捕集利用與封存等領域形成科技新高地,加強數字化智能化轉型賦能,持續深化與行業龍頭企業戰略合作,全面提升服務、支撐、引領能源行業發展的能力。

記者:王怡 李欣智 劉欽壯 通訊員 楊文昌

攝影:王飛 範超 徐可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