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青少年書法報》 落霞孤鹜——周昔非

庚子歲初避疫家中,為《青少年書法報》策劃、編輯了一個老先生系列,總題為“落霞孤鹜”,選用了甘孺先生的同名書法作品作為報頭。

盡量避免用今天的視角、語境對老先生們進行過度的诠釋,編者的作用就是找出合适的作品及文字,然後任由讀者自己在靜室中同先生們悄悄的交流。當然,偶爾也會請來他們的二三好友參與到這種交流中來…

《青少年書法報》 落霞孤鹜——周昔非

羅繼祖先生題耑

《青少年書法報》 落霞孤鹜——周昔非

周昔非

周昔非(1928—2009),字汝南,别署海天廬主人,著名書法家、篆刻家。1928年8月生于長春,1948年就讀于私立長春文法學院中文系。曆任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吉林省書法家協會名譽主席、長春市書法家協會主席、白山印社副社長、中山書畫社社長、吉林省文史館特邀館員、北國書畫社副社長、東北師範大學美術系客座教授、吉林省書畫院顧問、南韓篆刻學研究會名譽理事。吉林省政協委員、民革黨員、長春電影制片廠進階字幕師。獲第九屆長白山文藝“成就獎”。

《青少年書法報》 落霞孤鹜——周昔非

報道版面

《青少年書法報》 落霞孤鹜——周昔非

先生

《青少年書法報》 落霞孤鹜——周昔非
《青少年書法報》 落霞孤鹜——周昔非
《青少年書法報》 落霞孤鹜——周昔非

憶憶周昔非先生(節錄)

文/王赫赫

一九八〇年的樣子,周老師應長春市少年宮之請給少兒講書法,現在想來,那麼一位大家站在少年宮的講台上指授娃娃們學寫字是多麼的無奈!也如沈從文、啟功等學者曾給國小生上課一樣的情狀吧。那時記得先生講過“永字八法”,但當時好奇的不是永字的八法,而是周先生的相貌,如魯迅一樣有着倔犟的頭發而更加向上生長着,削瘦的面頰上貼着一塊小 布。這兩點使周先生相貌趨于符号化,有别于庸庸衆人而顯得卓然不群。

先生執筆很低,仿佛筆尖是延伸了的神經末梢,敏感而富于變化,當時看不懂什麼用筆之妙,隻記得先生寫完上幾個字總要帶出下一字的第一筆,然後再去蘸墨舔毫接下去寫。讓人感到氣脈連貫,綿綿不斷。母親對周老師作草書深有印象,說隻見他手腕翻轉,一幅草書就寫成了。

我兒時喜歡标新立異,曾高執筆管頂部作草書,是受到先生批評的。那時我習行草和顔勤禮碑,姐姐習篆書和張猛龍。周老師認為姐姐的用筆紮實,能殺進去,入得了紙。兒時去古籍書店總能見到周先生,他告訴我習草一定要學《急就章》,可那時我對它興趣全無,走了不少彎路。先生還送我一本《鄭文公碑》,至今仍在我的書架上。

有一次見周老師用報紙寫了許多大字鋪在地上看,是給某機關題寫的牌匾。他在端詳哪裡不協調并準備調整更換,真是嚴謹一絲不苟。如今他題寫的許多匾額仍在長春,每次回鄉路過都忍不住駐足停留欣賞。有人曾拿他與段成桂比較,說段寫的招牌都赢利,他寫得象大骨頭棒都倒閉,那是玩笑語,但大骨棒的形容還真是貼切。

初高中好長一段時間與先生沒有了接觸,直到我上大二的時候,那年寒假,我攜着所習的米字和一些作品敲開周老師家的門。周先生在紅旗街的寓所我頭一次去,進門是吃飯的小廳,右手便是周先生的書房。陽光滿屋,靠窗放着桌子,先生坐在一個破舊且舒适的椅子上,背後緊靠着書架。書架怎能裝下先生那麼多的書呢,結果便是觸目所及之處盡是書。那話怎麼說的?秀才搬家盡是書(輸)。

先生仔細看了我的臨書,是以就從米芾談起了,說米的僞迹很多,那本《米芾書翰墨迹》是謝稚柳審定的,可以把它們看成是米芾的真迹。說到用筆,提按、刷字,何謂“八面出鋒”、何謂“屋漏痕”,講到學書要厘清源與流,又講晉人與唐人的差別等等。翻開那年我回家整理的筆記記得很詳細。

先生說現在一些人書法一味求新,想和别人不同,但不符合美、和諧的基本規律,是一種倒退,現在有幾個能超越古人?連晚清幾大家的高度都達不到。對碑而言,講奇縱恣肆,是奇中正,不是用筆去追那些風雨殘蝕後的花斑。好的作品高處在于找不出規律,《蘭亭》中橫豎都無定法,一字的橫與另外的橫都不一樣,有些人寫顔,不管什麼字,捺都是一種寫法,其實顔捺變化很多。

談到篆刻,先生給我寫了《十鐘山房印舉》《說文解字》等書目。說那時他學吳昌碩,在臨吳的一印時認為有一筆不合适就按己意改了一下,钤蓋後發現就那筆别扭,則佩服吳結構上的嚴謹性。又找出紙打了兩方自刻的常用印,說“汝南日課”那方印自己喜歡線上與線交接時故意切一下,表現金石味,但仍對自己的作品不很滿意。

之後,先生又談了康裡子山、沈尹默、白蕉、沈寐叟等人,讓我回去好好研究沈寐叟。又說了吳鎮與盛懋的典故。說到碑帖相融的問題,要看以誰為主,帖學的、碑學的純粹性也是可以,但多一種碑帖相融的美又有何不好呢?便又拿了劉彥湖為他刻的“汝南私玺”和我說,你看這又有書卷氣又有金石氣,在治印上可以多請教劉彥湖。

二零零六年,周老師首次來京舉辦書法展。開幕式那天,今日美術館聚滿了人。研讨會上許多專家的話也令先生陷入了思索,他始終認為自己還沒到辦展的時候。有人問先生:“您認為現在活着的書家裡誰寫得最好?”先生笑着說:“象遊泳一樣,真正有學問的大書家都沉在下面沒出來,不象我漂上來、下去、再漂上來,總是漂着的!”展覽期間先生看到我,還回憶我小時候站在椅子上寫字的情景。又談到王國維,說他明明懂卻總說“不曉得”,還談到《日出》裡的陳白露,說聞一多評價這個人物是“堕落中有靈性”。周老師還要抽空去訪薩本介,說是要了解齊白石的用筆,先生仍懷有一顆求學之心,令我輩慚愧不已。……

《青少年書法報》 落霞孤鹜——周昔非

作品

《青少年書法報》 落霞孤鹜——周昔非
《青少年書法報》 落霞孤鹜——周昔非

能如嬰乎——懷念老師周昔非先生(節錄)

文/袁武

和昔非先生相處,無論何時都如聆梵音,令人惬意。大學剛畢業時獨居省城長春,周先生家便是我常去常往的地方。當時周先生的居所還是長春電影制片廠的宿舍,兩室半的平房低矮狹小。周先生的書房三面是書櫃,靠窗處一個地桌,無論什麼時候去周先生家,也無論房間來了哪些賓客,周先生總是手執一管筆鋒很短的毛筆,在随便的一塊的毛邊紙上練字,并且總是笑容可掬地聽客人們在聊天。先生也偶然插話或講點什麼,但手中的那支筆卻未見停止書寫。

周先生是一位學問之勤、學識之富的師長。他信奉以學養藝。對哲學、文學、考古都有廣泛的涉獵。我們會在與他平淡的交往中,感受他的博文卓識,在潛移默化中積累了我們的知識。第一次去周先生家拜訪,看到房間到處是書,令我眼暈。那是八十年代中葉,圖書出版遠不及今日之豐富,周家的藏書多為文革前購得,所藏之書,不僅數量之多,且種類浩繁。除碑帖印譜,文物典籍之外,竟然有大量哲學及文學書籍。記得有一次在周先生家蹭飯時,席間周先生談起文學,先講雷馬克的《西線無戰事》而後又講蕭紅的《呼蘭河傳》和作者的生平轶事。講至興奮處,周先生居然能複述出小說中的章節和段落。轉述生動,引人入勝。

周先生的性格平和自然一團和氣,但對自己的書法藝術卻是不依不饒,總是變來變去,永不滿意!多年前學生和朋友就勸周先生辦個人展,出版一本書法集。但他總是用這番話很認真地拒絕着。記得第一次展覽中欣賞到周先生的一幅工整堅挺的楷書對聯作品“海是龍世界,雲是鶴家鄉”。我從來沒見過這樣用筆如刀,古勁奇峭的書體,既嚴謹又奔放。讓我為之一驚,牢記不忘。後來和周先生成為朋友了,每每索字時,我都提出要寫那楷書的“海是龍世界,雲是鶴家鄉”的對聯。可是,先生的楷書越寫越浪,越寫越随意,筆下的楷書生動奇肆,蒼率虛靈,那刀刻一樣的工整俊麗的楷書再也不寫了。故此,二十年的相處中,此幅對聯我索求了若幹幅,而先生的書體也變了若幹回。有一次,先生竟然用耍叉的筆鋒,畫弧線一樣寫成了“海是龍世界,雲是鶴家鄉”。這是那一段時間周先生為了突破自己,在用這樣我至今也搞不懂的風格寫的一種書體。想想那幅刻在我腦海中的遒勁峭拔、天骨開張的楷書對聯,再看看眼前這幅一圈一圈像蛇一樣字形的對聯,我覺得周先生是在玩冷幽默。

周先生對于我們這些晚輩學子總是顯露出舔犢之情。我們也總是一幫一群地聚在他家,時不時地蹭飯蹭酒。周先生不喝酒,每次酒席,他總會用一杯飲料奉陪到底。雖不善酒,卻非常喜歡看我們鬥酒拼杯、酒桌上犯渾。每每此時先生總是眯縫着雙眼像觀戲一樣哈哈大笑,樂在其中。有的時候我們會醉得不能回家,就在房間的各個角落橫豎睡一夜。早上起來才發現周家的床上、沙發上、地闆上皆有醉卧者,醒來者就托着疼痛難耐的腦袋悄悄地離去。稍停幾日,又是一輪聚會再次開席。生活中的周先生,常常是平靜而優雅,歡快而不張揚,嚴謹中透着幽默,一派随和中蕩漾着智慧的神采。

……

2009年8月12日北京

《青少年書法報》 落霞孤鹜——周昔非
《青少年書法報》 落霞孤鹜——周昔非
《青少年書法報》 落霞孤鹜——周昔非

散談書法

文/周昔非

有記者曾問:字(書法)何者為好。餘答曰:此題甚大無從談起,但有一點君可驗之。凡用筆肚書字者,說出大天來也不要信他。古來大書家尚無用筆肚書字者。

捷徑和竅門不存在,但方法是有的。凡是有所承諾,多少時日包教保會者都是别有用心的欺人之談。

目前諸論紛雜,莫衷一是。僅執筆而言,就有執實、執虛、執高、執低的各種論調。各持門戶之見,與己不合,就說成“野狐禅”。曆史上不同的執筆方法也各有代表人物,王獻之執實、蘇東坡執松且“單鈎”(如今人執鋼筆然,并有“執筆貴輕便”之論)、何紹基回腕也都成為一代大家。其實,人的生理特征不同、認識角度不同,執筆方法不同是正常的。隻要是能夠揮運自如,得筆力,保證線條品質就可視為正确。

《青少年書法報》 落霞孤鹜——周昔非

書法中技法的根本是“提按”,其風格各異,全在乎用;篆刻中技法的根本是“沖、切”,其他是用。

學草書,宜從《智永千字文》入手,蓋《千字文》是當時蒙童的規範字,非一味使性的藝術創作一一規矩。世傳《智永千字文》中以碑刻拓本為好,墨迹本為唐人所臨,用筆軟弱,不足為法。

“筆斷意連”一一就是要把無看出有來。國畫講究所謂“計白當黑”。齊白石畫蝦蟹、遊魚,不畫水而宛若有水; 國畫家絕少有畫花鳥畫連根帶土都表現的,大部分是折枝。是以這個“意”也可以了解是表示筆畫間關系那部分,是看不見的。有人說:欲寫好楷書,應先學好行書。此話也有一定道理。

《青少年書法報》 落霞孤鹜——周昔非

篆書在秦李斯以前,無論甲骨、金文都未形成統一标準。細察其結構形态,甲骨、金文并無根本的差别,隻是由于金文是通過範模澆鑄,使得甲骨文筆畫呈現的“中豐而兩端銳(未經契刻的甲骨書迹)”的形态得到消解。

李斯的《泰山刻石》規範劃一,毫無性情可言,不宜學習。

世有單筆雙鈎、白沙撤字、勺書者,無知記者大肆炒作以為奇。充其量屬于具備特殊技能者,離藝術遠甚。

上海胡問遂臨楊凝式可以亂真,而自運之作毫無自己(風格),關鍵差在書外功上。

不論是學碑、學帖,都寫得烏亮光潔是不妥的。有毛澀的感覺是對的,大家看《伯遠帖》、《鴨頭丸帖》等真迹,就不似那些雙鈎填墨本那樣邊緣齊整而少變化。

孫伯翔做書,一味強調“結實”,而神采、味道不足。黃賓虹、潘天壽均一代大家,潘作書可謂苦心經營,人歎其高,但終究見經營的痕迹;而黃卻是自然生發,不落痕迹。黃賓虹是真高手。(邢軍整理)

節選自中華書局《談藝集 全國文史研館館館員書畫藝術文選》

《青少年書法報》 落霞孤鹜——周昔非
《青少年書法報》 落霞孤鹜——周昔非
《青少年書法報》 落霞孤鹜——周昔非
《青少年書法報》 落霞孤鹜——周昔非
《青少年書法報》 落霞孤鹜——周昔非

清勁勁方剛,簡古生辣

——周昔非老師瑣憶兼及他的篆刻

文/ 劉彥湖

一日閑覽,讀到胡蘭成說:“這回偶然看了林語堂的《蘇東坡傳》,隻覺真是人不能寫比他自己高的對象,蘇轼與王安石是政敵,而兩人相見時的風度都很好。林語堂文中幫蘇東坡本人憎恨王安石,比當事人更甚,蘇與王二人有互相敬重處,而林語堂把王安石寫的那樣無趣……”讀罷,我心底先是一驚。以淺薄如我,又安可測老師的山高海深。無奈僅就記憶所及把我多年來親近追随老師獲得的一些零零碎碎,又不能遽爾磨滅的印象交待出來。或許對于那些想要了解昔非老師其人其藝的朋友們提供一點參考吧。

他是一個志行高潔的人,當然又是一個十分敏感的人,一個心細如發的人。偏偏這樣的一個人,又落在東北這樣一方水土中,與周遭一群有些粗犷、有些粗糙、有些粗魯、有些粗俗的人們相朝夕。他跟我幾次發出這樣的歎問:“是誰包圍着誰?”如果說家國之難是一種天地不仁,其傷痛是顯在的,那麼,他對周遭世俗的抗争,就像身陷于泥淖之中,無處發力,難于解脫。那傷害必然導緻心身的疲憊,是内傷。更何況他所面對的周遭的芸芸衆生都是他的親人。昔非老師藝術的偉大也正于此際突顯出來。于是,我們看到了表現于他的書法篆刻作品中的清剛、高古、勁拔、生辣、争折跳擲、倔強風霜,也看到了他書法作品中舒揚的筆勢中包含着的略顯緊湊的結構。如其晚年之書,瘦硬剛健的點畫中透出幾許力不從心,長長的點畫有時是彎曲的,他已經不能長時間站立着作巨幅大書了,他不甘于坐下來,矮紙斜行閑作草。他的作品沒那麼悠閑,他的作品絕不是茶餘飯後的消遣,沒有那樣的雅緻,但卻絕對是脫俗的。勿甯說,昔非老師是用筆與墨、刀與石打開一個他自己略可掌控的天地,屬于他自己的世界,在那裡可以自暢其歌哭。借以抗争天命,超脫于世俗。

言歸正傳,來說說昔非老師的篆刻吧。他最初留下的印痕,就是附錄所收的臨漢之作,這些印是老師自己钤于手釘的一本毛邊紙冊頁上的。他的入手就植基于漢印,可以看出他的臨作已經非常主動了,至少在刀法的表現上就很有他自己的主張。此後他學過趙之謙,學過黃士陵,也學過陳師曾。趙之謙是從浙入而歸于漢,這可以說也正是昔非老師的路徑。我說其臨漢的主動性即在于此,有浙派的澀刀拟古,但不是浙派的切刀,也不同于明清之際的模仿秦漢。黃士陵能化吉金文字的圓轉而入于漢印的方整,這在彌合古玺與漢印的分野上為昔非老師提供了借鏡。陳師曾的好是介乎吳昌碩、齊白石之間的,有一種可貴的平實深穩。昔非老師不從盛名的吳、齊入手,而取徑于陳,真是大有深意。學吳學齊皆易得其皮相,吳、齊的弟子擁趸之衆而鮮有振拔者即是明證。

他的章法、字法還是以漢印為多,清勁方剛,簡古生辣。表面看沒有太多的機巧假借,但這正是極難的境地,最見本色。他的古玺也是如此。他最早的創作是“少年時代”等印,這些印曾發表在當時的《吉林日報》上,原石可能已經不在了。他的姓名印“周昔非”大概也是同時期的作品。然後就是參加第一屆中日書法篆刻交流展的那一批作品,如“理水”“非攻”“出關”“浮舟滄海”“立馬昆侖”“愚公移山”“和暢堂”之類,這是上世紀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的作品,已經逐漸顯示出他獨特的個人風貌了。他最多的作品則完成于九十年代,而“夕惕若軒”可以看成他晚年的作品,這一時期有“來生”“複十”“如願”“仲海”“我書無法”,朱文的“海天廬”等。老師已經不多作印了,他是目力所限,是在極晴明的正午的日光下才能奏刀的。晴明的日光加上舒展的心情,前人所謂的老手乘以高興又是多麼的難以臻至。他的作品很多都沒有保留邊跋與紀年,我隻能提供這樣一個極粗線條的關于其篆刻風格演進的脈絡。

老師的篆刻一如他的書法,可用杜詩“瘦硬通神”來概括。而他篆刻的那種清勁而深刻的線質當然離不開他那老到而獨特的刀法。他所用的刻刀也是很有特點的,比我在北京畫院所見到的齊白石的刻刀要大,也比我在朵雲軒見到的“大吳昌碩”還大,是一種自制的白鋼刻刀,刀身差不多是一點五公分見方的吧,刀鋒铦利。他常用的一方“海天廬”白文印幸好保留下了一段跋語曰:“閑坐無俚,以刀刻石,視之略似黔山人。”好一個“以刀刻石”!他的刀法既不是切,也不是沖,更不是披削,甚至也不是白石老人自鳴得意的“刻”字的解義,而是一個“割”字,就像農民兄弟用鐮割下秋天的收成,暢達中有一種沉甸甸的分量,以及一種跌宕自喜。他不用切刀而能回到丁敬身那些浙派開山們為藥救滑膩而發展出的“澀刀拟古”的初衷,他不用“刻”字而有白石老人的大刀深刻,巨刃摩天。他絕去“摹、做、削”,正可顯露出他的鐵筆生涯的本來面目。他用如許大的一把刻刀,能巨細無憾,痛快淋漓,端賴他的用刀貴用鋒,一如他的用筆貴用鋒。

癸巳冬月初一晨光熹微

彥湖于安敞廬南窗

繼續閱讀