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雪上“乘風破浪”,要盡興更要安全

雪上“乘風破浪”,要盡興更要安全

這是達醫曉護的第3641篇文章

正月十五鬧花燈 ,一年一度元宵明。賞花燈、猜燈謎,吃湯圓,自古以來就是大陸元宵節主要的傳統民俗。這邊小編也有一個燈謎,“腳穿一雙特制鞋,尺碼大得沒了邊,冰天雪地向前跑,速度快得像射箭 (打一體育運動)。”您猜到了嗎?

沒錯,正是眼下伴随奧運賽事,“火出圈”的運動新寵——滑雪。尤其受到不少業餘愛好者,青少年的追捧,差不多掀起一股“全民冰雪熱”。試想當環顧四周:群山環抱、樹木掩映、蒼山負雪,藍天白雲互相映襯,遠處的山被霧氣籠罩,如詩如畫般的景象又是何等令人向往與陶醉?于是乎,從戶外大型滑雪場到室内小型滑雪訓練俱樂部,人聲鼎沸。

雪上“乘風破浪”,要盡興更要安全

事實上,滑雪不僅是一項娛樂消遣活動,還是一項高危的體育運動。2017年,國家體育總局冬季運動管理中心、中國滑雪協會聯合釋出了《中國滑雪場所管理規範(2017年修訂版)》其中明确指出,滑雪屬于“高危險性體育項目”。驚險、刺激、速度快是其吸引人之處,也恰恰是危險所在。某種程度上,滑雪與開車性質相同,當速度非常快,突遇前方有障礙物,此時身體由于慣性很難第一時間協調好,如果反應再些許遲疑,來不及刹車制動,那麼車輛沖出去,輕則骨折、四肢受傷,重則威脅生命,後果可想而知。據不完全統計,近些年大陸滑雪場人身傷害事故頻發(詳見表1*),是以,滑雪者自身而言必須加強安全意識。

雪上“乘風破浪”,要盡興更要安全

那麼滑雪如何做到盡興又安全?

小編認為,除了掌握熟練的滑雪技巧、靈活的應變能力,安全防護裝備和快速準确的自我急救知識是重要保障。安全防護裝備一般滑雪場會提供,可以租用,大件防護裝備如滑雪服、手套、雪鞋,選擇合适的尺寸,做好正确穿戴即可;小件防護裝備容易被忽略,确是不可或缺,如頭盔,可有效降低頭部損傷風險,避免緻命性創傷;雪鏡,可抵擋強烈的紫外線和風雪,防止雪盲症;滑雪面罩,可避免鼻尖、兩頰等暴露在外的皮膚凍傷;護腕護膝護臀等護具,可預防關節損傷,起固定穩定作用。

現在裝備齊全了,是否可以開啟美妙的冰雪之旅?還差一步,熱身!不能小觑,滑雪前熱身10-15分鐘,可以促進血液循環、肌肉含氧量增加,短時間内激活身體的運動機能,讓後續的運動更加舒适,同時減少運動帶來的損傷。對于新手而言,還能緩解第二天的腰背酸痛和肌肉痙攣。

滑雪中,不少人最怕的就是摔倒,怕人笑話你是魚雷。其實不然,摔倒也是一門學問,姿勢很有講究,正确的摔倒及有效自救可将身體傷害最小化。怎麼說呢?常見的“屁股蹲”、用手撐地,或是身體随意翻滾都是錯誤的做法。摔倒時,也有“五部曲”,一是迅速扔掉雪仗;二是順勢滑行;三是瞬間下蹲、降低重心;四是雙手環抱胸前;五是向側後方倒下。摔倒後,如沒什麼大礙,一定要迅速起身離開,以免與後方發生碰撞。

春暖花開之際,是時候約上三五好友,一起在專業人員陪同下,到正規滑雪場,擁抱冰雪世界,盡情感受無窮樂趣了。

參考文獻:

1*、林俐,張曉軍,王舉翠. 滑雪場安全風險及防範措施研究[J]. 中國應急管理,2021(11).

作者:長甯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魔法姐姐 莉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